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對很多高考考生來說,語文試卷最令人畏懼的題目莫過於作文,要想在短時間內(一般60-70分鐘)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述文,對於很多考生來說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要寫一篇好的作文除了要有如泉水般湧出的靈感,還要有紮實的寫作基礎,更重要的是你在考試之前為寫好作文準備了哪些有用的素材。前兩點靠的是長期刻苦的訓練,才能達到。而最後一點只要你有心,多留意好的文章和句子,隨時積累,即使距高考所剩的時間不多了,仍然可以積累大量的素材。有了這些素材的積累,在寫議論文的時候,就可以避免因缺少充足的論據而顯得文章單薄了。下面為大家梳理歸納了偉人所引用的一些古文和詩詞,把這些詩詞和典故用在你的作文中,即能充實論據,又能緊跟時事熱點,一定會為作文加分。

一、“堤潰蟻孔,氣洩針芒”

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堤潰蟻穴

引用原文:要保持人民公僕本色。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洩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

典故出處:《後漢書·郭陳列傳》:“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古語釋義:小小的螞蟻,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氣體洩掉。後人常用這句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文章立意:細節決定成敗

相似的句子或詞: ②水滴石穿 ④君子慎於微

二、“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

引用原文: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典故出處:《論語》講:“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後半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此兩句是化用。

古語釋義:不要被蠅頭小利誘惑,因此失去操守、壞了大事、忘了大義。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誘惑,不要被慾望牽著走,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文章立意:強調的是防微杜漸,從小處時時警醒自己。

相似的句子或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戰國策·魏策一》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語出宋代歐陽修

三、“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腹有詩書氣自華

引用原文:領導幹部要通過研讀歷史經典,看成敗、鑑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的作用;通過研讀文學經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典故出處:(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古語釋義: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目。

文章立意:內涵與外表的辯證關係

相似的句子或詞: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柏學士茅屋》唐杜甫

四、“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不畏浮雲遮望眼

引用原文: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聞雞起舞,登高望遠,擼起袖子加油幹,繼續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進發,繼續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發,繼續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前景進發,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歷史新篇章!”

典故出處:(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古語釋義:飛來峰(杭州)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就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害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最高處心胸開闊。

文章立意: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高度決定眼界。

相似的句子或詞:《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五、“苟日新,日日新”、“天行健、自強不息”

引用原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如我們先人所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典故出處:《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古語釋義:苟日新、日日新: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

天行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文章立意:不斷髮展,積極進取;自我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

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用名人的“引用”積累素材——高考衝刺階段該怎麼複習(三)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引用原文:立志當高遠,知難而勇進。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改革與發展問題相伴,經濟與社會矛盾交織,這對廣大幹部是一場嚴峻考驗。特別是軍隊改革壓茬推進、持續深入,我們必須難處駿馬追風、馳而不息的狀態,敢於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用實際行動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落實改革。

典故出處:《後漢書•虞詡傳》。原著:“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

古語釋義:立志不貪求容易實現的目標,做事不迴避艱難,這樣才能成功。

文章立意:樹立遠大志向,不畏懼困難,做一個強者。

相似的句子或詞:“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清蒲松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附上 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作文要求:1.基礎等級⑴ 符合題意⑵ 符合文體要求⑶ 感情真摯,思想健康⑷ 內容充實,中心明確⑸ 語言通順,結構完整⑹ 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

2.發展等級⑴ 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係,觀點具有啟發作用。⑵ 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⑶ 有文采用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⑷ 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