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30周年光影記憶丨韓青:新時代新機遇 凝心聚力開新局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成立30週年,同時也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30年來,海口高新區始終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併成為海南省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作為海南省唯一的國家高新區,海口高新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如今發生了哪些變化?面對新時代新機遇,未來的路又將怎麼走?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海口高新區調研,並專訪了海口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韓青。

“極簡審批”改革見實效

1991年,海口高新區成立,這是海南省惟一的國家高新區;2000年7月,經海南省政府批准實行屬地管理,由海口市政府成立海口高新區管委會,與海口保稅區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制;2007年2月,海口高新區管委會作為海口市政府派出機構正式掛牌分立運作;2016年7月,為適應“極簡審批”制度改革,海口高新區成立行政審批局、行政監管局、綜合執法局,實現“一個公章審批、一個部門監管、一支隊伍執法”。

“高新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韓青說,近30年來,海口高新區一直走在海南省體制機制改革的前列。

2015年11月,經海南省政府批准實施《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三個試點園區行政審批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海口高新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極簡審批”正式進入實施階段。自實施以來,海口高新區“極簡審批”工作得到紮實推進,實現了“審批極簡、服務極優、產業極精、生態極美”的目標。2016年9月,國務院第十督查組在美安生態科技新城聽取“極簡審批”改革彙報後,將“極簡審批”推薦為典型經驗做法,評價為“找到了企業發展與政府監管的最大公約數”。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據韓青介紹說,“極簡審批”改革採取“規劃代立項”、以區域評估取代單個項目評估、優化項目服務、推行承諾制度、建立“准入清單”、打造兩個平臺、加強兩項監管、實行聯合驗收、建立誠信檔案、實施退出機制等十項措施解決項目開工困難的問題,最大限度簡化項目開工前審批事項。項目完工後,將13個驗收事項進行一次性聯合驗收,審批效率提升80%以上。

“通過實施‘極簡審批’,入園企業切實享受到了改革紅利,節約了可觀的建設時間和成本,讓項目建設贏在起跑線上。”韓青告訴記者,“極簡審批”已經成為海口高新區的制度優勢。去年,海口高新區還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目前,海口市已在“五網”建設中推廣“極簡審批”,海南省已開展將“極簡審批”推廣至重點產業園區行政體制改革中。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紅色引擎”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海口高新區完善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成為推動園區和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韓青告訴記者,海口高新區堅持以黨建全面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目前,海口高新區下設3個一級黨委,即:機關黨委、“兩新”組織黨委、高新區發控公司黨委;1個二級黨委:海南英利公司黨委。2017年發展新黨員46名;新增黨支部16個;“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90.3%、黨組織工作覆蓋率100%,高於海南省、海口市平均水平。其中,海口高新區黨建共享平臺被海口市委組織部確定為黨建工作示範點,成為海南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代表參觀點。

此外,海口高新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成立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建立了海口市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平臺和海口高新區人才服務中心,人才“一站式”服務。組建“吳養潔院士工作站”、海外科學家工作站和歐亞國際科學院(海南)院士專家服務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獲省級認證。目前,園區累計擁有中央“千人計劃”專家8人,“萬人計劃”3人,省市創業英才、拔尖人才、特聘專家等30餘人,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專家160餘人。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魚又回來了,鳥也回來了……”在談到海口高新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的發展時,韓青不由自主地感嘆道,目前園區已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據韓青介紹,近年來,海口高新區堅持“以環保挑業態、安全發展至上”的理念,對“一城四園”進行總規環評修編,組織力量編制《環保辭典》,推進美安生態科技新城“海綿化”改造、紅樹林造林項目建設,以及獅子嶺工業園“五化”建設。

一是啟動“一城四園”《園區總體規劃環評》編制工作,補齊園區生態環保規劃短板。充分挖掘園區核心競爭力,增強園區美譽度和吸引力,填補園區生態規劃空白。

二是推進生態專項規劃。海口高新區啟動《美安生態科技新城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堅持“生態為本,自然循環”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美安生態科技新城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強化綠色景觀和生態廊道功能,推進工業旅遊,創建生態新城。今年4月,海口高新區啟動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紅樹林造林項目建設,主要對荒地進行生態修復造林,努力營造多層次、多樹種、多功能、生態效益顯著的森林生態系統。目前,紅樹林造林項目建設已完成全部植樹造林工作,共計完成17380株紅樹種植工作,樹種成活率約為90%。

三是編制“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推動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科學發展。海口高新區劃定統一的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生態控制線、產業區塊控制線,形成一張藍圖,實現資源配置集約節約利用,低碳綠色發展。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打造海南高新技術產業領航區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海口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新”特色凸顯。

2017年,海口高新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總數達64家,約佔海南省的1/4;已投產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5.2億元,同比增長11.9%,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64.4%;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7.5%。園區有24個產品進入2016年度海南省高新技術產品目錄,佔海南省的48%,3家企業獲得2016年度海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獎,6家企業榮獲“2016年海口工業年度十佳企業”榮譽稱號。同時,園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通過驗收,園區企業專利申請量年增長超過20%,PCT專利申請佔海南省30%,已取得各項專利和專著累計350餘項,申請專利262項,園區6家企業的43個專利質押融資達3.715億元。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韓青告訴記者,依託海南省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海口高新區通過多渠道將園區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著力發展生命健康、高端輕型低碳製造和互聯網三大產業集群,發展現代服務業,塑造海口高新區產業發展品牌,打造海南高新技術產業領航區,成為輻射帶動海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引擎。目前園區初步形成了以醫藥製造為龍頭的新型產業體系。截至2017年年底,園區擁有10億元以上醫藥企業3家(齊魯、海靈、奇力);獲得歐盟和美國FDA認證的企業4家(齊魯、先聲、雙成、華益泰康);醫藥企業上市公司5家,其中,主板上市企業2家、創業板上市1家、“新三板”掛牌1家、E板掛牌1家。

韓青認為,當前海口高新區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港)建設的過程中,海口高新區作為產業承載的重要平臺,將抓住發展機遇,推動園區發展駛向“快車道”。

韓青表示,進入新時代,國家高新區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培育一流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建設一流高新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新理念,找到新方位,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開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的新徵程。”

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国家高新区30周年光影记忆丨韩青:新时代新机遇 凝心聚力开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