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的馬鞍山古墓,日本人對此產生興趣?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悠悠歷史,為了解歷史文化發展軌跡,考古成了重要途徑。特別是收集的文物,對於進一步瞭解古朝代,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今天有書君要跟大家說的是:80年代,因一場暴雨而發掘的馬鞍山古墓,給我們國家考古帶來新發現的同時,讓日本也為之震驚,到底是啥新發現呢?

為什麼中國的馬鞍山古墓,日本人對此產生興趣?

1、驚現古墓

1984年6月的梅雨季節,連日陰雨綿綿,給馬鞍山某個村莊帶來一次非同尋常的山體滑坡。滑坡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冒出一座古墓。

接下來發生的連有書君做夢都夢不到的事。附近經過的村民,居然隨手就能挖出很多錢幣。這些村民意識覺悟也是足夠高,立即上報給當地政府。

考古隊收到信息後,立馬封鎖並進行挖掘。這個古墓用磚徹成了兩個墓室,全長8.7米。據載:墓磚上都印有篆體的“富且貴,至萬世”字樣。

2、揭秘墓主

古墓挖開後,墓主身份隨之浮出水面,竟然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朱然。

要了解這個古墓的考古價值,有必要了解朱然的身世。

談起三國,估計大家想到的都是:關羽張飛等知名人士,對朱然卻知之甚少。實際《三國志》裡記載,朱然做為東吳的全軍總司令曾生擒過關羽。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有點暗自佩服呢?

出生豪族的朱然,起點就比一般人高。他13歲時過繼給膝下無子的舅舅朱治。因年少與吳國老大孫權年齡相當而成了同窗好友。

孫權哥哥孫策遇刺,孫權接位坐上江東老大位置。

做為同窗好友的朱然義不容辭幫助孫權一起治理江東。孫權初始只分配幾個縣讓朱然管理,結果讓孫權很滿意。

接下來孫權又讓朱然去當丹陽市長。當時的丹陽山賊橫行,沒想到朱然上任一個月就全部消滅。讓孫權刮目相看,開始讓朱然參與具體管理。

此後朱然先後參加兩次吳蜀大戰,兩次大勝。他還創造了三國時期的吉尼斯紀錄:得不到增援,卻讓攻方撤退的守城戰大捷,因此"名震敵國”。朱然的卓著功勳讓他在當時取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朱然相對呂蒙、周瑜等,算是三國時期命較長的,活到68歲因病去世。孫權為他素服舉哀。墓葬隆重程度可想而知。

為什麼中國的馬鞍山古墓,日本人對此產生興趣?

3、寶藏挖掘

經考古學家挖掘確認,朱然墓是當時東吳最高統治者墓葬特色的代表。在當時發掘的吳墓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時間最早、等級最高。對研究東吳的埋葬制度及歷史文化價值非同尋常。

朱然墓室曾被盜,好在有許多陪葬的精美漆器倖免於難。這些漆器畫繼承了漢畫傳統,件件價值連城。

還挖到一片刻有主人的頭銜、字號內容的木刺。有書君不由感嘆:原來"名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其中,金器,銀器,玉器更是出土不少。除此之外,挖掘六千多枚在如今是稀世珍寶的三國古錢幣,這些都極具考古價值。

4、打臉發現

眾多出土的文物中,一件神作讓日本受到不小刺激,甚至不遠萬里來中國拍紀錄片。到底是什麼神物有如此大的威力?

日本也非常感興趣的三國朱然古墓中發現了一雙"木屐"。

為什麼中國的馬鞍山古墓,日本人對此產生興趣?

日本人一直宣稱"木屐"是他們祖先發明的,為此洋洋得意,居然還與我們中國爭版權。結果"木屐”卻在中國1700多年前古墓中被發現。

這次古墓中"木屐"的面世,充分證明:"木屐"是中國發明的。整天吹噓大和民族文化的日本這就尷尬啦!想將木屐的歷史文化竊為己有的日本,這回是被"啪啪"打臉咯!

考查研究發現: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

朱然墓讓世人見證中國古文化的淵源流長,任何覷覦我們國家寶藏與文化的,都是妄想。但我們大中華有著寬容而博大胸懷,借用三國名句:迷而知返,失道不遠;過而能改,謂之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