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會走路的寶寶依然喜歡被抱著,那要抱到幾歲是個頭?

養娃界有一個著名定律,叫做“自理矛盾交換律”,意思就是說:娃沒能力自理的時候,哭著喊著要自己來,搞得一團亂,等有了自理能力,又跟殘廢了一樣,哭著喊著讓媽媽代勞。

娃兒能夠學會的幾乎所有技能,都逃不過這個鐵律。

其實吃飯穿衣之類的,著急的時候給娃幫幫忙倒也沒啥,但是能走不走非要抱這個真的是要了親命,老母親的手臂修煉到撐起娃兩歲左右的體重感覺已經是極限了,兩歲以後就算是再女漢子,抱著30斤的娃超過10分鐘也會有想要扔出去的衝動。

想當年我也一直被這件事困擾,曾經為此問過前輩大姐,熊孩子到底要抱到幾歲啊?大姐一聲冷笑:至少抱到三歲,上不封頂,直到重得你真的抱不動了為止,孩子會激發出你最大的潛力的。

結果大姐所言不虛,真的是三歲打底……果果現在都四歲多了,依然有時候會耍賴要抱呢!他們在這件事上真是貪婪得沒有盡頭啊~~~

其實娃喜歡被抱著也很好理解啊,這就好比當年我不會開車的時候,天天哭著喊著要學車,等我真的會開車了以後,新鮮了一個來月就一下方向盤都不想碰了,只要老公在就都讓老公開車,一個道理!

被抱著多爽啊,視野好,看得遠,不用自己受累,還和媽媽親親密密,美滋滋啊,傻子才要自己走呢!對不對?

所以呢,想要解放自己的快要廢了的老腰和已經練出肌肉的胳膊,逐漸擺脫人肉轎子的悲慘命運,讓娃能下地多走兩步,你還是需要很多套路的!真的不要指望娃兒那天良心發現,突然就自覺自動的不要你抱了。

其實想單純的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說不抱就不抱,讓娃哭夠了就自己走了。

但是這麼做比較簡單粗暴,會損傷和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讓孩子覺得好像媽媽不愛我,不在乎我了,從而導致親子關係問題,也是得不償失。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最核心的任務的是要讓孩子認識到一件事——抱,非不想也,實不能也!

你要用全方位立體化毫無死角的演技讓娃相信:媽媽還是很愛你的哦!媽媽也很想抱你哦,只是你太大太重了,媽媽抱不動你了而已哦!

所以呢,當娃兒張開小手說“媽媽抱”的時候,你一定毫不猶豫的先把他抱起來,充分表達一下愛意,求生欲要足夠強!

把小朋友先哄高興了,你就可以開始想一些脫身的方法了:

方法一:溜鬚拍馬+裝嬌弱法

哎呀,寶寶你怎麼長得這麼快,感覺沒幾天就重了這麼多啊!再不久怕是要比媽媽高了呀!哎呀,好重啊,媽媽都抱不動了,哎呀,手好酸,哎呀,太重了,寶寶,你救救媽媽吧……

記住,要領是,先誇他長得大長得快,讓娃自我膨脹起來,感覺自己很強大。

然後你開始裝弱小,沒力氣,抱不動,好可憐,配合著各種喘粗氣,快被壓垮的樣子。

娃兒這個時候就會想要當小超人拯救弱小的麻麻的!

方法二:訂目標法

你現在長這麼大了,這麼重,媽媽實在抱不了太久,這樣,媽媽抱你走到那顆大樹下面,怎麼樣?

如果娃表示不願意,你可以讓一步,說一個更遠幾步的目標,如果還不願意,你可以再訂一個下一次抱起來的目標:

“媽媽會牽著你一起走到在前面路口那裡再抱你一段,你覺得怎麼樣?”

好好商量到這種程度,除非孩子太累,一般是會答應的。

執行的時候要注意,抱到指定目標的過程中,不可以表現得過於輕鬆彪悍,放下的時候也不要表現得如釋負重好像甩掉一個麻煩一樣,一定要表現出一個“哎呀好重啊抱不動啊好不容易才堅持到地方”的感覺,引起小朋友的同情心哦~~

方法三:讓他不舒服法

媽媽的懷抱那麼舒服,當然想多待啊!

所以你平時可以注意,就算不得不抱的時候,也要抱得讓他不舒服一點

譬如總是調整姿勢,來回換手,各種換重心,各種折騰,讓娃有一種抱得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

再譬如說,胳膊稍稍放鬆一點,這樣摩擦力就會變小,娃兒就會總往下滑,快滑到底了,你再給他抱起來,但是沒一會兒又滑下去了,儘量營造一種“我很想抱但是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

再譬如你在抱他的時候,選擇一些讓娃比較難受的姿勢,譬如說從腋下繞過去抱,時間稍長就會覺得腋下有點痛。或者和娃說媽媽抱不動了,揹著好嘛?揹著這個姿勢娃兒要自己手臂用力才行,時間長了也挺累,還不如自己下去走。

反正天長日久的娃兒發現被抱著不太舒服的時候,想要抱的意願自然就會小了。

方法四:爸爸的任務法

只要爸爸在場的時候,就說媽媽真的抱不動了,爸爸才有那個力氣,讓爸爸抱你吧。一般這種出力氣的活兒,老公也不會不接,等到老公抱娃抱多了,娃比較熟悉“爸爸比較有力氣,媽媽比較沒力氣”這個邏輯之後,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當爸爸不在的時候,娃兒要抱,你就可以說,哎呀,爸爸不在啊,媽媽力氣不夠大可抱不了太久哦,媽媽力氣不夠大不能抱你上臺階哦,媽媽力氣不夠大不能抱你走太遠哦!

家裡重活都是爸爸做的,媽媽做不來啊!抱不動天經地義啊!

總而言之,媽媽是弱者,需要你的幫助哦!

方法五:轉移注意力法

和娃散步,嘴不要閒著:

寶寶你看,前面有一些好漂亮的花哦!

快看,天上過去了一個飛機。

哎呀,這裡有一群螞蟻你看到了嘛,他們在幹嘛?

哇!那裡有一隻小鳥唉!

消防車啊,前面有個消防車開過去啦!

幫孩子發現路途中的樂趣,孩子就不會那麼快的感到累,就更容易多走路啦!

小娃喜歡被媽媽抱,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如果真的犧牲自己,隨叫隨到,只要娃兒要求就抱著,那就不正常了。我以前回國看到有娃兒5歲了還一直被抱在手裡不下地,也是很佩服這位媽媽的毅力了。

娃兒也是會好逸惡勞,你越是抱得多,他越得不到鍛鍊,越是沒能力走很遠,這樣就惡性循環了。

所以啊,別讓娃吃你吃得死死的,抱是要抱,但是抱抱是表達愛的,當人肉轎子這件事,你一定不能太實在了,得和娃虛與委蛇,討價還價,鬥智鬥勇,能少抱一步是一步,娃才能一次次的挑戰自己的極限,越走越壯,越走越遠啊!

我記得毛頭兩歲的時候我們帶他去爬山,第一次沒走幾步就嫌累,哼哼唧唧耍賴要抱,被我和他爸爸各種套路,插科打諢的一會帶他看這個,一會兒看那個,還給他做根棍子讓他邊走邊戳旁邊的草和石頭,不知不覺就走了很遠,實在累得不行了才抱一陣,生拉硬拽的到了山頂。結果第二次的時候,小子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一路說說笑笑就到了山頂,一次都沒讓抱,自己爬到山頂高興壞了!等到第三次,爬得都比我快了……小娃的潛力超乎你想象啊,只是需要多一份鼓勵,真的達到目標的時候,他會收穫無以倫比的開心,比被抱著開心多了!

願媽媽懷裡的小寶貝,都能快快的變成小探險家哦!

已經會走路的寶寶依然喜歡被抱著,那要抱到幾歲是個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