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爲了孩子考上重點小學、中學、高中,不斷的花錢去上外面的培訓班,有用嗎?

黃色魚




針對不斷花錢送孩子去外面上培訓班有用與否的爭論,我覺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取所需,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樂觀。

從最近幾年培訓班的瘋狂崛起,就可以看出培訓市場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送孩子去補課成了每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希望和挽救一部分孩子成績差的救命稻草。在價錢不菲中糾結和信念中執迷不悟的家長,很難判斷出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培訓班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多數都是竭盡全力,方才心安。

那到底有沒有用呢?我來說一下我孩子小升初的時候去參加的一個培訓班吧。我們也象中國的很多家長一樣,在孩子小升初的時候東奔西跑的去參加了很多所中學的招生考試後,仍然選擇了劃片區入學的方式就讀。只是孩子就讀的這所中學名聲在外,從報名那天起人家就在告家長書裡特別聲明:開學將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分班考試。大家都懂得對吧,無非就是要挑選出尖子班和平行班的學生。於是我們孩子那一屆的好多同學都花錢去外面上培訓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幾家頗有名氣的培訓班因為價格太貴,我只猶豫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帶孩子去報名的時候就人滿為患了,讓我失落了好久。特別是看見當天和我們一起去毫不猶豫就報到了名的家長,我那個悔啊,說有多深就有多深。幸好我們最後也參加了一個退休老師辦的小升初銜接班。每天頂著烈日送去接來,孩子也很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回家還要複習老師當天講的內容。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不放心,因為我總是覺得他們班的好多同學都報的價格不菲的培訓班,無形中人家都要勝出我的孩子一籌。或許孩子也感覺出了我的沒底氣,他說培訓老師再好也要學生肯學才行,他們在培訓班上課的時候還有人睡覺,搞小動作等。結果那一年入學分班考試下來,我孩子名列前茅,那些進價格不菲培訓班的同學有很多都沒考好,但只要踏踏實實學習的都還是不錯。



我的一個朋友,他孩子給我孩子在小學同級同班,成績也不分上下。小學畢業的時候他不信什麼分班考試就能把孩子成績劃分出來,於是整個暑假他孩子都在遊玩,手機遊戲,看電視,隅爾也學習中度過的。他不信短短的十天半月培訓就能把孩子之間的距離拉開,結果分班考試一下來,他徹底懵了,怎一個悔字了得。

現在我孩子在尖子班,每一學期他們班上有大部分同學都會花錢去參加外面的培訓班。但有一部分人的成績還是不樂觀,我在這裡最想要說的是他們班有一個同學,成績很好,每學期考試穩拿班上一二名,年級前十。但他從來不參加外面的什麼培訓班,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課以外就是自學。馬上升初三了,我正在為孩子明年是否能考上重高而忐忑,人家已經在自學高中的課程了。

所以說家長花錢送孩子去外面上培訓班有用沒用都是給孩子的學習態度相輔相成的,有用的也有,沒用的也大有人在。


王子書童


多年在一線教學,補課的孩子分為兩種,一種效果突出而明顯,另外一種基本沒有效果,分別是這樣的:

1.在學校學習成績已經很拔尖,但是某些科目上,或者階段性的需要提升和拔高,這部分孩子感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相對簡單,家長根據孩子的能力給孩子在校外找一些專業的機構(也有極少數是找孩子的任課老師)給孩子強化補課,補的知識要比老師在班級上大課時要難很多,這部分孩子補課的效果極好,相互促進,全面綜合提升,也就是說只有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能跟得上趟,在學校學習成績就已經拔尖,學習態度還好,有極強的求知慾,這樣的孩子補課才會出效果,效果也才會特別的明顯。

2.在學習的學習跟不上趟,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不了,老師上課聽不懂,課堂學習效率特別差,和老師之間沒有配合,甚至還會高喊著“學校老師教的真的不行,沒有輔導班日子沒發過,老師沒有師德”這樣的口號,一般情況下這類孩子在外面補課,家長為孩子“燒再多的錢”也基本沒有效果,因為家長和孩子在對待學習這件事上,本末倒置,孩子一天大半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和生活,學校學習的知識還搞不好,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還弄不利索,去校外補課,再強的老師也是在孩子在重複課堂的知識、重複的刷課堂老師佈置的各種作業,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快速的提升學習成績,孩子也只是做到不掉隊就不錯了。

兩種不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學習態度,不一樣的家長對課堂老師教學的理解,不一樣的對老師的配合的態度,不一樣的為孩子“燒錢”的理念,最終的結果自然可以預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給孩子找各種補課班,但是孩子成就就是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在學校都學不好的知識,校外補課其實就是在重複學習而已!


九鬥學生心理


鄰居家的孩子還讀著小學,她媽媽為了讓他考上重點中學,每個週末的時間基本都泡在校外培訓班裡。看孩子的表現是很無奈,這樣花費頗多,孩子也不願意上的培訓班真的對孩子考上重點中學有主要作用嗎?

我想存在這個疑問的家長應該有很大一部分吧,作為一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我對孩子上補習班有一定的瞭解,下面讓我來為你解答這一問題吧!


第一、通過了解重點學校的的特點,分析上重點學校的利弊。

首先,重點中學的教學環境和教師資源比普通中學更佔優勢;其次,重點中學學生的壓力比較大,普通中學學生的壓力比較小,;再者,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學習氛圍也是不一樣的。

根據以上老師的分析就可以看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家長想要送自己的孩子一路走“重點”了,上了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那就意味著將來可以有更大的幾率可以上重點大學,最後就會擁有一個“重點”人生。

所以,從孩子未來的發展看,家長為了孩子考上重點小學、中學、高中,不斷的花錢去上外面的培訓班,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然而,上培訓班有沒有用這是因人而異的。


第二、家長能不能為了讓孩子上重點而犧牲孩子的課餘時間呢?

通過老師對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特點的分析,希望各位家長認真考慮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各自的利弊,認真思考自己的孩子到底該上重點中學還是普通中學。

對於適合上重點中學的學生,如果他能夠獨立自主地學校,通過他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並且學習成績也不錯,那麼這一類孩子是不需要去上輔導班的,他可以開自己的能力考進重點中學。

另外,如果想上重點中學,但在學習上還有不足的學生就有必要去報輔導班進行補習。切記,要報的輔導班一定是孩子短板的那門課,報的多了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壓力,這樣就是有用的,有效的。


第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選擇孩子是否適合在補習班學習。

對於能夠自主學習,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人,是不需要去補習班學習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家庭支出,也可以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學習壓力。

還有一部分孩子學習很認真,也很想到重點中學去上學,但是他們的學習方法有所欠缺,他們就需要去補習班去學習,在補習班,老師可以講授一些與代課老師不一樣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這樣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成績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學生考入重點中學就沒有那麼難,上補習班學習也就有了必要,有了作用。

總之,整體來說,能夠考入重點學校,不需要上補習班的同學是少數的。老師還是建議大家,在有經濟能力,想上重點的學生還是要報輔導班進行學習,畢竟在學校的學習是有限的。

老師希望自己的建議能幫到大家,願所有的學子都能考入“重點”。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微信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考上重點小學、中學、高中,不斷的花錢去上外面的培訓班有用嗎?這個問題正像你在問題敘述中說的一樣,孩子很無奈,可是收效甚微。這一點也不奇怪。補習班的產生,源於應試教育,而補習班之所以生意紅火,都是因為我們的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因為不參加補習班而落後於別的孩子,同時,現在的家長誰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能夠進重點學校呢?哪怕從小學、初中、高中,一路的重點,那才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不落後。其實不然,孩子之所以厭煩上各種各樣的校外補習班,原因很簡單,本來現在的課業負擔已經非常繁重,在學校學習的東西,能不能及時消化掉,繼而對所學的東西能夠熟練掌握,對孩子來說確實是個未知數。緊接著家長要麼藉助雙休日、要麼藉助寒、暑假,讓孩子去參加校外補習班,對孩子來說可謂雪上加霜,有時孩子作業還沒有做完,甚至該練習的也沒來得及練習,家長立馬就讓他去參加校外培訓,這就像一個還沒睡醒的孩子,你就讓他幹活,他怎麼知道如何幹?他怎麼能夠幹得好呢?

有一點家長沒有弄明白,這絕對是最為要害的一點。時下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非常之多,也可以說非常之亂。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期間,是按照課本和學校的具體統一的安排,教學進度、難度都是有序的進行,那麼學校在教學中,一定為孩子劃定了相關課程的知識點和應該注意的重點。而補習班絕不可能在補習中能夠與學校教學同步,同時所給出的相關重點和應該注意的事項更不可能會與學校所講的吻合,那麼這樣一來,孩子在學校老師講課時有重點,而在校外補習時,又講到了重點,當這些重點不相吻合時,會讓孩子進入糊塗狀態,大腦往往就會成為一盆漿糊。

之所以,孩子無論參加多少校外培訓,效果不明顯或者說根本沒有效果,其根源就在於此。

孩子在學習上,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重要的是能夠做到專心致志,能夠把老師講的學會弄懂,繼而能夠舉一反三,當孩子能夠把學校所學真正消化掉,真正做到熟練掌握,孩子就一定有好的成績。孩子熱愛學習,會學習,肯下功夫,願意努力,不怕吃苦,願意吃苦,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而家長一味的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那絕不是付出,而是投資,而家長在這種投資上,由於沒有設身處地的去考察投資是否需要、是否必要,這種盲目的投資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


冬日暖陽124086398



對於題目的問題,在大家身邊周遭都會碰到,遇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適齡上學,就會考慮這些問題的。很多家長都在張羅忙碌為孩子選學區房的啊!找各種補習班開始陸續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興趣的。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願地把孩子送入理想的學府就讀,那就是未知數了。

前有美國哈佛大學的虎媽,從小培養兩個女兒,不許看電視、玩遊戲,出去閒玩。每科成績都要達到A,天天都要練習鋼琴等樂器。最終在自己非常嚴苛的管教下,兩位女兒都考上了世界著名的學府。也有虎爸,會為了錘鍊兒子的吃苦能力,在大冬天讓兒子刺身在雪地裡打滾。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雖然也都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或者延續了古語: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但是,對於現今大多數孩子的教育的借鑑意義不大,還應該採用更為科學、人性化尊重孩子主觀意願的方法更為妥當。


也有看過報道,關於培養孩子的私立教育機構,同問題相似。不同的是,真的會有孩子家長決定讓孩子放棄正規的學校教育,單獨來到這樣的培訓機構一對一地開始魔鬼式訓練。大概的情況是,孩子會有專門的老師教授各門學科,還有一部分特長和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學校的老師都是來自於北上的著名高校的畢業生,費用也是不菲的。另外會為孩子在小學低年級時指定很遠大的目標,何比一位孩子的老師制定的是耶魯大學。當時採訪的記者也表示,是否給這麼小的孩子制定這麼高的目標是否太難了?況且孩子真的理解耶魯大學有多難考,實現起來多麼不容易?這算是,另一個比較極端的事例吧!

無論怎樣,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究竟花那麼多的大價錢是否能讓孩子在快樂和自願的情況下順利成為精英式的人才,還是有待考量的?或者是否適合所有人,還有花那麼多昂貴的費用值得嗎?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不過,我確實碰到過,在整個學生時代裡幾乎沒補過課的優秀學生,有的是初中俄語生,之外自己單獨學習的英語。(可能對於現在基本都學英語的孩子不太理解,我在的初中年代還會有學日語、朝鮮語的)都順利地考上了國家重點大學!



花大價錢去培訓機構學習,主要還是看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是否需要,家庭的經濟是否能承擔了。如果孩子學習能力沒有問題,只是家長怕孩子不能保住學年第一或者考上北大、清華這樣的高等學府,孩子自己又很厭煩去那麼多繁瑣的補課班的話,那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的。還得看孩子的情況,還有是否適合培訓機構的學習模式等。謝謝!


馨語


現在孩子的學業負擔都比較重,校內佈置的作業都做不完,家長再在外面替孩子報語數外培訓班,孩子確實很累,心累,身體累,精神累,時間一久,真的會出現很多抑鬱症的孩子。

  家長花了錢無所謂,但是如果錢花了,孩子也學了,成績還是沒有上去,作為家長是不是特後悔,如果孩子一旦出抑鬱,厭學,後果是不是很嚴重?

  我不建議孩子在課外學習語數外培訓班,要學就學點藝術特長,學著玩,讓孩子沒有負擔去學,這樣家長孩子都很放鬆。

  如果孩子在課外學了語數外,即使考上重點初中,但是高中三年,課外補課的時間根本就沒有,怎麼辦?學校是組織補課的,如果孩子與其他同學不在一個軌道上,平時都是課外培訓班先學會了再進課堂,而到高中,都一樣的時間,能跟得上其他同學?

  所以說從小學一直補課到初中畢業的學生進入高中,成績就會猛降,自尊心也會受挫,學習更無動力了。

  建議課外不要參加培訓班,如果平時有不會的,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指點,或諮詢老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沙漠風暴一滴水


我一直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補課,可有的家長就是執意要去。那麼,我就來講講上補習班有用嗎?

1、有1%的補習班是對孩子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其餘的99%誤人子弟,一心為的是錢。

不否認有部分在職教師補習的好,因為他專業,通曉教材,教法實用科學,淺顯易懂,但這是極少數。

大部分補習班請來的是雜牌軍,濫竽充數,自己孩子都教不好。在補習班上不能教給方法,不能培養學習能力,只機械的公佈答案,學生學得枯燥無味。

針對於此,我建議如果確實想補,家長和孩子多試聽幾家作比較,平時家長有時間去旁聽並監督。

2、上輔導班對10%的孩子的學習有再提高的作用,對90%的學生毫無用處,不僅如此,還有相反作用。

學習不應是“要我學”,而應該為“我要學”。學習習慣、自律自控、學習效率、學習態度都很重要。學習主動的孩子補習有用,學習被動的孩子補習只會越來越懶動腦筋,猶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生活or萬象


其他城市我不好說,在廣州是這樣的:

上了培訓班不一定能考重點中學,不上培訓班的基本考不上重點中學。



注意,說的是民辦重點初中的選拔考試,而不是公立學校的隨機派位。


前幾年,在小升初還沒有引起教育局關注時,主要方式是參加各個民辦重點中學選拔考試,不管有沒有上過培訓班,成績說話。




教育局跳出來說不行,要教育公平,不能有選拔考試。

結果民辦重點把考試選拔權交給了各個培訓機構,比如學X思這些的。

只要你在這些機構裡考試排名前多少名,就能直接入讀對應的民辦重點了。




注意了,不是一次考試,是一段時間內的連續幾次考試。

再次注意了,由於要避開教育局的監督,這些全都是內部考試。

也就是說,你只能在某些培訓機構上滿多少次課,才能得到這種考試機會。

如果沒有參加過對應的培訓班,那麼基本是沒戲的。

所以培訓班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提分,更重要的是它那兒才有重點初中的入場券啊……


聽說教育局希望把小升初考試改成面試,真是呵呵噠,在廣州的家長可要珍惜這種用錢在培訓班買得到的考試機會,說不定以後錢也不好使了,只能靠關係了😒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做高中英語輔導十年了……很多人對校外輔導有誤解……拿英語來說…分為基礎(詞彙 句子 語法…) 解題(完形 閱讀 作文……)兩大塊…就我的經驗……絕大部分公立學校的英語老師 的教學都只能集中在基礎板塊用力…對解題部分基本沒有系統的辦法……不信的可以問問身邊的公立學校英語老師 會不會系統地教學生寫作文…不出意外的話 九成以上老師是不會的…基本只能靠壓學生背範文和模板句 效率不是一般的低…而這一塊 校外輔導老師在出成績壓力下做了各種探索……這麼說吧…在英語解題這一環節 校外高水平老師 粉碎性碾壓 公立高水平老師……


踢雀兒


我兒子五年級,在課外上數學和英語。

我們上課外班的原因起初是孩子比較喜歡,又覺得學校學的有些吃不飽,就上了。後來覺得應該對以後的升學有幫助,就堅持了下來。
現在小升初都是派位,如果孩子不能提前被比較好的學習錄取,等待孩子的就是毫無保證的大派位。雖然均衡教育資源一直在說,但是實際上,教育資源不均衡是一直存在的,所以為了不讓孩子被派進一個不靠譜的初中學校,很多家長孩子和我們一樣,週末奔波在課外班之間。
上課外班實屬無奈之舉,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用。以為一直在課外學習,孩子的英語很好,在學校非常突出,他也因此非常愛學英語。數學也類似,因為喜歡開始學,雖然中間有反覆,但還沒有反感。
我們一直保證週末有一天什麼課外班都沒有,這是最開始上課時我和孩子的約定,這幾年來我們一直沒打破,也為此放棄了上語文課外班的念頭。
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什麼課外班都補上還是能被牛校點的孩子,也有上三四個奧數班最後顆粒無收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有個清醒的認識和一個比較實際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