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點讚我市淇河生態保護成效:一條中國北方河流的生態保護經

在文化與生態的共同涵養中,鶴壁市民的文明素質正在極大提升。“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淇河”正在成為鶴壁人的共識。我們希望通過紮紮實實的淇河生態保護,真正“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市委書記範修芳

新華社點讚我市淇河生態保護成效:一條中國北方河流的生態保護經

新華社鄭州6月19日電 (記者 劉雅鳴 王林園)“看著淇河,就像陪著母親。”58歲的賈金拴每天都要去淇河岸邊巡護。淇河是中國北方最清澈的河流之一,發源于山西省,全長165公里,屬海河流域衛河支流,其中在河南省鶴壁市境內83公里。

夏日的樹木蔥蘢如蓋,透過枝丫間縫隙,不時看到穿拖鞋、光脊樑的小夥子縱情戲水在淇河之上,大人、小孩競相在淺灘遊玩;走近岸邊,只見水淺處清澈見底,恰似少女般一塵不染的明眸……這是記者在鶴壁市淇河沿岸看到的景象。

新華社點讚我市淇河生態保護成效:一條中國北方河流的生態保護經

在鶴壁市、縣、鄉、村四級管理體系下,專職護河員連接著治河“最後一公里”。賈金拴就是專職護河員,他有三大職責:清潔、宣傳、信息報告。“我做專職護河員已經6年了,清潔的壓力越來越小了,現在淇河特別美。”

鶴壁市政府辦公室調研員李獻忠告訴記者,近年來,河南省環保廳11次公佈全省18個省轄市城區內60條河流季度水質狀況,淇河10次排名第一。監測顯示,鶴壁淇河多年來保持國家Ⅱ類以上水質標準。

依託淇河,鶴壁人建成國家溼地公園。鶯歌燕舞、魚翔淺底、碧波盪漾。“良好的生態環境使淇河沿岸僅鳥類就有156種,其中數十種是近幾年新發現的,沿河可見灰鶴、白鷺、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鶴壁市林業局副局長曹榮舉介紹,良好水質使淇河擁有64種魚類,成為河南魚類種類最多的河流。

新華社點讚我市淇河生態保護成效:一條中國北方河流的生態保護經

在溼地公園深處,記者還看到了茭白、慈姑等常見於南方的水生植物,不少植物還具有淨水功能。

溯流而上,在以防洪和供水為主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盤石頭水庫,水影連連,山色青黛。鶴壁市盤石頭水庫建設管理局總工程師王雷說,水庫水質持續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二類標準以上,除總氮外其餘指標皆為一類。

纏絲鴨蛋是淇河特產。2013年以前,淇河許溝段的2公里水域聚集著5家規模較大養鴨場,總規模在4萬餘隻,極大威脅淇河水質。有關部門依據淇河許溝段水質和水量,科學論證該段水生態環境承載力,確定養殖規模控制在8000只不影響水質。經規範清理後,淇河許溝段5家養鴨場保留1家,現存欄4000只。據統計,沿河先後關閉或拆除養殖場近百家。

除了整修攔河壩、對河道進行防滲減漏等工程措施,鶴壁還展開配套的生態措施:5年來完成流域綠化13.98萬畝,形成喬、灌、草、籬、藤立體配置的植物群落,提高水源涵養和水質淨化能力。

新華社點讚我市淇河生態保護成效:一條中國北方河流的生態保護經

淇河,亦詩河。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39篇描寫了古淇水河畔的風土人情,佔其詩歌總數的八分之一;中國文學“四大名著”中都有對淇河的描繪;《全唐詩》中詠誦淇河的詩歌有50多首。現存歷代詩人吟詠淇河的詩文有1000多首。2014年,中國詩歌學會將淇河命名為“中國詩河”。

“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詩仙李白形象地描寫了歷史上淇河的美景和商賈達人、文人騷客雲集的盛景。

走進“淇水詩苑”公園,踩在腳下的是詠淇之詩,映入眼簾的亦是詠淇之詩。當地政府每年在這個有1500餘首詩歌的公園舉辦詩歌大賽,讓文化與生態水乳交融。

傍晚時分,一位劉姓市民和兒媳、孫兒在公園淺水處遊玩。她說:“我們在淇水河畔生活了幾十年,我們自己珍惜、愛護母親河,也不允許其他人汙染水源。”

鶴壁市委書記範修芳說,在文化與生態的共同涵養中,鶴壁市民的文明素質正在極大提升。“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淇河”正在成為鶴壁人的共識。我們希望通過紮紮實實的淇河生態保護,真正“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