補齊發展短板 內江做成渝兩地的菜籃子、米袋子

日前,一本厚達上百頁的《內江市“鄉村振興戰略”課題調研報告彙編》,被送上了內江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辦公桌。這份調研報告彙編涉及7個市級部門,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關注了內江農村產業發展。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將內江定位為: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農業自然成為內江配套成渝的重要內容。然而同時,內江農業還存在著品牌不響、支撐不夠、規模不大“三大短板”。如今,內江正努力探索補齊發展短板,將自己打造為成渝兩座特大城市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果盤子”。

品牌不響?

為優質農產品注入“甜城味”

7月27日早上8點,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大堰村,豐榮葡萄專業合作社迎來了當天的第一撥採摘遊客,“現在每天都要接待不少遊客。”豐榮葡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剛介紹,除了遊客採摘,自家的葡萄也越來越多地銷往成渝兩地。

葡萄賣得好,得益於“甜城味”區域公用品牌。

2016年10月,內江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遞交了“甜城味”商標註冊申請,共包含9個類別101個商品。次年8月有兩個類別通過,今年3月剩餘7個類別全部通過。內江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江農產品種類多,品牌小,缺乏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大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而“甜城味”區域公用品牌有利於讓內江特色、優質農產品“抱團發展”,形成品牌效應。

去年下半年起,經過相關專業部門的批准,豐榮葡萄專業合作社開始使用“甜城味”商標。李剛介紹,該商標代表著專業部門對合作社水果品質的認可,“使用‘甜城味’商標後,合作社的葡萄銷量和價格都有所提升,其中市外銷售量增加了10%左右。”

除了葡萄,如今,“甜城味”區域公用品牌已有效帶動了內江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外銷。截至目前,在內江被許可使用“甜城味”商標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已達44家。

支撐不夠?

科技、精深加工“雙輪驅動”

7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資中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入駐企業負責人——四川光輝好口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桂軍介紹,通過與四川省農科院開展技術合作,公司已逐漸建成了集血橙科研、標準化技術推廣為一體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過去,一畝地約種110株血橙,現在只種45株。但通過科技化改良和管理,血橙的品質、產量不降反升。”

內江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內江現代農業的支撐體系較弱,突出表現為科技薄弱和加工能力不足。為破解這些問題,內江市著力在農業科技下功夫。目前,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同全國十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並利用合作形成的優勢農業技術,帶動全市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180萬畝。

除了農業科技,內江還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雙輪驅動”支撐內江現代農業發展。

幾年前,內江市開始重點打造威遠縣鎮西食品工業園區。如今,這裡已集聚了“黃老五”“周蘿蔔”“金四方”等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往,農產品加工停留在初級產品階段,鏈條短、競爭力弱、經濟效益低下。”內江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打造食品加工示範園區,優質資源在園區內集聚,有效提升了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

據瞭解,目前,威遠縣鎮西食品工業園區正在落實和完善冷鏈物流配送、質量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服務配套功能。

規模不大?

培育集中連片特色產業基地

8月3日,中國·威遠無花果採摘節將在威遠縣向義鎮四方村開幕。這是當地第四年舉辦無花果採摘節。

五六年前,威遠縣的無花果種植還以農戶自種為主,銷售也主要為鮮果零售。如今,通過“公司+基地+專合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威遠縣的無花果成片種植面積已超3萬畝,相關從業人員達2萬人。同時,隨著鄉村旅遊和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壯大,無花果成為了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不止無花果。為補齊“規模不大”之短板,去年初,內江全面啟動了“12345”現代農業提升行動,其中“5”即建設市中區的柑橘、東興區的果桑葉、資中縣的血橙、威遠縣的無花果、隆昌市的木本油料五個萬畝產業示範片。“在五個萬畝產業示範片分別明確了一個核心村,並圍繞核心村建設萬畝產業示範片,做到標準化栽植、規模化發展,點上突破、線上連接、面上融合。”內江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做法可有效提升優質農作物的規模化程度。

據“12345”現代農業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內江還將培育30萬畝稻田綜合種養產業帶、百萬頭“內江黑豬”產業帶、百里休閒農業產業帶等“三條產業帶”。同時,為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內江也正在建設優質糧油示範區、種養循環示範區、精品農業示範區和創意體驗農業示範區等“四大功能區”,通過培育集中連片特色產業基地,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

記者邵明亮

文章標籤: 菜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