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漢人爲何會被幾十萬滿人打敗?

費蕭何


歷史教訓值得汲取。歷史上所有王朝的滅亡都是自取的,外力只是起了推動作用。內因是決定因素,外因是條件。這是顛撲不破的辯證法。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導致烽火遍地,內部分裂,失去民心。這樣的政權如何凝聚人心,抗禦外敵?再多的人也是一盤散沙。聯想到清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如入無人之境。小日本能在中國橫行霸道,佔領大半個中國,漢奸部隊比日本軍隊還多,都是一個理。所以,中華民族一定要學會團結。面對外來壓力,內部的矛盾先放一放,集中力量攘外。那種企圖藉助外來勢力消滅自己內部的敵人的做法,都是愚蠢的和沒有節操的。新中國至今,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地抵住外來壓力,主要原因是內部團結。即便是在國力最弱的時候,也能把頭號強國糾集的聯合國困趕過三八線。當下,我們又遭遇貿易戰的壓力,同樣需要團結。哪怕是必須勒緊褲帶過幾天窮日子,也不能輸掉國格和人格。只要有這樣的決心,大家一起想辦法,就會擴大打贏面,取得最後勝利的希望就會變大。當然,從民族融合的角度看,滿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們入關後算盤接受了漢文化。所以,除了接受興旺衰落的歷史教訓外,不宜過多地渲染滿漢矛盾。清代明,只能看成中華民族內部的朝代更迭。期望輿論界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做有害於民族團結的事!時刻記住,中華民族最需要的是團結!團結!


mulin30311368



明朝是敗於漢人,並不是敗於滿人。

誠然,明朝確實為滿清所取代,可是這並不是說兩億漢人敗於幾十萬滿人,當時漢人並沒有兩億這麼多,當然糾結於數字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漢人確實受滿人統治268年。

我們知道明末時期的黨爭現象之嚴重堪比黃河決堤,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互相爭鬥攻訐,武將集團夾在中間始終像條夾著尾巴的狗,誰得勢便聽誰的,自宋以後這是武將集團最為無奈的地方。


明朝滅亡的最後兩個關鍵時間段:

天啟時,魏忠賢上位以後,無論是對於文官集團還是武將集團,只要不是他的派系,他皆會想方設法壓制,可是對於武將集團他基本可以掌握尺度,在危急時刻仍會起用熊廷弼、孫承宗這些將領。魏忠賢之所以會殺熊廷弼,是因為集團高層王化貞牽涉其中並負主要責任,他只好不要臉地拿熊廷弼頂罪了。魏忠賢為人貪腐,心胸算不上寬厚,所思所慮也很少是出於為國家考慮的層面,他對朱由校倒是忠心的,也很少剋扣守邊將士的基本工資,這是魏忠賢當政時邊事較崇禎時穩定的原因。同時,魏忠賢還狠狠地在士紳地主身上刮錢養自己、養集團、養軍隊、養國家。

朱由檢即位以後迅速剷除魏忠賢,誰知文官集團難堪重任,致使朝政更加混亂和失穩。崇禎時,文官集團所做的兩件對於明朝的危害性最重的事,一是急功近利地慫恿崇禎除掉魏忠賢,一是無知地處死袁崇煥。魏忠賢下臺後,文官集團急忙忙找回以前被魏忠賢砸的場子,然後將怒氣轉移到百姓身上,繼續搜刮民脂民膏。閹黨和文官集團的連續作案,為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奠定了起義基礎。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負面影響更是宛如海嘯,因為武將的政治地位本來便低,袁崇煥當時在軍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許多百姓也將希望寄於袁崇煥,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消息傳到遼東,馬上軍心不穩,將領心中惶恐不安,誰也不知道哪天便會落得個和袁崇煥一般的下場。袁崇煥的被凌遲處死可以說為明朝將領降清提供了最為心安理得的理由,明末的將領最缺乏安全感,不是怕後金,而是怕明朝的文官。


我們看看降清的幾個主要明朝將領:

祖大壽,在松錦會戰中兵敗,繼續負死抵抗已經沒有意義,即使有幸逃回明朝也會被問罪甚至處死,祖大壽最終選擇了降清。祖大壽在降清以後,給吳三桂寫過勸降信,吳三桂拒絕了,他降清後倒沒做過什麼了,基本處於養老狀態。

洪承疇,因為松錦會戰失敗被俘,最終降清,洪承疇在投降前做足了“誓死不降”的忠臣模樣,可是降清後的他可不老實,向多爾袞獻計攻取中原,主動帶兵南下攻打明朝,計取北京。

吳三桂,他算是最有名的了,在收到朱由檢自殺的消息後,吳三桂曾經想接受李自成的招安,據說是因為李自成搶了陳圓圓而作罷,事實如何不得而知。吳三桂最終獻上山海關降於清朝,吳三桂降清後作為攻打李自成的主力,在李自成被滅後,繼續參與鎮壓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府,最後攻略西南。

除了上述三人,明朝降清將領,還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孫可望等等幾十位將領,他們很多人在降清以後作為統一中國的主力軍,所以有人說那段時期漢人打漢人打得最為起勁。

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在抗清事業中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只是很可惜,因為手下將領諸如李定國之輩的叛變降清,最終被清軍所殺。


敗漢人者漢人也,非滿人也。

明朝的滅亡是自己作的,清朝只是跟在後面撿了便宜。如果崇禎足夠聰明,那麼邊事絕不會淪落至此,如果文官足夠愛國並且懂事的話,武將也絕不至於接連降清,武將的降清絕對是崇禎和那幫被他視作救命稻草的文官所逼迫的,然後降清的武將反過來攻打明朝。

無論是將領還是兵力,女真絕不是漢人的對手,漢人佔據絕對的優勢。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上,可是崇禎這個窩囊廢卻任由那幫不知所謂的文官白白糟蹋完了明朝最後的家底和人心,最終將江山拱手相讓給滿清。崇禎和文官的無能是深入骨髓了的,即使崇禎死後,苟且偷生的南明小朝廷仍然死性不改,江山都快讓人給搶完了,內部還在為了自己的丁點私利鬥得你死我活,可悲可笑啊。

皇太極最為擅長的其實不是打戰,他最擅長的是戰略眼光,是忽悠,你在明朝待遇不好,跳槽到我這來,我給你高官厚祿!然後讓漢人自己打自己,他跟在後面摘果實。

最終,漢人建立的明王朝被漢人打敗,勝利的果實送給了滿清。


吾與吾國


兩億漢人和幾十萬滿人,不能簡單的化為敵我兩個陣營。

明末清初的形式,遠遠比這樣簡單歸類複雜的多。



晚清的時候,革命黨人陳天華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警世鐘》,其中有這麼一段:

“想當日,那金元,人數極少;合計算,數十萬,有甚高強! 俺漢人,百敵一,都還有剩;為什麼,寡勝眾,反易天常? 只緣我,不曉得,種族主義;為他人,殺同胞,喪盡天良。 他們來,全不要,自己費力;只要我,中國人,自相殘傷。 這滿洲,滅我國,就是此策;吳三桂,孔有德,為虎作張。 那清初,所殺的,何止千萬;那一個,不是我,自倒門牆……”

陳天華說的基本正確,元朝和滿清佔領中國,出力最多的是漢人。

南宋最後一戰崖山之戰時,元朝水軍幾乎都是投降過去的宋軍。而滿清入關後的江山,則幾乎都是靠著舊明軍隊打下來的。

在1644年清軍入關前,明朝已經在清朝和農民軍之間兩線作戰了十幾年。崇禎帝這邊用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放著滿清軍隊,雙方年年打仗,關滿清入關就有三次。另一方面明朝還要鎮壓國內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農民軍幾乎流竄到了明朝的所有國土(除了貴州雲南等偏遠地區),兩線作戰掏空了明朝的所有實力。

最終,在兩夥勢力的聯合打擊之下,明朝終於兵窮財盡,徹底崩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明朝滅亡。

直到崇禎十七年的陰曆四月,清朝在中國歷史上,還是一個配角地位。

然後發生了什麼呢?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明朝最精銳且最重要的軍隊——關寧鐵騎的統帥吳三桂,投降了清朝。關於這個原因有一個最著名的說法,就是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鎮守了中原門戶山海關,他本不打算降清,而是打算和清朝合作,奈何自己實力太弱。清朝的多爾袞也很雞賊,他先讓吳三桂跟李自成血拼,拼的差不多了再動手,吳三桂實力大損後,不得不降清。

李自成被吳三桂與清朝聯軍打敗,一路敗退陝西。這一路上,很多沒節操的明朝降將就從李自成陣營投降了滿清,包括明朝總兵唐通、姜鑲等等,都是擁兵一方的實力派,他們在清朝追殺李自成的過程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後,李自成迅速敗亡。中國大地上剩下了三支勢力——滿清,南明(明朝的殘餘勢力)和大西(張獻忠政權)。

在清軍到來前,南明就已經陷入內戰。實力派將領左良玉以“清君側”之名威脅南京,讓南明本就不堪一擊的防禦還要分出兵力來防他。最終在清朝南下時,負責防禦的“江北四鎮”中絕大多數都第一時間投降了,隨機調轉槍口充當了清軍南下的馬前卒。

南明的公認皇帝弘光帝投降後,南明又擁立了好幾個皇帝。可是天下親王眾多,很多時候有同時擁立兩個皇帝或監國的時候。結果南明的諸位親王大臣們,居然置大敵當前於不顧,自相殘殺,真讓人覺得他們腦袋長在了屁股上。

南明的抵抗持續了十幾年,後來於張獻忠政權的殘餘合流,晚期幾乎已經變成了民族主義戰爭了。在這個過程中,剿滅南明的總指揮是明朝降將洪承疇(明朝正一品太保,兵部尚書),前鋒是明朝總兵吳三桂(明朝侯爵,山海關總兵),以及早期投降清朝的漢人孔有德、尚可喜等等。至於清朝軍隊,在裡面出力甚至沒有漢人多!

連南明最後的皇帝永曆皇帝,都是被吳三桂勒死之後送到清廷的。

說到底,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戰爭,只不過是清朝利用了漢人的內部矛盾,推力助力而已。當時的中原被清朝統治,根源還在漢人自己身上啊!


小約翰


實際上沒有幾十萬滿人,只有十幾萬的軍隊。

清軍入關時,多爾袞統帥12萬八旗軍入關,這12萬人裡頭,其中滿軍不過7萬,漢軍2.6萬,蒙軍2.4萬,再加上家眷、奴僕,總人口不超過100萬人。

定都北京後,一年內即招降了各路明軍約40多萬,八旗兵在與李自成50萬軍隊的消耗戰中傷亡頗多,到多鐸滅了弘光政權後,滿軍減員近2萬,當時全國的滿兵不過5萬5千人(包括殘廢)。

此時八旗兵開始不再參與正面戰場作戰,滿軍的半數被佈置在北京,稱為駐京八旗,半數佈置在各省的省會或戰略要地,稱為駐防八旗。

其中北京的滿軍為2萬8千人左右,各地的滿軍為2萬7千人左右。

由此可見,明朝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要歸咎於,以明朝皇權為主的中央政權與以文官集團為主導的新興地主階層鬥爭中敗北,最終導致國家政權崩潰,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使得人民對政權的信心喪失。

此時的清軍就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垂死的明政權。

有明一朝,貫穿王朝始終的有以下幾個矛盾:

1、文官集團與武勳集團之間的制約失衡

有明一超,洪武皇帝朱元璋以武立國,後來為了防止麾下武將篡國,來了一個火燒慶功樓,將多年的功臣殺了個乾淨,甚至包括忠心耿耿的徐達都被賜死。

後來雖然厚待功臣勳貴後人,但也始終對這些勳貴後人加以堤防。緊接著就是燕王朱棣篡權,所以明朝自始至終都對武將保持著很強的警惕心,嚴厲的壓制武將勳貴集團,使得勳貴們失去掌握軍權的機會,只能獲取一些富貴享受。

而文官此時開始逐漸掌握軍權,到了明朝中後期,明軍外出作戰時,基本上都是由文官出任軍事長官,以文御武,但是文官由於不懂得軍事戰略,最終導致軍心渙散,對清軍作戰時屢屢失敗。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薩爾滸之戰”,由於明軍遼東經略楊鎬的錯誤指揮,導致明朝軍隊因為號令不一,兵力分散,上下相蒙,軍無鬥志而徹底失敗,此戰明朝文武將吏共陣亡三百餘人,軍士死四萬五千八百餘人,明朝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為後來的清軍入關埋下了伏筆。

到了明末遼東巡撫袁崇煥無辜誅殺武將毛文龍,使得明軍軍心渙散,毛文龍部將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全部降清,清軍再無後顧之憂,全力攻明,最終導致了明政權的失敗。

2、文官集團完勝皇權

明朝的文官集團,其政治勢力發展到了極致,此時的國家政權結構模式已經開始接近現代社會的政治模式。

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礎上又建立了內閣制度。即由皇帝掌握最高權力,內閣負責管理國家內的具體大小事務,然後上報皇帝,由皇帝決定批准。

但事實上,明朝的多任皇帝除了關心一些涉及皇權的重要事項,其他日常事務都會直接由內閣進行批准簽發,內閣成為了國家的實際管理者。

歷史上嘉靖年間,嘉靖帝20年不上朝,國家居然也被治理的很好,由此可見當時的政治制度的完善。

以文官集團為首的內閣掌握了國家管理的職能之後,國家權力開始向內閣集中,開始壓迫皇權,逼迫皇帝使用太監插手政治藉以平衡文官集團的勢力。

但是,由於此時的文官集團已經掌握了國家從上到下所有的機構和輿論喉舌,使得皇權下的太監政治始終處於被壓制的狀態,等到崇禎皇帝一刀斬殺魏忠賢之後,太監政治轟然倒下,文官集團再也無人制約,很快明政權就因為文官集團的胡作非為滅亡了。

3、以文官為首的地主階層嚴重侵蝕國家經濟、土地兼併嚴重

有明一朝,為了尊崇讀書人,規定只要考中舉人就可免除差徭和免納田糧。所以,地方上一旦有某人考中舉人之後,附近的親朋就會把自己的土地通過假合同轉掛到該舉人的名下,這樣只需要向秀才家繳納一筆較少的佃租,就可以避免向國家繳納賦稅,這種在明朝被稱作“投效”。

但是,這樣的行為嚴重侵蝕了國家財政安全,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使得國家能夠收取賦稅的田畝越來越少,無法應付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只得不斷的增加賦稅,使得農民紛紛破產。

為了生存,這些失地農民不斷的起義造反,最有名的就是陝西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造反,嚴重的破壞了明朝的經濟發展,最終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被迫在煤山吊死,明政權自此走向滅亡。

明朝的滅亡是自身內部利益集團相互鬥爭傾軋,導致國家內耗嚴重,並最終內部崩塌的結果。

中國歷史上的宋、明兩朝的滅亡基本上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都是被文官集團嚴重侵蝕了國家的經濟,使得國家財政出現困難,無法應對國內出現的各類問題,使得國家出現不穩定狀態,然後被北方遊牧民族乘虛而入,滅亡中原政權。

雖然明政權在反省漢、唐滅亡原因之後,建立以文官為主體的國家政權,但是還是沒有逃脫王朝滅亡的最終結局

這也是封建王朝自身的侷限性,不能正視普通民眾對於國家的作用,雖然在唐朝就有人喊出“民貴君輕”的口號,但是事實上這個口號始終只是一個口號而已,並沒有哪一個王朝最終落實到了實處。

所以國家滅亡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書共讀


首先要說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大大的問題,打仗是論人多的嗎?秦滅六國,你說是秦人多還是六國人多?

匈奴人打敗劉邦,你說是匈奴人多還是西漢人多?

契丹人打敗北宋,你說是契丹人多還是北宋人多?

女真人滅遼吞宋,你說女真人多還是北宋和遼加起來人更多?

蒙古滅了那麼多國家,難道是蒙古人多?

事實上,歷史上任何一場滅國戰爭,都不是以人多人少而決定的。不但中國如此,世界歷史也是如此。而如果說明朝的正規軍,頂峰時期也不過百餘萬人,明初之際,藍玉以區區十萬兵就能北上捕魚兒海,一舉終結蒙古黃金家族。永樂時期,明朝陸軍能平北征南,海軍能遠涉西洋,直至非洲。此時的明軍,無論是從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可以說達到了巔峰。

但中後期,明軍的人數是在持續減少的,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時代,明軍全國軍力不過70萬,明英宗帶去20萬人,號稱50萬,結果在土木堡一觸即潰。于謙守北京之際,拿農夫市井統統來湊數,才有了十萬人。萬曆新政之後,明軍恢復到90萬左右,京師30萬,遼東20萬,其餘40萬。比較牛的主力部隊,其實只剩兩支:遼東部隊和南方的戚家軍。就在萬曆年間,明軍依賴遼師和戚家軍的合作,打敗了日本對朝鮮的進攻。但此後這兩支勁旅也走向末路,李成梁之子李如松與蒙古人血戰而死,李如柏因討伐後金戰敗而自責自殺,李成梁曾孫李懋祖居然降清,後來被百姓爭食其肉而死;吳三桂更不必說了。

戚家軍最後的餘脈,此時也自請出關,渾河一戰,以數千火槍兵擊斃滿清兩白旗兩黃旗精銳上萬人,並在炮隊轟擊之下苦撐數日,最終彈盡糧絕,全軍覆沒。此一戰,就連滿清也稱之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而在此之後,大明人口再多,具備戰鬥力的職業化軍人其實已經來不及培養訓練(準確講其實是支撐國家的經濟基礎被腐敗政治和腐敗引發的內戰耗盡了),義烏寧波等地男丁十去九八——雖然如此,滿清入關之後,抵抗最強烈的依舊是南方人:包括在大多數人眼中最文弱的蘇南浙北上海這一三角區域,是抵抗滿清最頑強、也遭遇最大規模屠殺的地區,此外還有閩浙兩廣兩湖等地,都是沒有經歷軍事訓練的大明平民百姓在抵抗全副武裝的韃子及其偽軍。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戰爭勝敗跟一個國家的人口沒有直接關係,像英國當年幾萬合法海盜就能打敗四億人口大清、印度,統治半個地球。

戰爭跟什麼有關?戰爭意願和戰爭成本,還有就是時勢有關。

滿清他們是侵略者,戰爭意願強烈,戰爭成本低,又是新崛起的遊牧民族,勢如破竹很正常。

而大明日薄西山,行將就木的老牌帝國,戰爭意願不高,各地武將都避戰,想擁兵自重,以備天下大亂之時爭奪天下,戰爭成本卻居高不下,又是一個處於走下坡路的時期,戰爭失敗就很正常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說南北宋弱,我不跟你爭,大遼你敢說他弱嗎?但當他沒落時,完顏阿骨打率領幾千人就能滅了遼國。金國你敢說他弱嗎?但當他沒落之時,新崛起的蒙古人照樣消滅它,蒙古的元朝你說他弱嗎?但當他沒落之時,鬆散的農民軍就能滅了他。

這是因為元末的漢人軍隊打仗厲害嗎?時也勢也,就像大英帝國當年統治半個地球,但當他沒落時,打個馬島戰爭都夠嗆。

德國軍隊也厲害,席捲整個歐洲,幾乎每場戰爭都是勝利,但當他失敗之時,也是兵敗如山倒,幾乎每場戰爭都是失敗。

每當一個帝國經歷二三百年後,都會沒落腐朽,這跟皇帝是誰無關,跟臣子賢愚無關,它受歷史週期律的支配,這個時候軍隊久不識兵戈,國內天災頻繁,農民造反此起彼伏,外部這都會崛起新的強敵,內憂外患之下,帝國就垮臺了。

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都是一樣的模式,世界其他帝國也是如此。

這跟誰是皇帝無關,即使朱元璋、朱棣處在崇禎的位子上,也無濟於事,

問題是,戰爭上,滿清能打敗明朝,這個很正常,但以滿清的實力,想統治整個大明帝國疆域,不容易。

看看遼國打敗了後晉,想著自己打下的天下,憑什麼給別人,於是想自己統治,結果呢,被打回草原了,耶律德光也死了,金國打敗了北宋,佔領了宋國疆域,但也只能扶持傀儡政府,讓偽齊統治,日本人打下東北,打下南京,也只能扶持傀儡政府,而不敢自己直接統治。

而滿清打下每一塊地方,都可以直接統治,最後席捲全國,完成統一。

這就是滿清策略比李自成高明的地方了,

崇禎皇帝在自殺時,說過“滿朝文武皆可殺”“我非亡國之君,你們都是亡國之臣。”,很多人認為是崇禎找的藉口,笑話,無言給誰解釋?

明朝的滅亡實際也是內部腐朽了,崇禎上臺後,大臣都是非暴力不合作態度,因為既得利益集團都知道,大明要亡了,失去天下的是皇帝,無論哪個取得天下,都會拉攏官僚地主階級,他們可以繼續當他們的官,可以保持他們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不遠遷都南京的原因了,因為遷都,利益集團的田產、房產、錢財,就都暴露和失去了。

所以李自成來了他們非常合作,但結果李自成卻打擊利益集團,直接把利益集團推到對立面,於是李自成失敗了。

滿清來了,武力上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但主要的,還是能拉攏既得利益集團,也就是官僚文人士大夫集團,商人、地主階級。

為什麼拉攏他們就能實現統治?因為他們本就是維持地方統治和收取稅收的基石,其他窮人無論是誰統治,他們照樣吃飯、工作、繳稅,一樣的被壓迫被統治,只要拉攏統治階級就可以了,

這也是在清朝升官的明朝官員基本有千人之多,為什麼會拉攏如錢謙益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


這兩個數字對比看起來讓人匪夷所思,其實問題不是這麼比對的,兩億漢人,看起來不少,有多少執干戈以為社稷的?又有多少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表示中立的?還有多少是早就厭倦了明朝,極力促成改朝換代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因此,這問題看似問的機智,看似問的嚇人,深究起來,漏洞百出,任何一個問題的成立,背後都有很多假設,很多可能,並不是拿來兩個數字,簡單一比,差別大引起的效果就大,也可能適得其反。

當年抵抗1滿族入關的絕沒有兩億漢人,這點不用抬槓,中國的老百姓,向來是你不動他的一畝三分地,改朝換代都是無感的。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說躲避先秦時的戰亂,來到了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其實都不用世外桃源,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都是常事,為什麼?莫問國事、莫談國事、莫想國事,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打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愛誰誰!


因此明末斷然不可能出現兩億人抵抗滿族的情況,真是那樣的話,真的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滿族人。

不但沒有兩億人幫助明朝打滿清,甚至明朝本身面對的內外地人都比滿清要多的多,滿清在外,李自成的農民軍在內,吳三桂更在明朝軍隊裡面當臥底。

因此明朝面臨的情況比滿清要複雜的多,明朝是,滿清是進攻者,主動者,這就證明他本身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甚至有餘力向外擴張。


明朝是自顧不暇,不說抵禦外侮,甚至自保都不可得,因此不用拿明朝的兩億人說事,滿清的幾十萬人都是即時戰鬥力,明朝人不少,能用的卻遠沒有幾十萬,這還不包括處理各種內部事物的情況。

兩廂算下來,明朝才是弱勢的一方!


歷史三日談


題主的問題一定是指向明末清初為何滿人得了天下是吧,不糾結於這個數字,反正我們當時人口再怎麼算也比滿人多百倍以上,何以這麼大的人就差最後讓滿人統治了?



首先強調一點的是,人口多,只能說你戰爭潛力大,但在戰爭中能不能發揮出這種人口優勢就是另一回事了,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多了去了,光談人口,於戰爭勝敗有何相干?光說人口,那我們和印度應該是當今世界最厲害的兩大軍事國家啊,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是吧。



我們必須就歷史談歷史。讓我們回到那個時代去分析分析。首選滿清入關的時間,你以為他膽子就那麼大,敢入關統一天下,百倍人口差,嚇也嚇死他了,至少能讓他頭疼死!問題是當時中國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剛攻破明都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以謝國人祖宗,天下遂大亂!你要認為這會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那簡直扯淡,四川的張獻忠算誰的,南方那麼多明朝故地還都是明朝文武官員在守著,算誰的?只能說當時的情況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也就是說,不是單純的滿漢之爭,而是全天下混爭!



滿清是看準了機會,南下渾水摸把魚,摸到了自然高興,摸不好在退回關外,也沒什麼不可以啊,這叫進退自如,無本萬利的買賣,放誰誰都得弄一把啊,滿人是沒文化,但智商不低啊,至少是正常人,別老黑人家胡人好不?



再說關外這個地方,明時代叫奴兒干都司,雖然比不上兩京一十三省有名,但也確確實是咱自己的地方啊,所以滿人本質上就是中國人,明代的時候,我們打仗用的將軍有蒙古人,朝鮮人,怎麼滿人就成另類了?你像打小日本的李如松,他們家就是朝鮮人啊,他爹李成梁鎮守東北,那是相當的牛叉啊。所以我們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也算中國人,怎麼就能不算呢?



你要說日本人,別看他用漢文化,咱還真不把他當自己人看,為啥?他非得用著漢文化摧殘漢文化,島國那點東西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像滿人,進關前,就讀了一本三國演義,這就算他們的全部文化了,人家打仗,就學會了三國演義裡的劫營,屢試不爽啊,當時天下分崩離析,你有啥理由不讓人家參與,人家最後勝出了,你說他打敗了漢人,你是沒看到漢人自己掐啊,那才叫你死我活呢!就沖人家遵行了漢文化這一點,也可以給人家平等競爭的地位了,因為不管誰勝利了,都是漢文化的勝利!



滿清當時有嚴明的軍隊組織,八旗制度,有全盤漢化的理念,重用漢人士大夫制定制度,內部團結,作戰勇猛,歷史永遠是從優選擇,你在看咱們漢人,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現在還能流傳點他們什麼呢?當年搶的財寶藏哪了?白銀沉在那個江裡了?是不是,有沒有?還能有點別的事嗎?所以說他們為什麼勝不了,不言自明瞭。至於南明那些人,就更噁心了,表面上遵奉明正朔,哪個不是想自己當皇帝的亂臣賊子,不過都想做大自己罷了,所以滿清入關才打著給明朝報仇的旗號,雖然也有夠虛偽,但也反映點現實出來不是?



綜上,不要糾結什麼幾十萬滿人打敗兩億漢人這樣的話了,說這話的都是沒細看過歷史的,當時複雜的情況哪裡是一個人口差能交待的了的,是吧。


史書上冬眠的蛇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滿清八旗政權,在東北時代已經是個集合滿漢蒙古以及其他東北少數民族的強大複合體,掌握的人口已經有幾百萬,並且控制相當大的疆域。隨著時局的變化,明清雙方的力量也是此消彼長。入關後的滿清又跟北方漢族地主階層合流,軍事實力已經早超越因為內亂和多次入關劫掠而殘破無比的北中國和缺乏國防力量的南中國。

不過滿清政權作為一個征服者,為了要維持“小民族統治大民族”的態勢,自然要營造出滿清八旗都是人形高達的假想,從心理上壓服被統治者。這也是為什麼滿清喜歡弄文字獄,以及在軍事記載上故意擴大明軍的數量與損失,縮小己方數量和損失,或者營造“騎射擊敗火槍火炮”的神話之類。

當然這麼做的效果很好,所以現在還有人會問出“兩億漢人為何會被幾十萬滿人打敗?‘’

當然,軍事問題還是要從軍事角度進行解答。

先說,薩爾滸之戰,明軍相對於後金,可以說在“天時、地利、人和”均處於劣勢。

首先,天時。當時明帝國的官僚體制已經進入末期,最大的弊端賞罰不公已經滲透入體制的方方面面。比如江西道御史薛貞曾說,“賞罰不明故人不效死”。而後金政權剛剛誕生,雖然有其野蠻落後的一面,但其高效和賞罰分明卻遠超明帝國。

其次,地利。出戰明軍步卒居多,機動性也相對較差,同時不熟悉地理,無法與作為土著的滿洲人相比,而且後金前期的攻略,也具備了良好的戰略態勢。“清河在四山之中,地極孤懸,東距寬奠,南距靉陽,西距遼陽,北距瀋陽。清河破則寬奠靉陽愈不可支。”

最後,人和。一方面明軍求戰之心不強,“楊鎬中言調到援兵皆伏地哀號不願出關”。同時,因為各種原因(主要是兵力不足)導致明軍又不得不讓一部分逃兵戴罪立功,使得明軍死戰之心更弱。另一方面,明軍“勇者獨進,怯者獨退”情況很嚴重。比如朝鮮記載:“所經部落,盡為焚燒。略得斬馘,頗有貪功疾驅之意”。更比如,貪功冒進的杜松就遭遇了八旗三萬騎兵的伏擊。“伏夷突起,約三萬餘騎與我兵對敵。松率官兵奮戰數十餘陣,欲圖聚佔山頭以高臨下,不意樹林復起伏兵對壘,鏖戰天時昏暮彼此混殺。”更為嚴重的是,杜松的冒進而導致明軍對騎兵的最強利器——車營落在了後面,並被渾河阻擋無法參戰。“車營槍炮以渾河水勢深急,擁渡不前”。待到戰時不利之時,葉赫援軍和李如柏的部隊都選擇了主動撤退。相比之下,八旗軍八旗作為一隻新部隊正是銳意進取之時,在令行禁止方面做得非常好,其軍士剽悍驍勇,部隊建制嚴明戰鬥力標準相對統一,“奴之步兵極精,分合有法”。

可以說,明軍主力就在準備完全不充分的情況下,前往遼東與八旗會戰,而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在明帝國上下只求速勝的心理下,被擱置在一邊。

不過,“天時地利人和”也需要落實到具體士兵的血戰當中。當時八旗軍隊也著實擁有強悍的戰鬥力,“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次不亂。軍士禁喧譁,行伍禁紛雜,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凱執利刃者,令為前鋒。披短甲(即兩截甲也)善射者,自後衝擊。”其中巴牙喇更起到督戰隊和生力軍的作用,“精兵(巴牙喇)立於別地觀望,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接應之”。直接結果便是“一聞攻戰,無不欣然,攻則爭先,戰則奮勇,威如雷霆,勢如風發,凡遇戰陣,一鼓而勝。”

比如杜松軍居高防守之時,八旗“仰攻,勇猛之前,衝殺入敵陣,刀劈箭射,少時盡戮之”。朝鮮方面則記載,朝鮮軍隊設置拒木攔截後金的騎兵衝擊,“俄而虜大至,先犯左營,應和環設拒木於陣前,分隊放炮,虜騎阻不能突”。不過八旗很快想到了應對方法,“騎隨馬後,以兵器驅馬,馬奔逸決拒馬木,左營炮發,虜前者顛,後者蹂躪而進,左營兵單不能支,師遂亂。”

甚至,連運氣都佔在了後金八旗一方。在激戰中,本來明朝聯軍通過火器上絕對的優勢已經擊退了後金,“抽發精銳,直犯其前,公以炮手,一時放丸,賊兵退卻,如是者三”。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俄而大風忽起,煙塵四賽。炮矢不得發,賊乃併力衝突,我軍立盡”。

不過要指出的是,雖然後金八旗軍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但其也暴露出缺乏優良騎兵和火器的短板。建州衛擁有優秀的重裝步兵,但騎兵卻是葉赫部最強。葉赫首領就層說過,“我畏奴步,奴畏我騎”。但薩爾滸之戰中,擁有優良騎兵的葉赫部和李如柏部尚未交戰便撤退了,使得後金方面原本的短板——騎兵反而具有了優勢。

至於火器的缺乏則更為嚴重。面對具有防禦工事的明軍時,這個弱點尤為突出,後金往往只能以相當原始的辦法強攻,“兵臨城下,城內兵士,立城站板射之。英明汗之軍士,先以重甲外披棉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執盾而進,立於山城之下。繼之以所選攜輕短甲善射之軍上,隨往放箭。”接近城牆後,“我軍執盾登山,城內軍士等放箭、擲巨石、滾擲木及向盾投火以戰。我軍並未因此而止,仍執盾而進,置盾於城下”,然後開始土木工程,“用斧掘其以明帝國之磚石所築之城垣”。面對明軍或朝鮮人的火器部隊,後金八旗往往也只能憑藉人數上的優勢,以及善射的技能,依託盾車和重甲,用弓箭強行壓制,這必然要付出相當的損失。

因此滿清八旗之後注重於如何獲得火器。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征服朝鮮,比如《南漢山城》和《最終兵器弓》裡的情節。

之後皇太極以滿人勳貴佟養性為指揮官,以漢人為兵丁組建炮兵營,並賞賜頗豐,“一等炮手賞銀八十兩,二等炮手賞銀五十兩”。要知道在明軍的鋒兵一月收入也不過二兩銀子。同時,清軍大力仿製明軍引進的西式火炮——紅夷大炮,最終於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仿製成八旗第一門紅夷大炮。至此,八旗軍的武備系統正式完備起來,重裝步兵、騎兵,輕騎兵,輕重火器一應俱全。

而當時明帝國因為與清國的交戰,導致大量的軍費開支,崇禎皇帝不得不下令加稅,結果導致各地百姓不堪重負紛紛起義。在清國依靠劫掠度過了小冰期難關之後,明帝國反而因為小冰河的打擊進一步增加了稅收,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財政壓力。雖然當時八旗始終不敢真正入關和大一統的明帝國逐鹿中原,“慮明帝國,城池多,人民眾,語言風俗不與我同”。但是八旗軍採取了一種“小刀放血”的可怕戰術。

以巴牙喇為核心的清軍小部隊甚至大部隊,不斷繞過山海關,自長城一線破口入關,掠奪明帝國。僅僅崇德元年,清軍“轉掠兩千裡”,劫掠“人畜四十六萬兩千三百有奇、黃金四千零三十九兩白銀九十七萬七千四百六十兩”。

貝勒阿濟格曾縱橫關內長達八個月,一共攻克三府,十八州,八十八座城鎮,擊敗明軍三十九處,獲得黃金一萬兩千二百五十兩,白銀二百二十萬五千二百七十兩,珍珠四千四百四十兩、各色緞共五萬兩千兩百三十匹,緞衣與裘衣一萬三千八百四十領,貂狐豹虎等皮五百餘張、俘獲人口三十六萬九千人,駝、馬、牛、驢、羊三十二萬一千餘頭。

於是在八旗前後五次大規模和多次小規模入關掠奪的打擊下,明帝國的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僅僅京郊和畿南一帶,就曾遭到八旗四次襲擾,尤其以崇德三年和崇德七年兩次最為嚴重。兵科給事中李永茂在巡查順德府期間記錄下了八旗大軍過後各地的慘狀。他出京至慶都、新樂、真定、欒城、伯鄉、內丘、至順德(邢臺),“一望秋榛,四郊瓦礫,六十里荒草寒林,止有道路微跡,並無人蹤行走。”而平鄉“受患及慘,至今城內止餘焦赤殘垣,及堆積瓦礫。”整個“畿南郡邑,曾經戊寅(崇德三年崇禎十一年的入關)之慘,驚魂未定,兼以五載荒瘟,民亡十之九。”

最終,明帝國就是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中轟然倒下了。而清軍又于山海關之戰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最終入主中原。

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就是如冷君開頭所說的那些了。


冷兵器研究所


說實在的,滿人要想征服漢人還真有難度,z只是漢人自己不團結罷了!中國的改朝換代基本都是被自己人滅掉的,明朝也不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也就是說,明朝是被李自成滅掉的,而非滿人。假如吳三桂堅守三海關,不放滿人入關,歷史估計會被改寫。當時明朝的主力都被吳三桂掌握著,如果李自成把兵權交給李自成,清軍肯定入不了關。

吳三桂叛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真的太大了,滿人本來戰鬥力就很強,再加上收編了明朝的正規軍,可以說是如虎添翼。當時李自成佔領北京亂作一團,沒有很好的安撫明朝遺老,大肆屠殺明朝老臣,搞的人心惶惶。而此時的滿人抓住機會,嚮明軍拋出了橄欖枝,明朝的將領為了保命,肯定會臨陣倒戈幫助滿人。吳三桂也是這麼想的,自己的老婆陳圓圓和家人都被李自成抓了,吳三桂估計也知道,自己回去肯定是死,所以乾脆投降算了。投降後職位也不變,如果幫助滿人殺掉李自成說不定還是工程,何樂而不為。為了保命,即便揹負漢奸的罪名,他也在所不辭。畢竟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其它的都是浮雲。

李自成在佔領北京以後,估計還能與吳三桂的軍隊較量一番。但是,滿人的軍隊摻和進來就改變了整個戰局。所以,李自成的農民軍面對的是兩支強悍的軍隊,一支是明朝的正規軍和北邊的少數民族滿人的軍隊,兩軍來個裡應外合。別說李自成,換做朱元璋估計也抵擋不住?當時的明朝境內除了李自成,還有其他的雜牌軍,互相打來打去,李自成根本應付不過來。當吳三桂投降以後,李自成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幹不過滿漢聯軍。所以,當時吳三桂就是引狼入室,落入滿人手中,真的是歷史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