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風裡雨里我們在一起,守你若安好便是滿晴天

紀實:風裡雨裡我們在一起,守你若安好便是滿晴天

——來自九寨溝縣“6·25”和“7·10”特大洪澇災害記者手記

如果說時光是一把琴彈奏你生活的所有樂章

那麼磨難一定是曲譜訴說你歷經的此生心酸

6月25日以來,九寨溝縣一直持續暴雨,從小生活在山區的我並不怕暴雨洪水對我生活的襲擊,而這一次我卻怕了。

作為一名記者,一直在採訪的第一線,我的內心隨著災情一步一步的嚴重波瀾起伏。

走進“孤島” 心有餘悸卻裝滿陽光

6月27日,在採訪完安樂鄉中田山村的一個新聞返回途中,接到部裡通知,讓我去當時受災最嚴重之一的白河鄉太平村採訪。當時太平村受泥石流影響,二組通往三四組的公路中斷、網絡中斷、通訊中斷,讓三四組淪為“孤島”,回到了通行靠走,通訊靠吼的時代,而作為記者我們必須要深入一線去了解最真實的情況。

下車,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泥巴吧嗒吧嗒地響,似乎在為肆虐的洪水伴奏,經過被沖斷的橋時,看到了四川路橋和當地百姓已初步搭建好一個便橋,焊接了鋼筋,排列緊湊的鋼筋,走在上面雖心有餘悸,但不會掉下來,走的時候看著鋼筋下的洪水好似更兇猛了一些,轟隆轟隆,好像在對我咆哮。

臨近三組時的公路斷裂,為了拍取照片和視頻,我和同事走向前去,試探性地踏在懸空的公路上,卻異常的踏實,沒有了先前的擔憂。

走到三組,一位好心大哥看我是女同志,給了我雙雨鞋,以至於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讓我的雙腳多了一層保護。

走進四組,聽著村民一直唸叨著副鄉長楊國偉的名字,“這兩天他都未曾閤眼,監測水情、疏散和轉移群眾一刻也沒落下。”我們思索著,是什麼樣的副鄉長,讓村民一直唸叨著。為了找到他,我們圍著四組繞了一個大圈,在村頭的位置終於見到了他。滿眼充滿血絲,雙手滿是泥濘,可以用蓬頭垢面來形容,而他的雙手卻緊緊握著對講機,“必須要和同事保持聯絡,及時向上面彙報災情,保證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正是這樣一個做事誠誠懇懇的自洪災以來未曾閤眼的楊國偉,和鄉村的工作人員,在25日當晚泥石流來臨之前,成功完成了轉移,無一人傷亡。

也正是在去尋找楊國偉的路上,在懸空的公路上,我踩空了,跌下河道中,隨之而滾落下來的一塊大石頭緊緊壓住我的左腿,同事發現馬上趕來救我,無法動彈的我卻先給了對方相機,回想起來,一直想不通,會先讓同事救相機,或許那是我生命的使然。也正是在那一刻,我切身實地地感受到了面對災難的時候我是多麼渺小多麼無助,一塊石頭我也奈何不了。

可當我看到楊國偉,也讓我看到了陽光,讓我忘卻了內心的無助與疼痛。

一句樸實的話 一個真誠的感動

7月5日,我走進了安樂鄉甲勿村,看到楊建軍正忙著在河邊巡邏,排查河道隱患點。7月2日,甲勿村受到洪水侵襲。伴隨著暴雨,安樂溝的河水不斷上漲,見勢不妙的楊建軍立馬向上級部門進行彙報,並組織挖掘機疏通河道。

當天10時30分,河水開始漫過河堤,沖毀了村民楊建蘭家的農田,附近的兩戶村民房屋也進水嚴重。眼看洪水即將吞噬楊建蘭家,楊建軍用嘶啞的聲音大聲向一旁的挖掘機師傅喊話:“快把河道向我家方向改道,不要把對面的房子沖毀了。”

隨著挖掘機的作業,肆虐的河水流向了楊建軍家,房屋進水嚴重。然而,楊建軍卻沒有回家搶救傢俱家電,而是跑到村民楊建蘭家,幫助他們安全撤離。眼見洪水將吞噬村民房屋,楊建軍當即決定:“快把河道向我家方向改!”

7月5日,在楊建軍家門口,記者發現,原本平整的公路,仍被隨河水衝來的厚厚砂石堆滿了。屋內,到處都是淤泥和河水沖刷過的印跡。來不及清理,楊建軍又投入到緊張的抗洪搶險工作中。

我在想著,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在關鍵的時刻選擇了守護村民安康,捨棄了自己,每天奔波於搶險救災讓雙腳早已被磨滿水泡,指揮搶險讓聲音早已嘶啞,他說:“當時沒有想太多,就覺得我是村裡的書記,我要保護好大家!”

“因為我是村裡的書記,我要保護好大家!“這一句話說出了一名基層幹部為民的所有初衷,你好,我便安康!

紀實:風裡雨裡我們在一起,守你若安好便是滿晴天

守你若安好 便是滿晴天

7月10日晚,狂暴的洪水沒有了一絲溫情,河水暴漲,衝上岸沿、衝進房屋、衝上道路;通訊中斷、全縣四條出境道路全部中斷,讓九寨瞬間淪為“孤島”。

爭分奪秒,全民皆兵赴抗洪搶險一線;

夜以繼日,搶抓時間絕不向災難低頭;

眾志成城,責任與擔當屹立在災難中!!!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黑夜中,一身雨衣、一把手電筒,成千上萬受災群眾在基層幹部的帶領下,通宵達旦抗洪搶險,連夜輪流上堤巡查,時刻提防險情。

水漫家園,村民們守望相助,鄰里相扶,有車出車,有力出力,保證災區不落下一人。成千上萬的幹群團結一心、鬥志高昂,積極投身到防汛救災工作中來,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奮力保衛家園。

在搶險、救援、轉移中,全縣廣大武警官兵、消防戰士、公安幹警、民兵等人員大力發揚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衝在防汛第一線、抗洪最險處,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

……

萬幸,因處置有力沒有人員傷亡;

欣慰,大家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災難;

振奮,不屈不勞的九寨人正頑強奮戰!

我,來九寨整整一年了,從成都到九寨,從手握粉筆的教師到手持相機的記者,歷經質的轉變,從去年剛來手指甲被壓脫落到腿被誤打淤青到千分之一治癒率的病再到腿被石頭砸傷……這一年好像已經經歷了一生的劫難,人生沒有壞到如此般不堪。

從事了記者,我才知道,對於突發事情的真實報道,你有多麼的重要,原來生命還可以這般精彩;經歷了“8·8”地震的我才真正理解到什麼叫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愛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大;經歷了“6·25”和“7·10”特大洪澇災害,我才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在災難面前退縮,你看到的只有奮勇向前,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我看到,在這場抗洪搶險攻堅戰中,九寨沒有人缺席。面對災情,全縣軍民萬眾一心,風裡浪裡在一起,共同奏響了一曲防汛搶險凱歌。

而我,九寨芸芸眾生一員,也奔跑在九寨各個角落裡,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著、奔跑著,我想無論未來怎樣,這一路都不會忘記微笑和仰望遠方,感謝一路相伴的你們,異地他鄉,未曾孤單!

紀實:風裡雨裡我們在一起,守你若安好便是滿晴天

(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