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雲南的美有很多種,也有很多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但是大多數人對雲南的瞭解只限於大理、麗江、香格里拉和瀘沽湖,而浮生君接下來的幾篇文章將會向大家詳細介紹雲南省曲靖市的人文和美景。今天這篇文章,我帶大家先領略一下素有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縣。

從昆明市到會澤縣有接近3小時左右的高速路程,在距離會澤縣城13公里也就是一小時車程時,車窗的右手邊會見到此行會澤的第一個景點——毛家村水庫。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毛家村水庫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毛家村水庫

1、毛家村水庫

毛家村水庫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位於會澤縣以禮河的中游。水庫南北長20餘公里,水面近20公里,總庫容5.53億立方米,水庫養殖了許多三文魚。

此壩為上世紀50年代,國家水電總局和蘇聯專家踏勘選址,十萬大軍1958年施工,歷時十年竣工,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5米,壩頂長463.5米,頂寬8米。

壩上還有建設者留下來的紀念性標識,上為“三面紅旗”,一是“人民公社”,二是“大躍進”,三是“總路線”,下面“高峽出平湖”五字,借用毛澤東詩詞,體現了毛家村水庫的特點,道出了建設者的艱辛。

此外,由於毛家村水庫從氣候、地理、訓練條件等各種特點上都符合冬訓要求,於是這裡從2005年的冬季開始就成了中國賽艇隊每年必來的理想訓練地。

毛家村水庫就像一條綠色的綵帶,與周圍的青山相互輝映,我去的當天天氣小雨,水面被一層薄霧籠罩,甚是壯觀。

會澤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因境內金沙江、小江 、牛欄江、以禮河等三江十河交匯而得名。2009年會澤被《國家人文地理》推薦為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接下來我們進入會澤縣,看看為何這個小縣城會被稱為絕美之地。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江西會館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江西會館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江西會館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江西會館的戲樓

2、江西會館(門票10元,位於會澤縣古城)

清雍正、乾隆、光緒、宣統年間,會澤因銅礦的開採帶動了運輸、冶煉、金融、紡織、商貿等行業的繁榮,因此吸引各地商賈雲集,風格獨特、多姿多彩的十省八府會館就是在那時興建的。

一座古會館,半部會澤史。會館的數量,顯示一個地方經濟是否繁榮,會館的大小,則是一地商幫實力的展現。至今,會澤古城仍留存會館、寺廟、祠堂遺址108座,因此會澤也被稱為“會館之都”。而八府會館中的江西會館以雄、奇、秀、美而著稱,被譽為雲南古建築之首、堪稱清代古建築之精華。

江西會館位於會澤古城街道三道巷內,被一群不起眼的民居包圍著,會館建築坐北朝南,分別由門樓、真君殿、韋馱亭、觀音殿等建築組成。整個古建築群體現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風貌,集建築、木雕、石雕、磚雕精華為一體,堪稱雲南古建之首,被錄入《中華瑰寶》之列。

“天地無私,貴賤皆為角色;古今如夢,往來只換衣冠。”讀完江西會館的這幅楹聯,更是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而陝西會館也是八府會館之一,在去江西會館的路上會經過陝西會館,如今陝西會館外的一個土門,上面雜草叢生,已看不到往日的輝煌,只能從外面這一土門窺探一下它曾經滄桑的歷史。由於時間所限,這次沒能進去一探陝西會館的面容,讓人稍顯遺憾。據瞭解,陝西會館裡供奉著關羽,關羽的大義參天、精忠慣日的精神,也闡明瞭陝西會館建館和供奉關帝的初衷。

除以上兩個會館外,八府會館還包括雲南會館、福建會館、四川會館、江南會館、湖廣會館和楚黔會館。

各地的商賈以同鄉會館為憩息場所,在各自的會館裡,同鄉聚首,一口鄉音,道出了濃濃的桑梓之情。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唐繼堯故居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唐繼堯故居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唐繼堯故居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唐繼堯銅像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唐繼堯故居

3、唐繼堯故居博物館(免費,位於會澤縣古城)

捨身為國的護國元勳——唐繼堯,他的故居也在會澤縣古城街道三道巷內,和江西會館在一個巷子裡,離的很近。

唐繼堯故居博物館是一座封閉式的四合院。院子由大門、花園、過廳、正廳、東西書房、廚房、糧倉及水井組成,佔地面積850.1平方米,建築面積410.12平方米。

北邊臨街的院門上懸掛著“唐繼堯故居博物館”的匾額,匾額下有“南天一柱”小匾,大門兩旁則是一副對聯——“號令風雨肅,聲名草木知”,從中可看出唐繼堯的威名。

該院落始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清光緒十五年(1889)唐繼堯的父親購置此宅院。20世紀50年代,馬廄被拆除,此宅院分給9戶農戶居住。2002年會澤縣政府依法遷出所有住戶,並按整體原貌修復作為名人故居陳列館對外開放。

唐繼堯是一位創造了驚天動地功業的偉大愛國主義者,畢生以“同盟會”的革命綱領為己任,策動“重九起義”、發動“護國運動”、領導“護法靖國”,推翻君主專制、再造共和,維護了共和國體,避免了中國歷史的大倒退,顯示了雲南人民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

在唐繼堯主政雲南的13年間,他重視教育,帶頭捐資10萬銀元,創辦了雲南第一所正規大學——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前身),還向國外派出大批留學生,培養了大批經濟建設人才。

此外,唐繼堯還十分關心百姓疾苦,1919年會澤大災荒時,唐繼堯由越南購入大米約10萬市斤、撥款2萬兩銀子救濟會澤。

1927年唐繼堯因病去世,終年44歲,南京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如今我們來到會澤縣城三道巷的唐繼堯故居前,只能從歷史遺蹟中體味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紅色文化展覽館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李興榮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紅色文化展覽館展品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作戰紀念

4、會澤紅色文化展覽館(門票20元,位於會澤縣古城)

“1935年,紅軍長征過會澤,紅九軍團於水城梨園擴紅整編,當時共有1500多會澤人踴躍參軍,是紅九軍團長征途中擴紅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當地老百姓主動為紅軍籌集軍需物資,期間共籌款10萬銀元,騾馬上百匹。會澤,因“水城擴紅”而成為烏蒙山紅色文化的“高地”。

會澤當地人李興榮從小就有一個紅色的夢想,1982年10月,17歲的他應徵入伍,1984年參加老山作戰。1986年退伍回鄉之後,他就開始尋訪紅軍經過的革命老區,收集毛主席像章、軍功章、肩章、電臺、軍用地圖等紅色文物。2004年,他與同是退伍軍人的張守政自籌資金攜手創辦了“會澤紅色文化展覽館”。

順著會澤老街的石板路,穿過臨街院門,映入眼簾的是歷史革命偉人雕像和紅底金字的對聯。這裡曾是民國時期原國民黨護衛團團長兼縣參議會議員張子佳的住宅;現在,這裡陳列的紅色文化收藏品,為這座擁有近百年曆史的老宅增添了一抹“紅色”。

整個展館面積1200平方米,分為13個展室,有10萬餘件的紅色文化藏品,都是李興榮這幾十年一點一點收集來的。

截至目前,展覽館已經接待各級黨員幹部、青少年、軍人、殘疾人等40多萬人次。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文廟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文廟

5、會澤文廟(位於會澤一中校園內)

文廟坐落在會澤一中校園內,建築坐南朝北,分別由大成殿、崇聖祠、魁星閣、文昌閣、東西廡等組成,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始建於清康熙六十年(1718年),至今經過多次重修、增建,被雲南省政府確定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會澤文廟古建築群規格較高,工藝嚴謹,建築風格和品位獨特,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是研究會澤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以禮河景區

6、以禮河景區(位於會澤縣古城)

以禮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語。“以”為水,“尼”為柳,即河邊插柳的意思,故又稱“柳樹河”。

以禮河發源於待補鎮的野馬川,沿途彙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是金沙江右岸的一級支流,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後,匯入金沙江。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大海草原

7、大海草原

大海草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構成了原始、自然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有內蒙古大草原的神韻,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氣勢,樸實、原始、自然,被譽為“中國的新西蘭,滇東北的小西藏”。

大海草山旅遊景區位於會澤縣大海鄉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海拔3500~4017米,面積20萬畝。草山連綿18萬畝,春夏季節,草長鶯飛、羊群如雲,秋冬時節,雲飛霧湧、白雪皚皚,可謂人間仙境。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白霧村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白霧村

8、白霧村(位於會澤縣娜姑鎮)

從會澤縣城,往西北行32公里,就是娜姑鎮。娜姑原為彝語“納姑”,意為“黑色的壩子”。娜姑鎮是鎮政府所在地,而娜姑古鎮是壩子東南端的白霧村。娜姑鎮絕大部分古建築均集中在白霧街上。整條街長200多米,寬五、六米,有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古建築24座。

白霧村被譽為“中國萬里京運第一村”,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古蹟眾多,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達3000餘戶。

明清時期的白霧村十分繁華,各省前來押運、採購銅的官員特使、商人等常駐於此,並建起了會館、 祠堂、廟宇等10餘座,商號150餘家。這個村仍然保持著古老淳樸,山巒疊翠,古韻幽幽的風貌。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大地縫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大地縫

9、會澤大地縫

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會澤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餘米。

會澤大地縫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奇縫,全長10公里,一條峽谷移步一景,它的雄、奇、險、秀讓遊客讚歎不絕。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大橋片區和長海子片區二個片區組成。大橋片區位於會澤縣大橋鄉的大橋海子流域,距會澤縣城42公里,長海子片區在巧家縣境內,與大橋鄉相鄰。

會澤黑頸鶴保護區屬於構造侵蝕中山高原地貌。其中,大橋片區地處中山區,地形受華夏系、新華夏系構造控制,是被河流分割的破碎性山原,以構造運動形成褶皺、斷裂為基礎,經侵蝕、剝蝕造成,地形較為複雜。長海子片區是以長海子水庫為中心,四面環山,只有西部有狹小的谷口,為流域出口。該區屬於構造侵蝕低中山地貌,保護區內全部為玄武岩出露。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的溼地的生態環境,屬於野生生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只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裡越冬,展示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活圖畫。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念湖

11、念湖

念湖是位於曲靖市會澤縣大橋鄉和昭通交界處的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原叫“躍進水庫”,又名“念湖”。

2008年年初,一份讓人充滿遐思的驢行招集帖出現在《驢友空間》的網站上:“在海拔2500米的雲南高原湖泊中,有人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醉人心靈的地方。這是一片水做的家園,發貼的作者沒說是什麼地方,只為了思念一個人,把那裡叫作念湖”。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縣當地早餐——米線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會澤縣當地盛產土豆,因此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定是以土豆為原料的。

雲南第一站,走進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的會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