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主義與霸凌主義辨析

“霸權主義”是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傳統國際政治詞彙。

1974年2月22日,毛澤東主席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率先提出了霸權主義的概念,同時提出了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號召聯合起來反對霸權主義。

毛主席對卡翁達說:

“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同年4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率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並於10日在大會上發言,闡述了毛主席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引起了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熱烈反響。

在蘇聯已經由修正主義而社會主義帝國主義,並導致50年代形成的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情況下,毛主席審時度勢,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和反對霸權主義的主張,抓住了國際形勢的主要矛盾,最大限度地團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西歐、日本,最大限度孤立兩個超級大國,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的今天,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和反對霸權主義的思想還靈不靈?

我看還是靈的。美國作為唯一的霸權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矛盾,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

即以中國自身的感受為例:誰在阻撓中國統一?誰在插手中國南海?誰在力圖中斷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技術進步?誰在中國周邊不斷組建各種軍事聯盟、舉行威脅中國的軍事演習?

只要我們搞清楚了這些問題,就會明白堅持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堅持反對霸權主義最符合最符合中國利益,也最符合國際正義原則。

仔細辨析毛主席提出的霸權主義,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具有雙重含意的概念——

既指一種行為,即超級大國欺侮、壓迫、支配、干涉和顛覆小國、弱國,不尊重他國的獨立和主權,進行強行控制和統治,也指一種“身份”,即蘇聯和美國。

在蘇聯解體後,只有美國一家配得上“霸權主義”的稱號。

霸凌主義是這幾天突然熱起來的一個詞彙。

嚴格說起來,這還不是一個嚴肅的、被廣泛接受的國際政治詞彙,不要說正式的詞典裡查不到這個詞,就連以反應迅速著稱的“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也查不到這個詞的正式定義。

“霸凌”一詞的定義倒是很容易就找到了。

“霸凌”是音譯英文“bully”一詞。指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

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復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另一條關於“霸凌”的定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於社會中,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由此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推導出作為國際政治詞彙的“霸凌主義”的含義:即用“霸凌”的方式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

指控對方對自己“霸凌”,也有意無意地塑造了自己弱小、可憐的形象。

霸凌主義和霸權主義,區別在哪裡呢?

第一, 霸凌主義遠較霸權主義溫和,並且不會使被指責的國家聯想起曾被指為霸權主義的“不愉快往事”;

第二, 不具有身份上識別敵我的含義,只具有不贊成對方行為的含義。比如,一個學生對另一個學生有霸凌行為,但他們還是同學,並非敵人。

很有趣,很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