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大學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

固力牌真瓷膠


由於當代中國教育的發展,很多大學院校擴招,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畢業,大學學歷已不再罕見了。因此,很多企業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要求比較高,導致有很多的畢業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暫時無法就業。那麼,這些畢業生都在家啃老嗎?相信大多數還在尋求就業,並不想成為啃老族。

面對這樣的境況,大學畢業生應該怎麼辦呢?怎麼做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工作呢?

正確面對待業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大學生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工作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不要給自己製造過大的心理壓力,我們應該去正視它。還應該看到暫時待業不等於永久待業。為了減少待業,我們應及時調整就業心理,不要盲目追求理想化的職業崗位而主動放棄就業的機會。

對自身要有一個全面且正確的認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要明確自身有哪些技能,適合做什麼工作;自己是什麼性格,符合哪些職業;對哪些職業感興趣,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關係到我們能否找到適合的工作,併發揮自身的能力,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是最基礎的要求。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觀念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想要更好的就業,必須有正確的就業觀,它影響著我們對就業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態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要有一個正確的就業目的。我們要知道我們就業不是簡單的幹活賺錢。應該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努力奮鬥的職業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就業觀。要打破傳統的就業觀念勇於接受雙向選擇的就業現實;不要被“畢業後工作由國家計劃安排、統一分配”這種統包統分的就業觀念誤導。

大學畢業生一定要認清自己,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畏艱辛,腳踏實地。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又到畢業季了,每年5、6月份便是高校裡最熱鬧的時候了,學校裡不考研的學生都面臨著找工作,於是校內校外各種各樣的招聘會、面試都在扎堆地進行著,有的學生通過了面試臉上喜氣洋洋的與同學慶祝著的,但也有四處碰壁,一臉土色的。


大學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多少人十年寒窗地走過來,也只為一朝魚躍龍門的騰飛,在中國,這樣的孩子不計其數,多少父母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只為了能給自己的子女多一點教育基金,讓他們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中國,這樣的家庭不計其數。


然而,現實並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以為進了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再也不用熬更守夜地學習,對待功課也是敷衍了事,求著低空掠過,不掛科就好,於是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畢業了卻找不到工作,守在家裡吃老本,當啃老一族。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不在少數,那麼到底都有一些什麼樣的原因呢?


現在的大學生有不少的是專業上的不對口,在擇業方面就有了許多的限制,所學知識用不上,確實會讓人覺得沮喪,更多的是現在大學擴招,大學生畢業就想找個理想的工作就確實挺難了,一部分是崗位欠缺,可是人才又過剩,但也有的是所學專業工資過低,使得許多人跨專業就業,畢竟都老大不小了,也會想著為父母多分擔一些。


啃老一族絕大部分還是家庭環境所至,畢竟一個正常畢業的大學生,正是充滿生機的年齡,肯定不會想一直想在家裡啃老吧。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了,工作崗位有限,不能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相信只要勇敢地走出去,不怕打擊、困難,不怕挫折,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天生我才必有用!勇敢地走出去,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決勝網


首先,簡單科普一下什麼是啃老!

其次,近幾年大學擴招,歷史無有,多如牛毛,加之就業環境惡化,科技進步,等等這一個個理由使大學生找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難上加難,如果自己不努力奮鬥,會被這個社會遺忘。奮鬥吧,同學,不成功便成仁,不要當啃老族!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啃老是對城裡老人退休金花不完說的,農村供一個大學生用盡了財力,還有欠款,是不會啃老的,同意的點下。

2 眼高手低,不吃苦,放不下架子,大錢掙不到,小錢不想掙,廢品。

3 在家啃老的大學生都是對自己沒有人生規劃,沒有奮鬥目標的,甚至一點苦都不想吃的。

4 主要是結構性問題,高級的工作幹不了,低級又不想幹,還是教育出了問題!家長也要負相當責任。

5 我兒子今年畢業了,找了個實習工作一個月一千六,馬上發工資了。慢慢幹總會養活自己的,雖然家長還給生活費,只要腳踏實地的好好工作就行。

6 說實話,有幾個大學生願意啃老,他們的理想也是成名成家,就是現實太骨感了,理想又那麼豐滿。現在的大學擴招太多了,但整體素質卻縮水了,很多雖然拿到了大學文憑,可個人能力,綜合素質,道德修養還不如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


遊戲大咖王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大學的不斷擴招,曾經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畢業生,現在變得多麼的平淡無奇。現在大學畢業後,不代表就能找到好工作。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啃老現象越來越嚴重。

造成大學畢業生啃老越來越嚴重的原因,總結如下:

1、大學期間未認真學習,不學無術,未練就自身過硬本領。很多人認為,只要考上了大學,就很自由了,拿到了金飯碗,完全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我大學有個同學,家庭條件很好,大一入學就帶了手提電腦入學。天天在宿舍玩遊戲,基本不去上課。大一就因為掛科太多,被強迫留級。最後,讀了幾年後,只拿到了肄業證。

只拿到肄業證,代表這幾年大學都白讀了,因為幾乎所有企業看的都是畢業證和學位證,肄業證拿出來只能說是拉低了自己的檔次,還不如高中畢業證。

2、大學擴張,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在我們父母那一輩大學生的入取率為7%左右,現在達到了80%左右,現在大學生是多如牛毛,再也不是天之驕子。

3、家長過度寵溺孩子。孩子只要和父母抱怨,工作不順心或者受委屈了,父母就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應該受委屈,就要求孩子換工作,慢慢找,孩子在家待久了,覺得在傢什麼事都不用操心,就不願意出去工作了。

4、找不到對口專業的工作,大學學的知識用不上。跨專業就業對比本專業的學生又完全沒優勢,一時間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5、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很多畢業生甚至一畢業就要求當領導,不願意從基層做起。或者在自己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求高薪資,而且怕苦怕累怕壓力。

在鼓勵大學畢業生從基層做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時。社會也需要思考,有沒有為大學畢業生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能否為他們的成才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家庭與社會攜手,積極面對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才能讓“啃老”的大學畢業生早日“斷奶”,自力更生。


娛圖師師


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所以就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一到畢業季,多少大學生爭相搶著找工作,但是又有多少簡歷石沉大海。如果是名校畢業的大學生,需要擔心的不是能不能就業而是能否高薪就業,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就得憂慮如何才能找到工作。

其實無論是從什麼學校畢業,都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而這些學生不工作,怎麼生活?就只能在家裡啃老。

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就被灌輸了一種錯誤的思想,大家總是說高中的時候就拼命學吧,等你上了大學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想幹啥就幹啥。但是,大學才是最不應該荒廢的時候。

大學期間很多人卻不好好學習,談戀愛,玩遊戲,看小說,不僅大學四年什麼都沒學到,而且還忘掉了高中拼命學習的知識。

很多人既沒知識,有沒能力,有嫌苦,又怕累,所以即使過了很久都很難找到工作。對很多荒廢大學生生活的人來說,畢業即等於失業。

這其中很多人是值得唾棄的,20出頭的年紀,有手有腳,卻整日待在家裡,等著父母養活。

即使出去當服務員都比待在家裡值得尊敬,至少那是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自己。現在很多初中生都會利用假期的時間去做兼職。所以,很多人雖然年紀在增長,但是心理是在退後的。

如果不能自食其力,你還自甘墮落,你這樣就是社會的寄生蟲。白白浪費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們辛辛苦苦撫育你,栽培你,最後年紀大了,還得養你這個“巨嬰”。於父母而言是失望的。

但是如今這樣的大學生卻大有人在。他們不僅對不起父母,更對不起自己。曾經自己高中多麼努力才考上大學,曾經的驕傲卻成了被唾棄的無能兒。


還是那句話: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的生活。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問題非常值得反思,具體數字難以統計,但是聽說過很多類似案例。

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朋友的鄰居家有一個男孩,大學畢業了起初是有一份工作的。他個子比較高,他工作那個活每天都要彎腰,感到不適,就和家裡說了,家長也是很溺愛孩子的,叫孩子回來,再重新找一份工作。孩子回家以後,呆了兩個月,整天爹媽給伺候的很周到,孩子每天都打打遊戲,別的啥也不用操心,結果再也不提出去工作的事了。

時間長了,爹媽有點擔心了,往出攆兒子,攆急了孩子就要點錢,去上大學那個城市住幾天,錢花沒了又回來了,家裡一看不行,也不挑好工作了,在家附近給兒子找了個保安的工作,但兒子還是去兩天就回來了。

現在父母互相埋怨,都說是對方慣的,父親也不和兒子說話了,但也沒改變兒子啃老的現狀。

找不到工作啃老的原因

找不到工作

如果家裡有關係,如果專業學的非常紮實,還是不難找一份像樣的工作的。就怕很多學生讀的不是一個好大學,大學裡還混日子,找不到工作幾乎是“罪有應得”。

自從擴大招生之後,畢業生逐年增多。大學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了,些人找工作,高不成(剛畢業,又有多少真本事),低不就(怕苦累,工資低等),加之這些年就業形勢日益嚴竣,每年都會有些找不到自已理想工作,從而待業在家啃老。見多了,也就平常心了。

啃老的原因

一方面是上面所說的沒有關係又沒有能力,就業形勢也嚴峻。

一方面很多孩子不成熟,沒追求沒理想,混日子。

另外一方面父母的嬌慣,很多家長特別慣著自己的孩子,暫時可以掙錢養孩子就不催促其去找工作。

何去何從

如果你是沒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你家裡沒有很硬的關係,自己一定要學好自己的專業,大學裡就要有清晰的規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畢業找一份像樣的工作。

如果你已經畢業在家啃老,多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能一直這樣過下去嗎?出路在哪裡?如果自己破罐子破摔,誰也救不了你。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伸出您的小手點個讚唄!也歡迎評論補充和交流,也歡迎關注我,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明明如月學長


好多大學生剛畢業的時候目的性不清,方向性不強,不能正確地擺正自己的位置,天真地以為畢業之後就可以輕鬆找到稱心的工作。在經受了一段打擊之後,開始焦慮,後來變成放棄一切底線只為餬口,卻發現餬口也不容易。最終只能自暴自棄,在家啃老。

啃老這個詞是個中性詞,在各個國家都有,只不過在我國比較普遍罷了。有一種說法叫做,

有錢的叫繼承家產,沒錢的才叫啃老。這個觀點仔細想來其實也是有點道理的!

為什麼啃老的大學生那麼多?

其實這也得益於我們的一胎化的政策。這個政策使得父母願意給,也有能力給,子女願意要,也要得到。畢竟家裡就一個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大半輩子,賺來的錢最後又不能帶到棺材裡,最後還不是要留給孩子!

現在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也是原因之一,溺愛孩子的現象太多,導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吃不了苦。最後跟兩條腿的豬彘差不多。

再加上社會上的一些不當的言論,一些KOL大肆鼓吹年輕人要“六個錢包買房”,用三代人的六個錢包去買房,宣揚一種啃老的思想,然後讓這種思想成為一種趨勢。這就讓年輕人陷入了一種困境。

假如你是一個城市的未婚男,收入一般,你女朋友和你情況差不多。你倆都不是精英,智商和情商也只屬於中等。假設這個時候和你一樣大的人都在啃老,而你不啃的話,你們倆的生活就會過得很難,甚至女朋友可能和你分手。而且在這個房地產經常戲劇性上漲的年代,賺錢能力相當的年輕人,往往啃老先買房的人佔大便宜,而獨立自主想自己攢錢買房的年輕人反而吃了大虧。連上天都在懲罰不啃老的人,你要年輕人咋辦?

網上好多人都推崇獨立自主,好多女生也表示男人要有骨氣。可是現實卻是,“有骨氣”在不富裕的時候狗屁不是。女孩子口中的男孩子要獨立,只不過是一種狡猾的語言欺騙。她們的意思是,男孩子要獨立,不能受父母的擺佈,並不是指不要接受父母的“饋贈”。

對於找不到工作在家裡啃老的年輕人,我只能說,如果你父母有一座金山給你啃,那麼你請繼續!如果沒有,你就要好好想想了。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地地會陷,萬一你依靠的父母突然發生意外,你是否能自己活下去?


小灰陪讀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讓很多行業的人工被機器人取代,自然而然的失業率大大增加。而很多大學畢業生由於剛踏入社會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很高的能力,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在家啃老。其實現在大學生啃老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但在我看來有些大學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有這幾個原因:



1.大學學歷競爭力已經不再高

自從大學擴大招生後畢業生逐年增多,因此大學學歷已經不如以往有價值,很多企業甚至對普通大學畢業生不予考慮,這就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有大學學歷也還是找不到工作。這是大學生啃老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2.能力匹配不上野心

很多大學畢業生剛踏入社會對工作了解不多,因此對工作環境、工作薪水等都有著很大的要求,希望能夠環境好、薪資待遇高,甚至有的大學生在剛畢業就希望能夠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不願意踏實的從基層做起。因此出現了大學生畢業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但是也不願意從基層工作開始做,於是工作一直被耽擱,從而在家啃老。



3.就業形式嚴峻,工作崗位有限,大學生又沒有工作經驗很難就業

其實找不到工作已經不單單是大學畢業生會遇到的問題,甚至有很多有工作經驗的人也依然找不到工作。八幾年大學生的入取率為7%左右,現在達到了80%左右,可以說現在大學生是多如牛毛。如果你上的學校不是十分好,那麼就業機會就更小。



其實我們不也不能武斷的認為只要大學生還沒找到工作呆在家就一定是啃老,很多大學畢業生也急於找到適合的工作和機遇,只是時間的長短問題。但以為在父母身邊有吃有喝可以混一輩子,那就真的成為啃老族了,大學生還是需要先去嘗試從小做起,要通過不斷學習就業創業知識找到自己的適合行業。

對於大學生畢業啃老的現象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許悠然



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今的大學生做什麼工作的都有,有掃廁所的,有當搬運工的,也有當清潔工的,總之需要人工作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大學生的身影。

現在的人們對教育越來越看重,有能力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送自己的子女深造。社會就業難度高,競爭的壓力大,碩士、博士生要找個如意的工作也難,在這麼一種就業難的太勢下,出現“啃老”現象不奇怪,無須過度解讀。


我個人覺得,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的大學生,沒有哪個願意呆在家裡,住著父母的房,吃著父母的飯,都想幹出一番事業,可是要找工作並不易,想吃皇糧?公務員招聘上萬人爭一個崗位,而且不少崗位還有工作年限限制,想到事業單位也非易事,不論是清潔工還是殯葬工都有眾多的競爭者;而要到國有企業,尤其是壟斷企業,也不是說想去就去,哪得有一定的背景。拼爹拼不贏,休想進哪個門。

但話也不能說的太絕對,離開了國企,公務員的工作就沒法活了?社會就業路有很多條,但是從內心來說,要與農民工為伍,確實不划算,因為你體格瘦小,肩不能扛,手也不能提,也難發揮所學之長。左找工作找不到,右找不合適,哪隻能呆在家裡,做起了“啃老族”。此種“啃老”未必是永久啃,沒有哪個心安理得的能啃的下去,絕大多數是在等,今天也許在此地應聘,明天也許在哪裡應考,等待時機,一旦有個合適的崗位立馬走人。



人們常說“啃老”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暫時,另一種是長期,而真正來說暫時的多,長期的少,不可能十年八年的一直啃下去。但問題是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增多,就業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老的沒有安排完,新的畢業生又出現,重疊在一起,“啃老”的人數將日益增加,此種局面對於“啃老”者來說越來越不利。


“啃老”主要是社會就業崗位過少,“人多僧少”只能是一部分人就業,一部分人待業,但這中間也存在一種眼高手低的情況,這一點我們也不能否認。

最後,我個人認為,1、不能歧視,對“啃老”現象應該理解;


2、進行關注,社會各級組織應該給予牽線搭橋,按照先後的秩序,儘可能的解決有較長年限“啃老族”;

3、建立待業保障制度,對畢業後未找到工作的大學生生活上給予保障。當然這些都是外部的因素,主要還得靠自己,不要過於的愛重工種,更不能眼高手低,現實一點,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教導我們說;“革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工作是人乾的,你不幹有人幹,總比依靠父母養活要強。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看法和建議。可以給我留言,關注,我的個人原創平臺“善良的沉默”精彩美文短視頻。


善良的沉默



我認為在我國,大學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一般家庭條件比較好,其中的一大部分人找工作好高騖遠,不願意到基層企業去上班,不願意在那裡吃苦鍛鍊。他們多為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連家務都不做,吃不了基層那份苦。沒有多大本事,還嫌工作不好,不是嫌這就是嫌那:

第一、基層企業生活條件較差。基層企業一般坐落在三四線城市城鄉結合部的經濟開發區。遠離城市,周邊的公共設施多處在建設之中,生活諸方面多有不便。

第二、工資待遇普遍偏低。一般具有五險一金待遇的正規基層企業,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在企業就職後,發到手的工資也就在3000元左右,去掉花銷,所剩無幾。養家餬口都成問題。


第三、工作不穩定。企業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前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畢業的大學生們即便在那裡上了班也不安心工作。

第四、好多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基層企業去,願意讓孩子坐在辦公室裡上班,認為那樣體面,掙錢多還不累。因此他們寧可把孩子養在家裡,也不讓孩子去艱苦的地方上班。

(說得對與不對,歡迎您的評論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