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如黃金的「泥」

原標題:一兩黃金一兩泥:一盒印泥的前世與今生

源於傳統的農耕文明,中國人之於泥土一直有著母親一般的眷戀,甚至將之神化為“后土”。在篆刻藝術的天地裡,也離不開那一盒小小的印泥。秦璽漢印、皖浙流派、滿白細朱,印學的大千世界,都由這一盒印泥而化身千百、活色生香。作為傳達藝術的媒介物,印泥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印章藝術所表達的效果。此外,印泥還可以成為書畫鑑定的重要手段。從前畫壇泰斗張大千模仿石濤之作已到了出神入化、真假難辨的地步,連黃賓虹等國畫大師也難以分辨,但終因為“印泥顏色不對”而被人識破……

欲知印泥的今世,當知其前身。嚴格來說,現今常用的硃紅色印泥並非真正的泥土,而是用硃砂、艾絨加油調和而成的泥狀物。而最早的印泥,抑或其“前身”,則是真正的泥土。

贵如黄金的“泥”

傳統美術和傳統工藝的結合點

作為一百多年來的印學研究重鎮,西泠印社所制的“西泠印泥”可謂是當今印泥工藝的代表,也已成為國家非物質遺產項目。

西泠印泥始創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由西泠印社創始人丁輔之、王福庵、葉為銘合作製成,比西泠印社創社(1904)還早。後來經過西泠印社社員韓登安、茅大容等幾代印人的不斷改進,終成行業內公認的上品。如今,掌握西泠印社古法印泥製作技藝的人極少,西泠印社印泥製作研究中心負責人曹勤是其中的佼佼者。曹勤18歲進入西泠印社,跟茅大容先生學習金石篆刻、書法,隨後得到他關於印泥製作的獨秘真傳,成為他唯一親傳弟子。在曹勤心中,西泠印泥是傳統美術和傳統工藝的一個結合點。傳統美術即金石篆刻,印泥、鈐印、拓邊款、印譜製作等則屬於傳統工藝。“印泥要與篆刻的刀法、線條、章法相契合,讓篆刻家的理想效果一次性呈現出來。”

此前,西泠印泥經過韓登安等前輩的改良,改變了以往使用半不乾性油的配方,讓印泥不有滲油之弊。而曹勤又在此基礎上,在印泥中增加了幾味藥材,讓印泥鈐蓋後可以速幹。幾代人的努力,才讓西泠印泥有了如今的高度。

曹勤介紹西泠印泥的特點:“色澤古雅沉著、質地細膩,夏不滲油、冬不凝凍,鈐出的印文色澤沉著、經久不褪,能讓篆刻清晰傳神到紙上,呈現微凸的立體感。通常連鈐幾十方印,印文字口依舊清晰。即使水浸、火燒,字跡仍清晰存在。”

如今,西泠印泥的品種已多至30餘種,比如最有名的古法純手工硃砂、朱磦印泥,古法宮廷、宣和等印泥,其古法純手工宮廷印泥的技藝是在傳統西泠印泥的基礎上,研究古代宮廷制泥法,融入黃金入泥的特殊古法技藝,創造出國內外獨一無二最頂尖的印泥。印泥種摻入純金後,肉眼很難發現,只有在高倍放大鏡下,才能看到密佈的金屑。因此,這種印泥具有特殊的“防偽”功能。

贵如黄金的“泥”

一抹嫣紅背後的門道

印泥的品級,取決於原材料和製作工藝。製作印泥的原料,裡面就有很多門道。比如印泥色澤的來源——硃砂。硃砂原為礦物,化學成分為硫化汞,上好的硃砂礦石會呈紅寶石般的澄淨晶體。硃砂礦經過傳統的“水飛”工藝,會發生上下分層。下層的礦物呈深紅色,最接近硃砂的本色。用這種礦物製成的印泥,適合鈐蓋先秦古璽一類的風格;上層浮起的礦物,稱為“硃磦”,色澤略偏黃,亮麗雅緻,沉著穩定,適合用於漢印一類的風格。稍次一級的硃砂,則是用硫黃與汞人工合成。“這種硃砂經過‘水飛’後,只能稱為‘銀硃’和‘黃磦’,而非‘硃磦’”。

印泥的基質是艾絨,原料是艾草。曹勤為此親自去湖北採集質量上乘的野生單瓣艾草,“單瓣艾草質地堅韌,莖葉粗壯。對印泥有著明顯的凝固作用。” 製作印泥前,艾草需要在陽光下反覆晾曬,並去除粗梗。接著,將這些艾草用布袋包好,放入鍋內蒸煮。然後洗淨,在烈日下晾乾即可。最後,艾草還要進行人工挑揀,根據長短分成不同的質量等級。“越長的艾草質量越好,更適合用來製作印泥。”

制印泥用的蓖麻油取自蓖麻種子,是一種微黃色的黏稠液體。製作印泥時,新鮮的蓖麻油並不是上選,一般要經過3~5年的天然氧化。“越是上好的印泥,蓖麻油需要氧化的時間也就越長。時間越長,油的顏色越深,但格外澄明”。西泠印泥所用的蓖麻油往往是5年以上的伏油,甚至是15年以上的陳油。

如此原料精工製成的印泥,方可稱得上有“一兩黃金一兩泥”。曹勤說,西泠印泥目前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如如何把硃砂礦研磨得更加精細等等。關於印泥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

贵如黄金的“泥”

西泠古法手工黃金朱磦印泥

贵如黄金的“泥”

蓖麻油

贵如黄金的“泥”

硃砂礦石

封泥上的秦漢痕跡

印泥的前身,是起源於戰國秦漢時期的“封泥”。先秦的官方文書主要是簡牘文書,即寫在竹簡、木板上的文書,需要把文書璽印加蓋在“封泥”上,如果沒有這種封泥璽印,文書則不能生效。“封泥”這一稱呼最早見於《後漢書·百官制》, “東漢少府屬官有守宮令一人。掌帝用筆墨文具及尚書省財用諸物和封泥”。可知當時封泥已是一種專門的文具耗材。

使用封泥的大致步驟是:取較寬大的單片木牘一塊,文字寫在牘片凹面,然後在文字上加一塊板,像蓋子一樣,這叫做“檢”,相當於文書封面,其寬度、長度與牘下凹部分相同。檢蓋在牘上後,文字既不外露,又得到了保護。“檢”上一般有三道繩槽,用於系捆,其中中道繩的繩槽處再鑿一方槽,稱為“印巢”,用一丸黏土按於“印巢”內的繩結處,趁溼軟時將印璽按壓於泥上,待幹後繩結隨之牢固(封泥的背面,往往還留著當時綁紮繩子的痕跡)。簡言之,封泥的原理是把印章按捺在軟泥上,形成鏡像的立體印文,為木質的信件起到保密、憑證的作用。

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建咸陽宮,其中一處名章臺,秦始皇曾在這裡“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於是,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彙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或木牘,上奏官員要將之糊上封泥,鈐上自己的璽印,然後放在火上燒烤,促其乾硬。奏章被送到章臺,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蜜裡調油”的漫長競爭

兩晉以後,紙張、絹素的應用日益廣泛,逐步代替了竹木簡,也促使印章的使用起了顯著的變化,封泥逐漸廢止,而印色逐漸通行。封泥與印色交替的過渡,在南北朝已經完成。這一脫離了封泥之後,印章的使用進入了蘸色按捺於絹紙的時代,直至今日。

當時,紙書致信時,常將印章蘸墨或硃色,直接鈐蓋在書卷上。硃色的來源是硃砂礦石,具有色澤紅豔、不易褪色的優點。古人就將硃砂礦石研磨成粉,再以液體調和,這就是原始的制泥方式。宋元之前,印泥的工藝尚未成熟,曾出現過“水印”、“蜜印”等調朱手段。

“水印”即用白芨水調出的印泥。白芨是一種植物藥材,先之置於水中煎煮後,遂成黏稠的白芨水,冷卻後與硃砂充分攪拌至顏色均勻,就可以使用。因為白芨水具有較好的黏固性,所以水印印泥很快就得以推廣使用。但水印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和滲透性,會造成印文字口不清晰、遮蓋力差等問題。

於是,人們逐步採用蜂蜜代替原來的白芨水調製印泥。印泥發展階段進入“蜜印”階段。蜂蜜較白芨水更為黏稠,且具有更好的凝固性。製作時也不用煎煮,直接同硃砂攪拌均勻即可使用。效果良好、製作便利使蜜印迅速代替水印推廣開來。但無論是蜜印還是水印,都很難達到使印文字跡清晰、歷時不暈的效果。

元代以後,人們開始以蓖麻油調硃砂。到明清時期,油印已經完全取代了蜜印。這一番“蜜裡調油”的競賽,終於有了獲勝者,印泥工藝也走向了成熟。

贵如黄金的“泥”

漢代封泥和木牘

贵如黄金的“泥”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中的唐中宗“神龍”半印②元項元汴“神品”

贵如黄金的“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