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青島現有七區三市,分別為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即墨區共七個市轄區和膠州市、萊西市、平度市共三個縣級市。這些區域的名稱由何而來,它們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變遷呢?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市南區沿海風光

市南區:因地處青島市的南端而得名,出現時間較晚(1946年),雖存在歷史較短,卻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青島目前經濟最發達的區。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市北區臺東商業步行街

市北區:因地處青島市的北端而得名,出現時間較晚(1946年)。市北區包括原市北區、原臺東區和原四方區。臺東因地處烽臺嶺之東而得名;四方之名來源於“四防”,即明朝在此設立的“四防墩堡”。(特此註明:此種說法為四方滕氏第14代後人滕學梅考證後提出,滕氏是上四方村最早的居民,原為明朝抗擊倭寇的衛所軍戶。)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李滄區東部新貌

李滄區:“李滄”二字取於“李村”和“滄口”,是市區內成立最晚的區。李村之稱來源於明朝正統年間,李氏一族從雲南遷徙至即墨,又從即墨遷至今李村河北岸建立村落,並以姓命名之。滄口之稱起源於明代,原名“海滄”,意思是河海交匯之處,因古時此處水道發達設有貨運碼頭,故稱海滄口,滄口即“海滄口”的簡稱。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嶗山仙境

嶗山區:因境內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的嶗山,故而因山得名。嶗山古稱“勞山”“牢山”等,是道教發祥地之一,自春秋時期便有大批方士雲集,吳王夫差、秦皇漢武皆曾到此訪仙。嶗山向來被看做風水寶地,有“千難萬難,不離嶗山”的諺語。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城陽風光

城陽區:城陽因地處古代不其城之南,南面向陽故稱“城陽”。秦代設琅琊郡不其縣,始建不其城於城陽,漢代進行了擴建,曾繁極一時。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黃島區沿海風光

黃島區:因地處黃島而得名,因此地“潮汐薄岸,地極瀉滷”,土層極薄不宜生長樹木,遠望土石赭黃,故名黃島。現黃島區由原黃島區和原膠南市合併而成,膠南因地處膠縣(今膠州)南部而得名,古時琅琊郡即設於此。黃島現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前景廣闊。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即墨古城

即墨區:“即”是靠近的意思,“墨”指的是古代墨水(河),因其故城(今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臨近墨水而得名。即墨古城始建於東周時期(公元前567年),至戰國時期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超級城市之一,經濟繁榮,人口興旺,歷經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因戰亂而衰敗,後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建於今址,並將流經城邊的淮涉河支流命名為墨水河,即墨由此再度興盛直至今日。歷史上關於即墨的記載多不勝數,著名人物層出不窮,而且青島長期屬於即墨的一部分,直到近代才有了從屬關係的轉變,所以有“先有即墨,後有青島”的說法。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膠州風光

膠州市:膠州因境內有膠水(河)而得名。膠州的名稱首次出現於北魏時期,其歷史非常悠久,秦代至隋代稱為黔陬縣,唐代境內設板橋鎮,北朝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設膠州,北宋時期板橋鎮發展為全國五大商埠之一,一時間經貿繁榮,商賈雲集。歷史上膠州經歷過許多次更名和區域調整,近代稱為膠縣,上世紀80年代再度定名為膠州。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平度風光

平度市:平度之名來歷見於《重修平度縣誌》,清道光年間,平度知州韓保忠於縣誌的序文中寫道:“平度,漢舊縣名也。《通志》引《說苑》呂邱先生對齊宣王‘願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之言,謂義蓋取此。”平度,就是“平法度”的意思,即“法令制度要公平”。

即墨的歷史竟然這麼久!詳解青島各地區的名稱來歷

萊西風光

萊西市:萊西因地處萊陽之西而得名,但此萊陽指的並非今天的煙臺萊陽市,而是指的原萊陽縣(1941年從萊陽縣分出的萊東行署才是現在的萊陽市)。“萊”指的是古代的東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