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 偏弱運行

7月以來,產業端下游低庫存格局,疊加環保限產預期逐步釋放,終端需求仍維持較強韌性,鋼材庫存淡季去化;成材、焦炭均走出了強勢反彈,最大漲幅分別達到14%、28%;焦煤由於供給偏寬鬆,需求受環保預期打壓,後期雖有所跟漲,但漲幅有限,整體走出了“上頂下底”的三角形整理形態。

當前來看,供給端,內煤階段性受環保影響,洗煤廠供給受限;外部供給有所收縮,供給壓力邊際改善。需求端,雖然終端需求尚可,但後期矛盾仍在鋼鐵、焦炭環保限產導致的焦煤需求收縮。此外,焦企、鋼廠庫存偏高,補庫驅動不足,煤礦庫存穩步積累也反映了需求疲軟。後期,焦煤或振盪偏弱運行,並且在環保常態的背景下,焦化利潤階段性修復後,仍以多焦炭空焦煤為主。

供給壓力減弱

當前環保對供給端的壓力主要為洗煤廠。前期受山西環保和安全檢查的影響,坑口洗煤廠、獨立洗煤廠均受到較大影響,對環保和安全不達標的獨立洗煤廠進行關停處理。據媒體報道,環保政策對洗煤廠的影響重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露天洗煤廠整改,2017年環保要求所有的露天洗煤廠統一蓋建煤棚轉變為全封閉洗煤廠,硬化原煤場地,原煤和精煤均不能露天堆放;二是煤改氣項目,要求煤礦和洗煤廠的燃煤爐統一改成電爐;三是氣體檢測設備,要求安裝危險氣體檢測儀,並且企業個人不能安裝,需要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安裝該項設備。

從實際數據來看,內煤供給端前3個月同比均有回落,分別為-0.47%、-8.03%、-6.96%,收縮相對明顯;外煤供給端顯示,除了5月單月進口有所反彈,同比增幅達到30%外,其餘均較差,並且累計同比增幅維持在-18%。疊加環保因素導致的洗煤廠供給收縮,焦煤的供給壓力邊際減弱。

環保限產利空

“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後期焦煤需求形成較大利空。其中,限產區域擴大,除京津冀外,新增長三角和汾渭平原;產能控制重點整治焦化,利空焦煤需求,文件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以鋼定焦”,力爭2020年煉焦產能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據測算,京津冀+長三角+汾渭平原區域焦化產量達2.32億噸,佔全國的54%,按照限產30%來看,實際影響開工為80%-70%=10%,焦炭月度減量193萬噸,焦煤需求減量251萬噸,月度需求下滑6.7%,這對焦煤需求形成較大沖擊。

補庫驅動弱化

從庫存結構來看,焦企前期對焦煤積極補庫後,庫存處於同比高位,後續補庫動力減弱,可以從煤礦庫存下滑得到印證,目前庫存值為754.62萬噸,同比增加7.6%,而鋼廠端在高利潤、供需結構改善的基礎上,補庫動力有所增強。不過,鋼廠庫存相對焦企影響相對有限,主要是因為鋼廠長協量居多,並且供應穩定,目前可用天數也處於健康水平,均值為14.3天。

按照往年的規律,淡季是低價補庫階段。終端若未有明顯下滑,“金九銀十”延續,產業鏈利潤傳導或導致焦煤的補庫力度持續,從而對焦煤有一定的支撐,但環保限產會大幅弱化這一補庫驅動。此外,冬季環保限產政策下達也將導致補庫力度在旺季呈現減弱態勢,從而持續呈現焦炭強於焦煤的局面。

整體來看,供給端,一方面,受環保擾動,洗煤廠供給受限;另一方面,外部供給收縮,供給壓力邊際改善。需求端,鋼鐵、焦炭環保限產導致的焦煤需求收縮將成主導因素。在庫存結構未明顯改善的背景下,焦煤或維持振盪偏弱走勢,並且受環保常態的影響,焦化利潤階段性修復後仍以多焦炭空焦煤為主。

(作者單位:信達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