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環境保護廳新聞發布會實錄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新闻发布会实录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2018年8月8日,山西省環境保護廳舉行新聞發佈會,向省內外20多家新聞媒體通報了山西省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1-7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水體質量等情況。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新闻发布会实录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新闻发布会实录

山西省環保宣教中心主任王新力: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省環保廳新聞發佈會。今天主要向大家通報兩方面內容,一是請我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賀中偉通報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關內容,二是請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牛建軍通報我省1-7月份大氣、水環境狀況。下面,我先將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情況通報如下:

7月31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太原召開,會期1天。上午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到縣。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有關負責同志,省法檢兩長,省軍區和武警總隊主要負責同志;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晉單位、省管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各市市長、分管市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市委書記,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及相關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加會議。會前集中觀看了山西生態環境現狀與思考專題片。會議由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主持,省委書記駱惠寧發表重要講話。下午的第二次全體會議由副省長賀天才主持,省長樓陽生進行安排部署。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環保廳、晉城市、臨汾市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

這次會議是我省環保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環保大會,對於團結動員全省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會議提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到本世紀中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全面建成。

會議指出,實現這樣的宏偉藍圖,關鍵要持之以恆抓好重點任務的落實。

一是聚焦綠色發展,讓新動能成為發展主引擎。把綠色發展作為我省生態建設的根本要求和路徑,聚焦“三大目標”,著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能源結構優化,著力推動製造業與煤炭在5年時間內實現結構反轉,著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扶持節能環保產業儘快成長為新的支柱產業,讓山西發展包含更多綠色質量。

二是強化綠色倒逼,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採取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總量管控,倒逼落後產能退出,倒逼“兩高”企業轉型,倒逼傳統產業升級,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生產方式的綠色轉變。

三是管控綠色空間,讓發展不再隨意任性。及早研究啟動我省“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切實把山西的生態和發展座標明晰起來。堅定抓好我省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採礦問題整改,加快我省資源型城市轉型提質步伐,把更多空間用於留白增綠,讓老百姓享有美好愜意的生活。

四是實施綠色工程,讓三晉大地重現秀美風光。舉全省之力抓好“兩山七河”生態修復重大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切實解決好全省採煤沉陷區治理這個民生之痛,努力重現“人說山西好風光”的生態形象。

五是推動綠色富民,讓群眾最大程度在增綠中增收。

大力發展有鮮明山西特色的生態農業、生態旅遊、健康產業等“生態+”經濟,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六是完善綠色制度,讓生態文明建設既生機勃勃又規範有序加快推動我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落地見效,著力抓好具有牽引性重大改革,更多體現生態建設“山西智慧”。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體系,強化執法檢查,用法治力量管權治吏、保藍增綠,為建設美麗山西護航。

會議指出,要聚焦突出問題,拿出超常舉措,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我省位於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範圍的8個市為重點區域,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一要著力破解大氣汙染源頭治理難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以解決城內重化工企業集中、煤炭採暖汙染、重柴油貨車排放和拋灑汙染、城市揚塵和露天焚燒燃放汙染等問題為重點,抓好汙染源治理,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明年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在我省舉行,要當好東道主,辦成綠色青運。

二要著力破解地表水汙染治理難題,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嚴格執行國家汙水排放標準,深入實施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和工業廢水深度治理,認真實施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殲滅戰,大力減少汙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確保群眾喝上乾淨水、安全水。

三要著力破解工業固廢歷史堆存和垃圾處理難題,堅決打好淨土保衛戰。抓緊拿出治理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省級規範處置標準,堅決減存量、遏增量。加快設區市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全覆蓋,大力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加緊推進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有序開展受汙染土壤治理與修復,嚴防新增土壤汙染。

四要著力破解農業農村面源汙染難題,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攻堅戰。認真實施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三年行動方案,著力解決白色汙染、“垃圾圍村”、工業汙染“上山下鄉”等突出問題,建設黃土高原上的美麗家園。

會議強調,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摘掉重汙染的帽子,是全省3700萬人民的強烈願望。山西人民歷來就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面對這場硬碰硬的革命,全省黨員幹部要善於從根本、大局、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不為蠅頭小利所困,不為一事一情所擾,勇於擔當、挺身而起,團結動員廣大群眾共同參加這場革命、推動這場革命、打贏這場革命。今年是三年攻堅戰的開局,各級各部門要盯緊目標任務,找準工作差距,倒排時間進度,拿出管用舉措,爭取最好結果,為三年攻堅奠定好的基礎。

省環保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賀中偉通報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關情況介紹

各位記者朋友們,上午好!

日前,省人民政府於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紹《三年行動計劃》的相關情況。

一、《三年行動計劃》制定背景

2017年,我省環境空氣質量PM2.5平均濃度59微克/立方米,儘管比2013年下降23.4%,完成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目標。但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排倒數第一,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全國最高。長期以來積累形成的以重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結構和大量裸露地面存在的用地結構,對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構成重大挑戰,亟需全力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要求抓緊制定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環境保護廳組織起草《三年行動計劃》,徵求並吸納了相關部門、各市政府及相關方面的意見,經省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於近日印發。

《三年行動計劃》的印發,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的一項重大舉措,是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具體行動,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必將對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乃至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思路

《三年行動計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標本兼治,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和汾渭平原4市(晉中、臨汾、運城、呂梁)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

2.5)濃度為重點,以大幅減少重汙染天氣為主攻方向,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狠抓秋冬季汙染治理,統籌兼顧、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三、《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

《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是: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具體指標是: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0%以上,11個設區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力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50%左右。

以上指標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目標和11個設區市細顆粒物(PM

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均為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目標為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全國平均目標,“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50%左右”為我省結合實際自行確定的努力爭取完成的目標。

四、《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

主要包括八個方面33項具體任務。八個方面分別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汙染治理;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汙染排放;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嚴格環境執法督察。以上任務與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一一對應,並結合我省實際進行了細化。

五、關於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目標的保障

為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完成,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各項重點任務時間節點,確定了責任部門,並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考核問責、加強環境信息公開、構建全民行動格局等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各市縣政府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放在重要位置,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第一責任人。有關部門要按照管發展的管環保、管生產的管環保、管行業的管環保原則,制定本部門落實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內容、目標及任務分工等,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落實“一崗雙責”。《三年行動計劃》還強化了考核問責有關內容。明確規定,要對年度和終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地區,實施公開約談、區域限批,取消有關生態文明榮譽稱號,並要求制定量化問責辦法,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和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此外,《三年行動計劃》還提出: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設立環境問題曝光臺,每週曝光突出環境問題,報道整改進展情況,形成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濃厚輿論氛圍。

《三年行動計劃》文件的具體內容可在省政府網站上下載。

謝謝大家!

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牛建軍通報2018年1-7月環境空氣、地表水質量狀況

各位記者朋友: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2018年1-7月環境空氣、地表水質量狀況。

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1全省總體情況

2018年1-7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6.62,達標天數平均為103天,優良天數比例為51.0%,重汙染天數平均為7天。與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1-7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有所好轉,綜合指數下降10.1%,達標天數減少1天,重汙染天減少3天;6項汙染因子中,PM2.5下降3.3%、PM10上升0.9%、SO2

下降42.9%、CO下降19.4%、NO2下降9.8%、, O3下降2.0%。

2、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

2018年1-7月,11個地級市按綜合指數由輕到重排序為:大同(5.10)、朔州(5.57)、長治(6.08)、忻州(6.33)、呂梁(6.50)、晉中(6.69)、陽泉(6.92)、運城(6.98)、太原(7.13)、晉城(7.39)、臨汾(8.16)。其中,省會太原市環境空氣質量在全省排名倒數第3位,在全國169城市排名約倒數第9位,在全國338城市排名約倒數第13位。

從變化趨勢看,2018年1-7月11個地級市環境空氣質量同比均有好轉,綜合指數下降幅度介於4.5%~17.1%之間,其中改善幅度較大的城市是長治(17.1%)、晉中(14.8%)和忻州(11.8%),改善幅度較小的是大同(4.5%)、運城(7.3%)和呂梁(8.1%)。今年1-7月,PM2.5、PM10對綜合指數貢獻率分別是25.0%、23.9%,仍是影響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從超標情況看,影響優良天數較多的因子是O3、PM2.5和PM

10,分別佔超標天數52.6%、43.6%和40.1%。從汙染區域看,臨汾、晉城2市汙染最重,其中臨汾市空氣質量最差,SO2、PM2.5、CO和O3濃度均為全省倒數第1,PM10濃度全省倒數第3;晉城市PM10PM2.5、O3濃度均為全省倒數第2,CO濃度全省倒數第3;太原市排全省倒數第3,主要是由於PM10和NO2濃度較高,均排全省倒數第1。

二、2018年1-7月全省地表水水質狀況

1、基本情況

2018年1-7月全省地表水應監測斷面101個,實際監測99個斷面,其中,壺流河洗馬莊、三川河西崖底斷面因斷流未監測。

根據環保部辦公廳環辦[2011]22號文,水質按《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評價;評價指標為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鉻(六價)、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共21項;評價標準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2、2018年1-7月全省地表水水質現狀

2018年1-7月監測的99個斷面中,重度汙染(劣Ⅴ類)的斷面26個,佔監測斷面總數的26.3%;中度汙染(Ⅴ類)的斷面4個,佔監測斷面總數的4.0%;輕度汙染(Ⅳ類)的斷面15個,佔監測斷面總數的15.2%;水質優良(Ⅰ~Ⅲ類)的斷面54個,佔監測斷面總數的54.5%。

3、水質類別變化情況

與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無明顯變化。其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0.5個百分點,Ⅳ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2.2個百分點,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5.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2.3個百分點。

4、主要汙染物變化情況

2018年1-7月,全省地表水監測斷面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為20.7mg/L,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9%;氨氮平均濃度為1.91mg/L,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4%,其中化學需氧量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氨氮超過地表水Ⅳ類標準。

三、1-7月全省地表水國家考核目標完成情況

1、全省地表水國家考核目標完成情況

根據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訂的《山西省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十三五”期間應監測國家考核斷面共58個,2018年1-7月實際監測56個,大同市壺流河洗馬莊、呂梁市三川河西崖底斷面因斷流未監測。

監測的56個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32個,達到31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多1個斷面。其中黃河流域優良水質斷面17個,達到15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多2個斷面;海河流域優良水質斷面15個,未達到16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少1個斷面。

監測的56個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16個,未達到10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多6個斷面。其中黃河流域劣Ⅴ類水質斷面12個,未達到9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多3個斷面;海河流域劣Ⅴ類水質斷面4個,未達到1個斷面的國家考核要求,較目標多3個斷面。

2、各市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考核斷面水質狀況

(1)優良水質斷面比例

對照各市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8年1-7月完成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目標的市有7個:太原、大同、陽泉、朔州、運城、忻州、呂梁;未完成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目標的市有4個:長治、晉城、晉中、臨汾。

2018年1-7月,影響長治市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2個,為濁漳河小峧、濁漳河實會斷面;影響晉城市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1個,為丹河東焦河水庫出口斷面;影響晉中市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1個,為瀟河郝村斷面;影響臨汾市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1個,為昕水河黑城村斷面。

(2)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

對照各市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8年1-7月完成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目標的市有7個: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晉中、運城、臨汾;未完成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目標的市有4個:大同、朔州、忻州、呂梁。

2018年1-7月,影響大同市劣Ⅴ類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2個,為桑乾河固定橋、御河利仁皂斷面;影響朔州市劣Ⅴ類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1個,為七里河七里河斷面;影響

忻州市劣Ⅴ類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1個,為滹沱河定襄橋斷面;影響呂梁市劣Ⅴ類斷面比例考核目標完成的斷面有4個,為蔚汾河碧村、湫水河磧口、三川河交口鎮、三川河兩河口橋斷面。

謝謝大家!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新闻发布会实录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