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炎炎酷暑,寸步難行

你是不是最愛呆在空調房裡

感受歲月靜好?

那麼,在沒有電的古代

古人是怎麼避暑呢?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 Primary measure: Go for a swim -

初級措施:去水邊

一提起避暑,戲水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消夏方式之一,今人如此,古人亦是如此。

據記載,古人有“浸伏”的風俗,即三伏天要到江河中洗冷水浴,或以井水沖涼,從而祛除暑氣熱毒。明代仇英的《四季仕女圖》中便有宮女們浸伏的情節。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宋 | 扇面畫代《納涼觀瀑圖》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明 | 仇英《四季仕女圖》

而要說到古今“浸伏第一人”,當屬東晉煉丹家葛洪無疑了。他酷愛浸伏,以至於《四時幽賞錄》“入水避暑”條都記載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熱,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氣故耳。”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明 | 尤求《葛洪移居圖》

除了浸伏外,“大暑賞荷”也是古人親水的風俗之一,其中蘇杭賞荷之風最盛。蘇州人甚至把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當成荷花的生日,這一天坐船賞荷最為壯觀。據《清嘉錄》“荷花蕩”條記載,荷花生日那天,“畫船蕭鼓,竟於葑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清 | 絹本設色 金廷標《蓮塘納涼圖》

- Intermediate measures: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中級措施:消暑神器

當然了,如果每次覺得熱都去水邊未免過於麻煩,於是古人也發明了一系列的器物來解決在家消暑的問題。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1、風車扇

The windmill fan

對於平民百姓,無非涼茶蒲扇草蓆子這平民避暑三件套,實在熱得不行就脫了衣服放飛自我了。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對富貴人家玩兒就精彩了,首推自動風扇車。這件神器漢朝時就發明了,一度是用來打仗的。後來軍工轉民用,接上水車,成了全自動消暑神器。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02、冰鑑

Utensils containing ice

要解決消暑問題,冰鎮食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便發明了冰鑑(hàn),它分為內外兩層,外層放冰(冰採於冬季,儲藏在冰窖中),內層用於冰鎮蔬果,相當於一臺簡易的冰箱。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戰國 | 我國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銅冰鑑

裡外兩層,外層放冰,裡層就可以用來冰鎮瓜果飲料了。外殼上開幾個孔往外排冷氣,成為冰箱空調一體機。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冰鑑結構圖

到了明朝時候,冰鑑的材料變成了黃花梨和紅木。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03、涼枕

Cool pillow

涼枕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消暑利器之一。據說乾隆皇帝就很喜歡睡瓷枕,他曾題詩道:“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宋 | 定窯白瓷嬰兒枕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宋 | 磁州窯白地黑花竹紋枕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不管是冰窖藏冰還是瓷枕都過於奢侈,因此他們發明了“竹夫人”。它大約產生於唐代,由青竹編成,用法與現在的抱枕類相同。

《紅樓夢》中謎題“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雖濃不到冬 。”即指竹夫人。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竹夫人,又稱“竹姬”、“青奴”

- Advanced measures: The refrigeration unit -

高級措施:房屋的製冷裝置

儘管古人沒有空調,但他們通過利用自然條件、改變建築結構,同樣建造出了房屋的製冷效果。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01、深井冰

The deep well of ice

古時候的住宅,為什麼房間地上總會有一個洞?其實,古時候的大戶人家都會在嚴冬時收集海量冰塊儲存在地底深處的地窖中,夏天的時候拿出來。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這是引入了一種中央空調系統。由於地底相對恆溫,冬暖夏涼,所以這個洞夏天就會排出地底的冷氣。據說,這方法在曹操築鄴城的時候就已經廣泛應用了。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深井冰”!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沒錯!就是這個洞

02、冷巷

The cold lane

冷巷被譽為嶺南建築的精髓,分為“室內冷巷”和“露天冷巷”兩種,其原理即通過縮小建築間距來增大風速,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室內冷巷,連接室內各房間的通道,減少生活餘熱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露天冷巷,也稱“青雲巷”

03、自雨亭

The water cycle pavilion

人不能有效給自己降溫,怎麼辦?那就想辦法給整棟樓降溫!唐代時人們就已發明了“自雨亭”來實現建築一體化降溫。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唐代大明宮自雨亭復原圖

自雨亭,顧名思義,通過不停把水澆到屋頂模擬下雨,利用水循環帶走熱量。而這一切,都是自動的。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另外,在近水處修建宮殿避暑,對古代皇帝來說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承德避暑山莊正是因此產生。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清 | 絹本設色 袁耀《水殿納涼圖》

- Last move: Calm and natural cool -

最後一招:心靜自然涼

如果以上這些方法統統無效的話,古人還留有最後一招——調整心態。早在先秦,《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提到夏季要“使志勿怒”,即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度過酷暑。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清 | 絹本設色 鄧文舉《焦蔭納涼圖》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宋 | 佚名《槐蔭消夏圖》

古人最懂得“涼由心生”的道理。王維為了避暑,扛著琴就走進了後院小竹林。古代不少文人騷客因為太窮,都練就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元代養生家丘處機也在《攝生消息論》中稱,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說白了就是通過調整心態和修身養性,做到心靜自然涼。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明 | 文徵明《納涼圖》

不管是對於古人還是今人,夏天總是十分難熬的。《天津縣誌》曾提到乾隆八年“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由此可見,空調的發明能夠稱得上是解救人們於危難之中了。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www.mediafed.top (圖譜閱讀)",點擊toptu,內容更精彩!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你的命是空調給的,那你知道古人怎麼避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