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年中報冷熱不均

動力電池企業年中報冷熱不均

日前,不少企業發佈了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分析其中動力電池企業的情況不難看出,強勢企業一路高歌猛進,但大部分企業因受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業績並不理想。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優勝劣汰將會加劇。

動力電池企業兩極分化

2018版《動力電池藍皮書》顯示,排名前20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配套量佔了總量的87%,我國動力電池行業表現出集中度提高的趨勢。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企業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在《中國汽車報》記者梳理的8家動力電池企業中,南都電源的表現非常搶眼,南都電源的中期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預計增長90%~120%,原因之一是鋰電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利潤貢獻度增加。可以看出,南都電源利潤增加依靠的是產品產銷量的增長。

業績表現亮眼的還有鵬輝能源、德賽電池等企業,鵬輝能源中期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業績預計增長55%~80%,原因在於鵬輝能源積極開拓市場,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同時也得益於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嚴格控制成本費用;德賽電池的年中報顯示,企業中期利潤增長16.49%。德賽電池在公告中稱,公司傳統優勢業務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產品銷量和金額同比均保持增長。

從上述幾家企業來看,業績增長的原因均來自於企業產品銷量的增長,而不是依靠補貼來提升,這也說明,這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受住了考驗。

有人笑就有人哭。不少動力電池企業受累於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中期業績並不理想。多氟多中期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實現了1.3億元的利潤,但同比下降了13.26%,多氟多分析原因稱是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鋰鹽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所致。另外,六氟磷酸鋰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下調,也導致產品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降低。

與多氟多相似,億緯鋰能也實現了微利,中期業績預告顯示企業2018年上半年獲利1.59億元,利潤下降31.72%,原因在於上年同期轉讓了深圳麥克韋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的處置收益1.2億元。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一的寧德時代也出現了利潤的下降,預減近五成,寧德時代將其歸因於上年同期轉讓了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的處置收益。如果扣除這一因素影響,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長31.43%~39.56%

相較上述幾家企業,猛獅科技表現更不理想,不僅利潤虧損,利潤也有較大的下降幅度。公告稱公司鋰電池、清潔電力、新能源汽車等各板塊業務開展不如預期,上半年營業收入約僅為上年同期的50%,而固定成本大致維持在上年同期水平。鋰電池業務計劃中的大訂單未能在預期時間落地,影響了預測業績的實現;新能源汽車整車業務由於年初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重大變化,子公司台州臺鷹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整車難以實現盈利。

融捷股份的境況也很窘迫,中報顯示虧損300多萬元,並且利潤大幅下降達597.88%。公司稱鋰電池設備交貨量減少,導致該業務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下降,由於鋰鹽產品市場價格持續回落,導致鋰鹽加工及冶煉業務利潤同步下降。

總體來看,雖有動力電池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整個行業並不好過,大多數企業中期業績並不理想,動力電池行業正在加速分化。

雙重壓力加快行業優勝劣汰

分析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分化的原因,多位券商認為,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電池環節承受產業鏈上下游壓力最大,2016年動力電池成本大約為2.2~2.3元/Wh,2017年下降至1.6~1.7元/Wh,降幅近30%。2018年,補貼提前退坡的局面確定後,主機廠對動力電池企業提出了更大的降價要求,普遍要求成本約為1.2元/Wh,降幅約為25%。

除了主機廠的壓力外,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也造成動力電池企業利潤的下滑。2月23日,四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5000元至16.5萬元/噸,漲幅3.13%;江蘇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上漲1萬元至17萬元/噸,漲幅6.25%;氫氧化鋰價格上漲3000元至15.3萬元/噸,漲幅2%。此外,鋰鹽價格全面上漲。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導致動力電池相關材料需求量持續攀升,促使其價格也是一路走高,近期雖有小幅回落,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總體仍是上漲趨勢。

三元鋰電池成為主流後,拉昇了金屬鈷的需求量,也因此,鈷價格非常堅挺地往上走,從2016年年底的27萬元/噸漲到2017年底的53.4萬元/噸,漲幅97.8%,今年上半年曾一度達到80萬元/噸。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金屬鈷的價格上漲通道並沒有結束。造成金屬鈷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剛果(金)礦業法的逐漸發酵;二是海外巨頭擴產“雷聲大雨點小”;三是下半年電動車環比數據預計逐月提升;四是當前全行業庫存水平處於低位。

雙重壓力襲來,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分化也是必然。

注重研發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有專家指出,降低動力電池的成本只有兩條路可以走:擴大規模和技術進步。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將提升,動力電池的規模化發展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品的成本。另外,除了擴大產能規模,技術進步是降低動力電池成本的最有效途徑。在動力電池配套市場,幾家表現比較突出的企業,都注重技術研發,以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如寧德時代,依靠技術優勢,寧德時代正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不可否認,其已經與三星SDI、LG、松下等國際電池企業站在同一競爭平臺上,並且不懼對手。有專家指出,寧德時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注重研發是重要原因。在寧德時代超過1.8萬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五分之一,這是大多數電池企業無法相比的。2017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投入研發費用6.7億元,約佔營收的11%。而我國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平均不足3%。

另外,比克、天津力神的持續發展背靠的也是技術的進步。目前,整車企業都注重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續駛里程,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據瞭解,比克在國內率先推出了3.0Ah電芯產品,能量密度達到250Wh/kg,可助力新能源汽車實現超長續駛里程。4.8Ah21700圓柱電池也已開始小批量試樣,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實現大批量出貨,年底還將推出5.0Ah的產品。

同樣,天津力神也是一家注重技術研發的動力電池企業,其開發的電芯單體比能量達到302Wh/kg,體積能量密度大於642Wh/L,25℃下1C充放電循環710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達到80%。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有注重研發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