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上一次的九架海之行,也是我們CY風光組合的第一次聯合出行,最終算是出了一些片子,但是其實整體並不是太滿意,主要還是因為天氣。風光攝影就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大把時間,如果你只是一個被尋常生活工作牽絆的普通人還要一廂情願的當一個風光狗,那麼就必須要接受"隨機"所帶來的所謂"人品"上的考驗,上次就是,雖然說在藍魔之淚呆了三天,也上到了少有人上的冰川之頂,天氣也異常的好,但也就是天氣好得太過了,一天當中最出片的時候,日出日落前後,天空都沒有云彩,沒有云彩那麼就缺少了層次感,而日出日落前後的柔美光線也沒辦法通過雲彩來表現,所以除了每天能看兩次"日照金山",每天晚上都能看著城市裡面不可能出現的滿天繁星發呆而外其實並不能算好。所以從九架海回來的路上我們就開始商量著"下一次"的行程,最開始我們計劃的是十一月份去到七藏溝進行拍攝,無奈十一月我們都比較忙,未能成行,後來我們就以為年前幾乎沒有怎麼出行的希望了,沒想到到了年底,情況得到轉機,因為我經過申請可以不回家過年(自從喜歡上了風光攝影,似乎家人也漸漸習慣了我這個"野孩子")

而Selions哥(上一次九架海一文當中自拍照裡面的那位)過年剛好要回西昌那邊老丈人家過年,於是我們就開始研究西昌附近的徒步線路,而最終決定了這一次的冕寧縣"俄爾則俄"之行。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俄爾則俄位於涼山自治洲的冕寧縣、越西縣、喜德縣交界處的小相嶺,挨著西昌,主峰4500餘米,屬於尚未完全開發的旅遊處女地,俄爾則俄因為自身海拔高度並不高,加上在他周圍也沒有像牛背山周圍一樣的雪峰為他增添姿色,但是她卻為什麼在近幾年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呢,她迷人的地方在哪裡,當然她迷人的地方並不在於海拔,而是因為他星羅棋佈的海子以及成片成片的杜鵑林,所以去俄爾則俄最好的季節其實是六七月份高山杜鵑開花的季節,當然啦,冬季上去雖然沒有杜鵑花,但是俄爾則俄的雪景也是很值得一看的,另外一點就是據說那上面看到雲海的幾率相當的高,而我們事先在做攻略的時候也發現,去俄爾則俄的朋友似乎很大部分都能碰到雲海,所以,我們也就想再去拼一拼人品啦。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在Selions哥老丈人家過完大年,初一一大早天氣很不錯,我們就踏上了俄爾則俄的征程,上山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從冕寧靈山寺景區上去從望天坡到九盤營村出,二是反穿,從九盤營村或瀘姑鎮包車到望天坡,從靈山寺景區出,我們選擇了從九盤營村上,原因是根據先前的功課,那邊的路可能比較險一些,而我們每次都是自駕車去到徒步的起點,不穿越,上去之後,到達預先功課好的所有可能成為拍攝點可能出景的地方進行蹲點尋找好的機位然後等候好的光線,完了直接原路返回,所以這也是我們不同於一般單純徒步的戶外愛好者的地方。作為一枚風光狗總得要付出更多,不管是在戶外的體能要求上還是心理上的考驗等等。

去到九盤營村一切都很順利,最開始我們很擔心我們的小車不能開到望天坡,後面通過諮詢當地彝族居民才瞭解到小轎車也是可以上去的,只不過有個別的地方可能稍微要小心一些,於是我們就硬著頭皮開了上去,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我們開了近兩個小時,路上無數次的底盤被刮,心疼得緊…不過最終我們的小寶來還開到了那條路的終點,也就是過了望天坡還能大概再往上開七八公里,這個時候距離我們的目的營地也就只有一兩個小時的徒步路程了。

徒步上山的過程和上次九架海的一整天徒步時間十個小時,垂直海拔上升兩千比起來這一次真並算不上什麼,甚至差得很遠,營地海拔相比九架海也差了五六百米,但是這一路上卻小狀況百出,一會兒墨鏡掉到山崖下面去了,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撿回來,一會兒腰帶也出問題,褲子老是往下掉,一直到到達營地的時候我們兩個的感覺都不是很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之前所做的功課其他網友所說的一樣,俄爾則俄上面的風真的太大了,而這個時候我們還完全不知道我們這次的拍攝計劃最終也會因為這大風而受阻。

下面這張圖是徒步的路上,手機拍的,這次的負重和上次九架海的負重差不多,雖然計劃停留拍攝的時間要短一點,但是這次為了增加睡眠的舒適性,我們帶了兩個帳篷,加上攝影裝備,露營其他裝備以及爐灶伙食衣物等等,估計也就每人也接近四十斤左右: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因為風實在太大,我們到達墨海之後,儘快的紮好帳篷並確保把所有的地釘和風繩都固定得很牢固之後簡要的在周圍轉了轉,象徵性的拍了一兩張片子,然後順便確定了一下第二天早上拍攝的機位之後大概五點多鐘,太陽還沒有下山,我們的狀態都不是很好,而且感覺非常累,於是就各自鑽進自己的帳篷休息起來,本來鑽進帳篷的時候我們約好七點鐘左右的時候我們就都起來做吃的,但是到了七點鐘我們卻都很默契的沒有動,然後在各自的帳篷當中用呼喊的溝通方式確認就都不起來了,隨便吃了一些東西就打算直接睡到明天早上五點半再起床。

到達營地之後隨意拍了兩張,但是風實在是太大了,僅僅也就拍了這兩張就滾進帳篷避風休息了。D800+1424拍攝。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同樣的角度1635慢門一張:(加了ND之後的1635畫質上相較於1424特別是在邊角上確實還是有些差距的,但是也還是基本夠用了哈)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每次我們出行之前都會用Planit配合谷歌地圖把要拍攝的地方的日出日落時間以及銀河出現的時機,銀河中心的位置和北極星所在位置全都確定好,然後再根據到達目的地之後的實際情況制定拍攝計劃,這次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們從Planit上面測得的數據: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根據數據顯示凌晨5:25-6:38這段時間日出的方向上空稍微偏東南一點的位置剛好可見銀河中心,甚至可以呈現完美的銀河拱門,這個結果也讓我們大為意外和驚喜,這是我們期待了很久的一個結果,可以說對於我們這種出行機會很少的情況遇到銀河拱門而且是在日出的方向上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能夠遇到雲海,那麼就更完美了,腦補一下,雪景,杜鵑林,海子,面前是翻滾的雲海,然後雲海上方又是震撼的銀河拱門,簡直不能更帥了,所以對於這一次的拍攝機會我們也還是非常期待的。

而我們也根據這個結果制定了五點半起床拍攝的計劃。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然而入夜之後我們的噩夢卻開始了,整晚上俄爾則俄上面的風一直都沒有停,而且是越刮越大,我和Selions哥都表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風,睡在帳篷裡面感覺帳篷隨時都要被撕裂掀翻一樣,大風每次都是由遠及近,穿過周圍的針葉林以及位於墨海西南方向上的大片杜鵑林,那聲音只能用排山倒海來形容,感覺我們營地周圍的所有樹林變成了大風的一個天然擴音器,睡在帳篷裡面即使不被吹走,似乎我們的帳篷也會被那種震耳欲聾的呼嘯聲給震塌,風力大的時候不僅感覺帳篷隨時要被掀翻,甚至整個山包都要被吹走一樣,所以毫無疑問,我們都一夜未眠,根本就睡不著。雖然我們紮營的時候還儘量選擇了避風的位置,但是沒辦法,風太大了無孔不入,風的每一次攻擊波衝向帳篷,而帳篷裡面的我腦袋朝著風向的那邊,都感覺好像有人在帳篷外猛踢一樣,後面風實在太大的時候,我擔心帳篷會被吹跑,就起身用身子抵住帳篷的迎風面,這時候就感覺帳篷外面有一個人在用很大的力在推著你,我也不但確定如果我不這樣抵住帳篷,帳篷最終會不會被吹得崩潰,所以也就反覆的在這樣的擔心當中度過了漫長的夜晚,也不知道Selions哥那邊情況怎麼樣。(後面得知對於帳篷的擔心一切都是多餘的,風繩拉好的情況下,這兩頂帳篷的抗風能力還是非常好的,畢竟都是交叉杆結構。)

就這樣在大風的煎熬當中,我們捱到了凌晨五點多鐘,中途有打開帳篷看天氣很多次,雖然外面風那麼大,但是還好,天氣並沒有受到影響,大家可以從我們下午晚些時候拍攝的照片上能看到的最低海拔人群居住的地方再到我們所處的位置是沒有一點雲的,而經過一晚上的蒸騰,我們發現雲海在漸漸形成,天空中的星星也一直保持著很好的狀態,雖然趕不上夏夜那麼多,但是也很不錯了。到了五點半,外面的風非但沒有減小還一直刮個不停,我們也是鼓足了勇氣選擇穿戴好所有帶上的能夠保暖防風的裝備開始了拍攝的準備,由於前一天晚上我們互相之間早早的就睡去也沒有一起做晚飯,所以也沒能夠商量一個統一的拍攝方案,而早上我要比Selions哥先收拾好東西,這時候我看到他還在擺弄他的設備和裝備,於是我就給他說了一句,"我先到機位上去了",也就是前一天我們商議好的那個日出機位,我也不清楚他究竟有沒有聽到,他貌似也跟我說了一句什麼,但是風聲實在是太大,我並沒有怎麼聽清楚也就一個人往機位上爬去了,而我們整個行程的悲劇也就是由這個地方的溝通問題在加上一直不停刮的大風而埋下了伏筆。

等我在日出機位上拍了大概有幾分鐘就聽到他在帳篷那邊跟我大聲說著什麼,隱約的我聽到什麼"我的1635掛了"之類的話,但是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只是普通的小問題而已,但是又過了大概十幾分鍾他終於也上到了我所在的位置,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他把相機連接在腳架上之後轉身去戴手套去了,這個時候他的相機連同腳架一起被大風颳倒了,1635當場陣亡,樣子很慘,也就是這個樣子的(這是後來整個拍攝完成之後用手機拍的):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鏡頭摔壞的同時,相機的屏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屏幕的一部分不能夠正常的顯示,出現了一些壞點和橫線。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不過幸好裡面的鏡片都沒有摔壞,估計是還能有救,反正因為上班之後就都忙開了,截止到完稿的現在,這顆鏡頭都還沒有拿去修,問過私人修鏡頭的賣家,據說是可以修好。

雖然這件事情嚴重破壞了我們兩個的拍攝積極性,但是銀河拱門出現的機會我們也並沒有浪費: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片子上天空與雲海相接的併發亮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太陽出來之前一兩個小時的橙紅色的色帶,非常漂亮。

而1635在掛掉之前他所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是這樣子的: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當時也就拍攝了遠景星空和雲海的正常曝光,地面的正常曝光還沒有來得及拍,帳篷也還沒有來得及點亮起來,所以也就有了這一副包圍曝光沒有來得及完成的作品,也就是還沒有來得及拍下對前景正常曝光的包圍,1635就"出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就快要出來了,這時候在朝暉的映襯下,雲海的壯闊也多了幾分妖嬈: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長曝光下翻騰的雲海: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一切都是金色的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太陽出來之後,雲海和山野都被撒上一層金光,川蜀大地燁燁生輝。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免不了來一張日出時的人物剪影,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上面這幾張都是1635掛掉之後,用730所拍攝的景緻,當然這個時候大場面也只能靠我們倆的另外一臺相機來完成了,那就是D800+1424:

全景拼接,加入人物的雲海日出,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相比較上面的全景,其實我更喜歡下面這一張,但是這一張在後期的時候也發現在構圖上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整體的重心有些偏右,視覺重心不平衡。所以其實一副好的風光作品在拍攝的時候所要考慮的因素結合你後期想要處理的效果都需要在腦海裡面事先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才行,並不是說隨便拍就能夠拍出滿意的作品,也並不是說你的後期足夠好那就已經能夠處理出好的作品,前後期始終都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結合協作,也必須要融入拍攝者的思維理念進去才能夠足夠完成一幅合格的風光作品。這也說明我們需要進步的地方也還很多啊。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這時候光線已經沒那麼柔和,整個色彩也開始變得比較硬了,沒拍夠,那就最後再來一張兩人的合影吧。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在日出的拍攝完成之後,因為Selions哥摔了相機鏡頭的事情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放棄原來停留三天的計劃,即刻返程,雖然東西都有準備得很充分,而且我們手上也還有一臺D800可以繼續工作,但是畢竟大過年的,把家人丟家裡,我們自己獨自出來心理難免會有一些覺得過意不去,既然出了這麼個事索性就放棄這一次的剩餘計劃,直接班師回朝了。

下山的路上,當高度降低到雲線以下的時候,在山坳間形成了一些雲瀑的現象,但是相機都收進了揹包,也難得拿出來,所以用手機隨便拍了一下,下面這張也是手機原片,也完全沒有處理了: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以及 銀河

狂風中的俄爾則俄——遊記

完!謝謝大家!!!

Y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