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嚴歌苓的芳華,馮小剛的芳華 也是我們的芳華

是嚴歌苓的芳華,馮小剛的芳華 也是我們的芳華

芳華翻譯成英文是youth,而youth翻譯成中文又是青春,可是總感覺“芳華”這個詞比青春更要耐人尋味。

這部電影原本定位的受眾45歲到70歲的人群,看到有朋友說,坐在她旁邊的一個阿姨從頭哭到尾,我想這個定位應該是準確的。然而當自己從何小萍給她父親寫信開始就哭的剎不住車的時候,又覺得這個定位是不準確的。

文革,文工團,越戰......這是那個時代獨特的印記,也是我們父輩青春年少的一段時光,本來只是想當個看客,倒不知不覺被帶了進去,想是時代烙印不一樣,人卻總有許多共情。

看到有人評論說這部片子只不過是放在七八十年代的“致青春”,放到21世紀便是小時代了,不敢苟同。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對青春年華的追憶,有對時代的反思,對人性的一些觸摸,有“青春”卻又不止於青春。

是嚴歌苓的芳華,馮小剛的芳華 也是我們的芳華

02

那個強調“集體主義”的時代裡,劉峰那樣的活雷鋒應該是被歌頌的,像一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可其實,大家是沒有從心底裡去感激或者尊重他的,都對他的付出習以為常。

那時候人們被灌輸的思想是要學會“犧牲”,其實一味地犧牲卻是違揹人性的,顯然,劉峰還是有“人性”的,他也有私心。他有喜歡的姑娘,有憧憬的愛情,這是我覺得這個人物可愛的地方,不食人間煙火的活雷鋒倒顯得沒那麼討喜。

可是大概在林丁丁看來,劉峰這樣的人就應該不食人間煙火,他的愛慕倒成了“汙點”,將他推向深淵。這大概也是那個時代獨特的產物,就像《歸來》裡丹丹告發自己的父親撇清關係,這裡的林丁丁揭發劉峰自證清白,人都似是扭曲了天性,卻又像是釋放了本性。

是嚴歌苓的芳華,馮小剛的芳華 也是我們的芳華

03

不知道用“中央空調”來形容劉峰是不是恰當,他給身邊的人一樣的溫度,可大多數人融入集體互相取暖,這點暖意自然是被忽略了。而有的人,遭遇到太多冰冷的排擠,那一點點溫暖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對劉峰來說那是本能的善良,對小萍來說,卻是全部的溫度。

那段集體生活的芳華年代裡,有左顧右盼不自然的暗自喜歡,也有朋友橫刀奪愛的狗血橋段,有人性裡的自私不堪,也有執著倔強的念念不忘......文工團解散,像極了我們的畢業,或者是告別一段特別的過往,總之生活都是要分崩開來,各自品味的。喝上幾口酒,記憶就不自覺得為我們篩選過往,沉澱下來的多是讓人留戀的美好。

可他們的芳華跟我們的青春還是不一樣的,同樣是被時光碾過之後徒留一片唏噓,他們還被時代的軌跡踩得血肉模糊,他們的芳華是用血染的,格外明豔,格外疼痛。而那段諱莫如深的歷史,你提或者是不提,它都在那,刻在很多人的骨血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