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VS2000億,中國對美新一輪反制措施暗藏玄機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李曉喻北京報道】美國聲稱要提高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後,中國反制措施出手。官方3日晚間宣佈,擬對自美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按照5%到25%四檔稅率徵稅。

“穩、準、狠”

與上一輪對美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不同,中國此次反制更加註重精準科學。

從規模上看,據中方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額近4300億美元,自美進口額1500多億美元。以此計算,600億美元佔美國對華出口額比重約40%,與2000億美元佔中國對美出口額比重大致相當。

從稅率上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中方的差別化稅率反制措施是在廣泛聽取意見、認真評估影響後提出的,“特別是充分考慮了人民的福祉、企業的承受力和維護全球產業鏈運轉等因素”。

例如,此次600億美元商品徵稅清單中,B超、彩超診斷儀、腎臟透析設備等醫療用品徵稅稅率為5%,屬四檔稅率裡最低水平,有利於保障民眾延長壽命、提高生命質量的需求;對可替代性低的中間品徵稅稅率亦較低,不致對從美國進口原材料的中國企業造成太大沖擊。

而農產品、容易找到替代來源的中間品和資本品、與中國國內製造業競爭關係較強的製成品則被施以25%或20%的高稅率。這表明,中國希望通過對特定地區、特定行業、特定人群施以精準打擊,使美國迫於國內相關行業企業和民眾的反對而收手。“這是最有可能奏效的。”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說。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稱,中國這一輪反制是在精準打擊美國的同時,盡力使國內產業和民眾所受到的衝擊最小化,是在力求兩方面目標的平衡。“此次反制凸顯穩、準、狠,力道和分寸拿捏更加成熟。”

“與美國對華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這種純粹的‘大棒政策’相比,中國的反制要理性得多。”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說。

“兩手”對“兩手”

中國新一輪反制措施背後,料有多重考慮。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稱,美方一方面發表聲明,要把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徵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另一方面四處散風,要和中方恢復談判,這是“玩弄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

北京學者認為,中國近期一系列態度亦是在以“兩手”對“兩手”:要談,必須建立在平等基礎上,中國不會迫於壓力向美國讓步;要打,中國也已做好準備。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多次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前提是必須平等相待和信守諾言。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進行協商,才是解決貿易分歧的有效途徑。

中國公佈對美反制措施當天早些時候,中國外長王毅在會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之後稱,雙方在大方向上達成一致,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通過談判解決彼此關心的問題。

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看來,王毅此番表態“說得很透”,意在告訴美方,美國在很多區域和國際問題上離不開中國的合作,“不應把事情做得太絕”;同時,在美國升級貿易戰後,中國適時宣佈反制措施,是在讓美國知道中方維護自身權益、反擊對方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