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拼多多,三亿人都敢”骗“

如果不是因为拼多多上市,小编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接触这个APP。

这不是说小编不差钱不需要一个价格“低廉”的购物平台,而是因为当拼多多病毒式的社交营销终于蔓延到小编的朋友圈以后,隔三差五出现的微信群@我去砍价的拼团链接,真的让我不堪其扰。

小编也没有想到,一个公司,靠卖山寨货,居然能卖到去美国上市。

翻一翻拼多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家2015年9月才正式上线的创业公司,在上线后的第五个月,即创造了单月成交额破1000万,付费用户突破2000万的战绩。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了240亿美元。从上线到上市,拼多多前后只花了不到3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纪录。

拼多多为什么能爆红?

1、社交电商的极致模式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就是一种社交团购的模式,例如一双鞋子正常价格80块,但通过拼团价便只要50块就可以购买,用户可以将拼团链接发给朋友共同拼团。

但就是这种看似并不复杂的模式,却在3年时间做到了月流水400亿的恐怖规模,创造了一个电商增长的奇迹。

很多人因为拼多多而知道了社交电商,以为这是它的首创,但其实不是,之前的“小红书”,“微店”也都是社交电商的一种,但是它们都不太成功。因为它们那种基于对网红KOL信任的模式很难收获除了自己的粉丝之外新的流量和客户。换句话说,这些平台中的用户只有购买行为,没有多少参与度,电商想要赢取更多人的信任、增加新一批的忠实用户的成本较高。

但是在拼多多这种基于熟人社交的电商模式中,这些问题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发起团购,成为一个传播源,他们可以随便转发自己挑中的商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参与拼团、砍价,电商通过这种裂变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的流量,而又因为是熟人之间邀请拼团,不论是他们的购物倾向是否相似,还是碍于情分不得不帮忙砍价,反正连带信用问题也被低成本地解决了。

2、拥有“3亿人”的市场支持

拼多多的广告自诩自己为“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小编曾经以为这只是在说大话,但是等到拼多多在美国上市之后才发现,这3亿用户是真的存在的——拼多多上的活跃买家,其实高达3.43亿。

在这些人之中,有一半以上是分布在四五线城市及农村的,他们大都未曾接触过电商,因为在微信群、朋友圈看到了朋友的拼团邀请进而接触到电商,成为了拼多多的用户。而在感受到拼多多商品的“低廉”便捷后,这些没有足够分辨能力的底层消费者很容易成为它的忠实粉丝。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覆盖,农村互联网用户已成为各大电商争相想要挖掘的市场富矿,而就目前来说,拼多多已经打赢了第一战。在未来市场上,若是拼多多能够整改好自身乱象,健康发展,或可争取到更大市场,甚至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目标也说不定。

3、山寨货的非法泛滥和“旺盛”需求

在拼多多上市之后,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用来调侃拼多多平台上假货仿货泛滥:

厉害了拼多多,三亿人都敢”骗“

而在拼多多平台上,类似于这种仿冒品牌甚至是三无产品的的商品,确实是泛滥已久了。

厉害了拼多多,三亿人都敢”骗“

厉害了拼多多,三亿人都敢”骗“

185包邮的热水器、9.9的名牌奶粉、300块的山寨手机、500块的拼装电视机,这些对于广大底层消费者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他们并不懂得名牌和山寨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差距,反正能用就行,而倘若在短时间内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维权意识和机会。“反正钱花的也不多,不如碰个运气。”

就这样,诸多的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中了那些无良商家的圈套。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而底层消费者可能面临着劣质商品将带来的安全隐患。

贫穷现状:对于电商来说,其实卖什么不重要,卖的出去什么才最重要,而就拼多多这么一个充斥着假货的电商平台被3亿中国人推上市来说,也证明了我们国家的人民对于假货的需求仍是多么“旺盛”。

监管缺失:中国的山寨货曾经一度泛滥到臭名昭著,全球闻名,甚至影响到了国家形象,被称为“假货王国”,后来经过了十几年的整改,也没改好,直到每年的315晚会都沦为大家看热闹的一个平常日子……

错了就是错了

针对网上出现的诸多质疑和批评,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在7月31日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员工信,表示拼多多过去的实践表明了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前景,呼吁大家要牢牢抓住消费者导向,为最广大的消费者创造价值才有未来。

随后,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又对创维的维权声明做出回应:对于山寨机,拼多多(售卖)的规模很小,这些东西其实在其他平台上都有。

在一次发布会上,达达又说:“假货是人性问题,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

这些回应,看似义正言辞,其实没有在正视问题,反而是在说:

1、假货有人需要就有价值,我们要不忘这个初心,才有未来。

2、别人家的孩子都犯错,我也只是个孩子。

而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只是为了牟利,以虚假广告欺诈客户,欺诈商家来获得增长,枉顾消费者权益和安全问题,小编觉得这样的公司是不可能走的长远的。

8月2日,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拼多多平台内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牵头召开行政约谈会,

要求拼多多平台经营者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正视问题,不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

希望拼多多能够兑现自己诺言,加强平台管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解决问题,认真整改吧。起码,自己不愿意喝的9.9包邮的临期奶粉也不要再坑卖给那些没有辨别能力的消费者了。

如果你深有感触,就分享给身边人!

如果你每天都想看到这样的文章,那就关注我吧!

【注】本文观点由老师团队(执业编号:A0740617090009)编辑整理,内容来自Wind资讯等互联网公开渠道。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