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你知道吗?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北极熊正在面临着死亡!”

8月3日,深圳益田假日广场的威马汽车寻光北极冰屋(POPUP STORE快闪店)线下体验活动现场,视频里传来了北极的呼喊: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日益恶化,冰山消融,食物短缺,大量的极地生物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威马虽然和蔚来、小鹏、特斯拉等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企图用实际行动为地球生态与环保贡献一份力量,以电机终结内燃机,并实现零排放的最终目标。

从这个角度思考,顶着30多度高温,威马在深圳市中心建起的这座北极冰屋也就顺理成章了。它不仅能够成为市民们参观、拍照、避暑、游玩和感知威马汽车黑科技的好地方,也可以从中更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与新能源车的大势所趋。

而在这个“冰屋”里面,我们除了近距离接触到威马即将交付的首款新车EX5,也重点了解了威马的新零售模式和商业逻辑。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从“货-场-人”到“人-货-场”

据介绍,威马的新零售是将传统零售的“货-场-人”转变为“人-货-场”。按照威马联合创始人陆斌的说法,就是“人在哪儿我们就去哪儿,用户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提供产品和服务。”

与传统4S店不断扩大服务半径不同,威马认为新零售时代应该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一方面提高覆盖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与精准算法。威马提出了新4S模式,即Space、Store、Station和Spot。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建立体验中心,即威马Space;在城市与懂用户、懂行业的人合伙设立体验销售服务中心与维修充电服务站,即威马Store与威马Station;与覆盖全国的连锁实体服务网络机构合作,构建综合的服务网络,即威马Spot,以这种四位一体的方式实现对各区域目标人群的全面覆盖。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据了解,截至7月份为止,威马汽车的渠道伙伴已累计签约达30家,覆盖北上广等近30座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有意思的是,虽然略有不同,但蔚来也建立了类似的销售服务体系:大都会城市中心的“体验中心”(NIO House),郊区提供产品交付和售后维修服务的“交付中心”与“服务中心”,以及作为解决车主充电难问题重要补充的“换电和移动服务团队”。

实际上,新零售模式并非威马或蔚来的独创,所有造车新势力都以新零售模式而有别于传统车企,无非各家有各长,大同小异而又殊途同归罢了。

新势力中的传统派

不过,和营销服务层面的各有特色相比,威马在造车思路上和蔚来、小鹏等则有本质不同。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任剑琼曾经评价沈晖“有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对传统汽车行业也有敬畏之心”。

历数当下的造车新势力创始人,沈晖、付强(爱驰)、戴雷(拜腾)、丁磊(华人运通)等等,都来自于传统车企,因此即使他们走进了新势力阵营,但身上的传统烙印依然是清晰的。

沈晖曾担任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2007年始出任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菲亚特中国副总裁。2009年底加盟吉利,与袁小林等人联手参与收购、整合沃尔沃品牌,并让后者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可以说,沈晖的履历覆盖了供应链、整车与车联网领域,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新势力创始人最大的优势。

在造车思路上,传统出身的沈晖给威马选了一条和拜腾一样的传统路线——自建工厂。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拜腾联合创始人毕福康曾表示:“我们希望各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无独有偶,沈晖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自述曾研究过美国几个电动车品牌的兴衰,比如Tesla、CODA、Fisker等,最终得出结论:代工走不通。

“汽车涉及到生命安全,质量敏感度高。代工模式就是收代工费,其他跟我关系不大。供应商不是我的,研发、销售也不是我的,一出质量问题肯定要推,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Elon Musk理论上最喜欢轻资产,但是他不代工,他收购了一个工厂。Fisker找了北欧一家工厂,结果破产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代工的质量问题。”

正是这一理念,让威马不同于蔚来、小鹏、电咖等等,对于生产交付节奏、供应链管理与产品品质,沈晖更希望并习惯于自己掌控。

2016年11月,威马工厂正式开工,一期投资67亿元,规划产能10万辆。工厂位于温州瓯江口,这里离宁德时代很近,只有160公里。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2018年3月,威马EX5的首台量产车试装下线,正式开启量产的进程。

要做电动车里的“大众”

新势力里面,李斌希望蔚来对标的是特斯拉,高举高打,而沈晖的想法则截然不同。

沈晖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在欧洲,我认为新品牌是完全没有任何机会的。在美国,新品牌也要从高端切入,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住,才可能跑量,特斯拉的逻辑是正常的。但是,威马的思路是以优品美价的切入方式,先把量跑起来。这种思路只有在中国市场才能行得通。”

李斌何小鹏对赌,沈晖在后?

今年4月,威马的首款新车EX5上市,补贴后起步价甚至低于10万元,和蔚来ES8的动辄四五十万行成天壤之别。沈晖曾表示,“要说服汽油车用户用电动汽车,除了产品要做得比汽油车好,价格上也不能差距太大。你跟人家讲高大上的东西,人家兴趣不大,关键是产品是不是用得爽,用不用得起。”

威马希望做电动车里的大众,将来可以大面积普及。沈晖有个著名观点:“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到不了10万台的销量规模,就没法活下去。”

应该说,这个观点的确有其现实意义。随着大众、丰田、福特、宝马、奔驰、吉利等传统主机厂纷纷加快了新能源车的项目进程,如果2018年下半年新势力们还无法走向大规模交付,那么2020年或许就是它们的生死劫。

钟述

选择自建工厂,可以准确掌握交付节奏与产品品质;选择低价走量,可以让资金快速回笼,避免特斯拉式的困局。或许,和销售服务层面的新零售、新4S比起来,这两点才是威马商业逻辑中最重要的核心。

最近李斌喊话何小鹏,如果年内交付不了一万台,愿意输一辆ES8。没准,这场赌局最终的胜利者既不是李斌也不是何小鹏,而是沈晖。当然,这个谜底要等到9月份 EX5正式开始交付以后,才能揭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