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上甘嶺高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狂轟濫炸,這次被後世稱為“上甘嶺戰役”的激烈戰鬥,不僅成就了中國軍隊鐵軍的傳奇,同時也成就了火力打擊的一個新名詞“範弗裡特彈藥量”。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1984年的7月12日,在另一座大山上,出現了一次堪比上甘嶺的的戰鬥,不過這次挨炮彈的不是解放軍,而是越南軍。
上世紀60年代,越南在與美軍進行了長達8年的戰爭,並最終打的美軍被迫撤離。戰爭結束後,該國繳獲了大量美製武器裝備,加之中國和蘇聯援助的大量物資裝備,使得該國黎姓首腦出現了虛偽的膨脹,一度稱自己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為了侵佔資源,這隻“白眼狼”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在兩國邊境不斷製造摩擦,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轟轟烈烈的自衛反擊戰在邊境全面打響。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解放軍就打的曾經讓美軍頭疼不已的某國軍隊抱頭鼠竄,並將戰線一度推進到諒山地區。
1984年越軍妄圖奪回老山主峰陣地。為了這次戰役,他們從最精銳的316A師、特工團、坦克團等部隊抽調了一萬八千餘人,秘密集結於老山陣地附近,準備於7月12日發起全面進攻。
從7月1日起解放軍就發現了對方的詭異行動,對方的無線電通訊全面停止,火炮也不再向我射擊,我軍指揮員料定敵人將會發動一次大的反擊作戰,於是迅速組織運輸力量向我方陣地運送大量的物資彈藥(其中炮彈為重中之重,火炮普遍得到3個基數的彈藥補充),並在陣地前沿佈設了大量的雷場。
為了防止敵軍偷襲,解放軍還將從美國引進的0.5瓦單兵對講機充斥到一線改善通訊條件,並將從國外引進反炮兵雷達部署在老山,到此解放軍已經全面做好應對敵軍反撲的準備。
7月12日凌晨解放軍監聽到敵方電臺開始頻繁活動,並推斷出敵軍將從松毛嶺一線向我陣地發起進攻,於是解放軍指揮員迅速制定了“趕羊入圈、分段攔截、關門打狗、務求全殲”的十六字作戰方針。
凌晨三時許敵軍向蝗蟲一般向我陣地撲來,接到命令的解放軍炮兵部隊立刻對敵軍開始炮擊,解放軍動用130加榴炮、122加榴炮、105火箭炮、85加農炮等火力對松毛嶺地區寬5公里,縱深7公里的狹窄區域進行反覆炮擊。敵方也迅速展開炮火還擊,但在反炮兵雷達的引導下,解放軍很快就教會了敵人炮兵什麼叫閉嘴。
很快敵人的攻擊就被戰爭之神的怒吼敲了個稀碎,敵軍各攻擊部隊建制被打亂,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無線電裡到處都是敵軍呼叫增援的喊聲。在大炮的轟擊下,敵軍只能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在歷時17個小時的戰鬥中雙方共投入炮兵47個營,敵軍向我軍發射了15萬發炮彈,而我軍向松毛嶺不到35平方公里的地域內整整發射了170萬發炮彈,創造了我軍炮兵史上一個新的記錄,成就了中國式“範弗裡特彈藥量”。
此役共斃傷敵軍3300餘人,在敵軍撤退時,解放軍又順勢攻佔了之前被敵軍控制的幾處高地,敵軍的脊樑在這次戰役後完全被打斷,松毛嶺也成了越南的“傷心嶺”。
閱讀更多 兵器次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