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爲什麼不漲?

昨天是2018年的8月8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號發文,回憶十年前北京舉辦奧運會的盛況。作為股民,我們也簡單回顧一下十年前的股市,2008年8月8日上證指數跌幅4.47%,收盤2605;而十年後的昨天,上證收盤為2744點,這算下來,10年間上證指數只漲了5.4%。

十年時間,A股只漲了一年理財的錢,這正常麼?今天我們就以價值角度反思,A股整體為何如此熊途漫漫?(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取2008年初到2017年末這十年時間,期間上證指數從5265點跌到3105點,跌幅41.03%。)

按照申萬行業分類,統計過去十年收入、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淨額、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淨額、籌資現金淨額。情況如下圖。

A股為什麼不漲?

利潤角度。A股市場上所有企業10年的總收入為256萬億,淨利潤為23.6萬億,淨利率為9.23%,但剔除金融(銀行+非銀金融)後,淨利率僅為5.47%。90只金融股以A股全部企業25.7%的市值,16.34%的營業收入,取得了佔所有企業50.4%的淨利潤。可見非金融類企業的利潤貢獻之微薄。

以現金流角度。優秀的企業的現金流結構應為:經營為正,投資為負,且經營流入遠大於投資支出。而在A股市場剔除金融後,實體企業的經營流入為17.91萬億現金,但投資支出卻為20.92萬億。中間差額為-3.01萬億,這表示過去的10年間A股所有公司花錢比賺多3萬億。

以籌資角度。如果是企業上市、增發或貸款募集資金,體現為籌資現金流入;而如果公司把賺到的錢進行分紅派息,體現為籌資現金流出。所以如果籌資為正,說明企業在向股民或銀行借錢;籌措為負,說明企業在分紅或歸還貸款。剔除金融股後,A股共籌措流入7.57萬億,表示A股市場融資遠超過回饋給股民的錢。

歸納一下,將A股作為一個整體看,過去10年它整體的淨利率太低,賺錢少得可憐,花錢入不敷出,一直在吸血,實際並未創造價值,所以才會導致股票市場不佳、熊多牛少。

從個股的角度,我們也做了個表格,篩選出了上市十年以上,且目前未退市的企業,共2489只股票。

A股為什麼不漲?

其中,2399只非金融行業企業中,有753家公司能保證10年的經營現金流淨值+投資現金流淨值>0,有472支股票漲幅大於-41.03%(跑贏大盤),佔比62.68%。而在10年的經營現金流淨值+投資現金流淨值<0的1646只股票中,只有725支跑贏大盤,佔比44.22%。

看來“經營現金流淨值+投資現金流淨值”是否為正與公司的漲跌幅並不完全相關。這可能是因為股價往往反映的是對公司未來的預期,與前年度的狀況並不能影響投資者對未來的想象;也可能是因為A股市場還不成熟。

但是,換一個角度,這個指標是一個重要的排雷手段,在過去10年跌幅超過70%的491家公司裡,有405家經營現金流淨值+投資現金流淨值<0,佔比82.48%;幅超過60%的764家公司裡,有607家經營現金流淨值+投資現金流淨值<0,佔比79.45%.

在我們看來,價值投資理論永不過時,公司的內在價值等於未來現金流折現,而股票價格一定會圍繞價值波動的。所以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還是要參考公司是否能長期穩定的創造現金流。(作者:一石雙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