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即墨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即墨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數量眾多的牌坊,據說有113座之多,這既是即墨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也是一代代即墨人優秀品德的見證。我們且不去談論即墨牌坊建造的有多麼壯美,單說它們的價值,牌坊就如同一幕幕歷史的剪影,訴說這片熱土上過往的輝煌,人們路過的時候仰起頭來,就能看到往日榮光,就讓心中的熱血湧動。可惜後來.........

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圖:四世一品坊,立於明朝天啟元年,為了表彰黃嘉善“三邊大捷”的功勳

提到四世一品坊,不妨來講講關於它的故事。黃氏家族是明清時期即墨的五大望族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黃氏家族有170多人擔任了朝廷命官,而這座四世一品坊就是為了朝廷表彰黃家的七世祖黃嘉善而立的。萬曆二十九年,黃嘉善受命巡撫寧夏,他到任後採用了許多明智的手段,使得當地迅速從戰爭中恢復生息。此外,黃嘉善多次挫敗韃靼的入侵。萬曆三十八年,黃嘉善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次年韃靼大舉進犯,黃嘉善率軍迎擊,大獲全勝,史稱“三邊大捷”,黃嘉善因此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褒贈“四世一品”,即追封他的曾祖父黃昭、祖父黃正、父黃作聖皆為一品。天啟元年,四世一品坊被立起來,三年後黃嘉善辭世,熹宗輟朝一日致哀,誥賜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太保。

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圖:即墨城外的官塚

說完四世一品的故事,再聊聊即墨城當年有多麼繁華。據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記載,即墨境內共有廟、寺、祠、庵、壇等各種古建築98處,在即墨古城內的古建築除城池、樓閣、牌坊、橋樑、民居外,有縣署、聖廟、學署、嶗山書院、考院、參將署、守備署及廟、寺、祠、庵、壇等42處。僅憑這個記錄就可以想象當年即墨城是何等景象了。

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圖:即墨城郊,水畔人家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張我最喜歡的即墨老照片

風雲青島|探尋百年前的青島印象:即墨城(下)

圖:夕陽西下去,嘉人家中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