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這兩天,

“北京8歲雙胞胎青島走失”事件刷爆朋友圈,

兩個孩子的遺體都在海中被找到,

無數人為之痛心和惋惜。

但緊接著刷屏的是

“媽媽發了個朋友圈孩子就失蹤了”這個細節: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時間,剛剛失去了兩個孩子的母親

成了眾矢之的。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如果時光能倒流,

相信這位母親必不會讓孩子離開視線一步。

悲劇既已發生,

一味的指責又能改變什麼呢?

她才是這起悲劇中最痛的人,

她也已經得到了此生最殘酷的懲罰。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相較於口誅筆伐,

我們這些旁觀者最應該做的

恐怕是從這起血淋淋的事件中獲得教訓。

畢竟,這樣的悲劇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而奪走孩子生命的元兇,

還有很多家長對它一無所知!

統計:

溺水成中國兒童死亡第一位原因

據央視新聞,

從今年6月25日到7月26日,

全國各地至少有30多個孩子,

的生命因溺水而瞬間凋零!

這些還是不完全的統計數據!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而據世衛組織最新消息,

數據顯示,中國1至14歲兒童死亡

第一位原因是——

溺水!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對多數兒童而言,

水意味著歡樂、玩耍

同時,也意味著風險。

孩子海中暢遊,小心這個“殺手”

北京雙胞胎姐妹遇難一事,

牽動無數網友的心,

不少人也在分析

到底是什麼奪走了小姐妹的生命。

據瞭解,兩姐妹出事的海灘是

一片沒有開發的野浴場,

海中有暗流,沙灘入海的部分比較陡峭。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這些野浴場看似海面平靜,

但由於地形、地勢原因,

海浪大、暗流洶湧、多暗礁海溝,

且沒有救援隊、防鯊網、瞭望塔

這些專業救援設施,

在這樣的野浴場發生險情,後果不堪設想!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此外,還有一個頻繁出現的推測,

一個讓我們感到十分陌生的詞彙:

離岸流!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日報君的粉絲中也有人提到這一點: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什麼是“離岸流”?

離岸流,又被稱為回捲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這束水流雖然不長,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達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續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

它是最危險的海灘殺手,但許多人卻不知道。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離岸流形成的最常見的原因

想象一下,你正躺在海邊,享受著海浪的親撫....突然!一股無形的力量抓住了你的雙腳,將你死死往大海深處拉去!掙扎無效,你全身開始失去力氣,只能隨著這股奇怪力量沉入海底……

這不是驚悚小說。實際上,“離岸流”有巨大的能量,有時連海面上的救生艇也會被吞噬掉,一旦遇上“離岸流”,會十分危險。

流頸是最危險的地方,不但狹窄流急,而且因高速產生的負壓還會將靠近的游泳者“吸”入。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離岸流演示圖)

有些親歷者講述了遇到“離岸流”的可怕經歷: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作家莊羽看到新聞也說起了自己的感受: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離岸流有著顯著特徵

流速快,流速每秒 2 米,甚至更快。每股的持續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

隱蔽性,離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突發性,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離岸流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

不可預見性,離岸流的強度和狀態因波浪、潮汐、天文、風力風向等多種因素而改變,所以不可預見。

威力巨大,它有巨大的能量,有時連海面上的救生艇也會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離岸流,會十分危險。

如何在海灘上分辨出離岸流?

平時游泳時,一旦看到下面這種紅色箭頭的情況,請不要猶豫,趕緊上岸,這就是可以害死人的離岸流!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家長帶孩子在海邊玩,

一定要注意這個“無形大手”,

學會分辨離岸流,

關鍵時刻可能會救你和孩子一命!

北京日報記者諮詢了

參與這次搜救的“山海情”救援隊,

據介紹,這次女孩遇難原因暫時無法確定,

不過人在沙灘上觸水,

確有可能被離岸流捲走,

這時不要試圖站起來與它對抗,

也不要試圖逆流游回岸邊,

應採取仰泳的姿勢,

讓自己臉朝上漂浮著等待救援!

以為孩子只是站在水裡?

其實他正在溺亡!

不讓孩子在海里游泳就安全了麼?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提示家長,游泳池、水桶、浴缸甚至稻田裡都一樣存在溺水的危險!

事實上孩子溺水時,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孩子往往不會大喊,也無法揮手求救!

2017年1月

,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在咸陽海泉灣溫泉世界不幸溺亡。據監控顯示,孩子在兒童戲水池掙扎了3分多鐘,而母親在離他僅三四米遠處刷手機竟卻毫無察覺!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這起事故不少家長應該還有印象↓↓↓

網上還有另一段視頻

也有不少家長看過,

芬蘭一家游泳館,

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畫面中的小男孩。

他的雙手一直在努力划動,

就像正在水裡歡快地戲水。

不幸的是,

根本沒人意識到他已經溺水。

男孩的身邊有很多大人,

但沒有一個注意到他的異常。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直到四分鐘後孩子完全漂浮在水面上,

才引起以為一位女士的注意,

孩子被救,轉危為安。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還有些人溺水時,

大腦處於半昏迷狀態。

所以溺水者會很安靜,

旁邊人甚至都發現不了異常。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青島救生協會會長王超說:

“孩子溺水時,

在水裡抬不起頭來,

他就無法呼救,喊不出聲。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手也伸不起來,

因為往上一伸手,就往下沉

大人就會以為,他在裡面戲水。”

這種不瞭解,

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發生。

在兒童溺水的案例中,

有不少都是家長就在孩子旁邊兩三米,

但由於孩子溺水後無法呼喊,

導致家長救援不及時。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如果你看他頭老是不抬的話,

一定要過去託他一下,

看他到底是不是在玩。

也許因為你這一託,

孩子的命就保住了!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看圖學習“防溺水”知識,

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

但這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補上!

別讓悲劇再重演。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別再指責發朋友圈的母親了!讓雙胞胎姐妹溺亡的元兇可能是它!

暑假是孩子們期盼的歡樂時光,

卻也是家長需要格外注意孩子安全的兩個月。

無論帶孩子去哪裡游泳,

請注意!

確保讓孩子在您的視線之內!

北京日報(Beijing_Daily 記者:趙鵬、張楊、張力)綜合@央視新聞、樂城市、父母在線、央視網、錢江晚報、廣州日報、華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