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活費一個月一千五左右都是怎麼過的?

夏奎星


在快進入大學之際,許多同學和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大學生活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定在多少比較合適?許多家長同學會把這個標準定在一千五百左右,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一千五百塊錢到底是花在哪裡?小編在這裡嘗試性的對這一千五百塊錢的出處做一下解讀。



第一、日常開銷花費

上了大學之後,與高中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是父母對你的管制明顯變鬆。這時候1500塊錢的生活費,可能其中一大部分是日常開銷,畢竟日常開銷佔生活中的消費支出是比例很大的。所以1500塊錢花在這上面的比重也可能會相應的變大。

日常開銷可能通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飯費的支出,但是到了大學就會變得不同。日常開銷不僅僅指的只是飯費的支出,還有各種生活用品的費用支出。雖然每件所佔的花費可能不是很大,可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日積月累,也就積少成多。如果你有一個本子記錄每天的花費的話,你在最後會驚奇的發現,可能這個消費比你每個月一筆最貴的支出還要多。


第二、經營自己所需要的花費

進去大學之後,不再僅僅像高中那樣埋頭於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進入大學之後會有各種部門、各種社團、各種興趣愛好紛紛投向你的懷抱,但是你並沒有承接它的能力,這就很令人沮喪。與此同時,你會意識到提升自己是多麼重要。這時候給自己報個相應的興趣班也要提上日程了。

這個支出不僅僅包括了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所需要的一些費用,而且還包括二次消費。就比如說,你報一個吉他班,可能相應的還需要買一個吉他和相應的樂譜、調音器、支架等。這也是在一個月的生活費內一筆不小的支出。


第三、理財方面的消費和日常的人情消費

隨著科技的發達,網上理財產品也日漸流行,有些同學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水平相應的拿出一部分的資金來為將來做打算。這是在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中,所佔據的一筆支出。但是如果在這方面沒有打算的同學,支出又是怎樣的呢?

還有就是步入大學之後,同學之間出去一起聚餐玩樂,或者是加入部門和社團之間的同學們聯繫感情,以及答謝某人所要支出的禮物消費。但是大學裡沒有那麼多人情往來,所以人情消費這一筆支出會相應的佔據比例小一點,但是與相熟的同學之間一起出去吃飯玩樂所佔比例很大。

所以說大學一個月生活費是一千五到底是怎麼過的,相信看了上述所說,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掌握。


優學優考策略


去年一位剛入學的大學生母親在網上發帖“吐槽”女兒怒斥是否是親生的,因為每月1200要把她“餓”死了。帖子一出,引發了很大爭議,也引起了關於大學生一個月應該多少生活費的大討論。今年,新入學的大學生父母同樣面對這個問題:給少了,怕委屈了孩子;給多了,力不從心,還慣壞了孩子。那麼,給多少合適呢?很多家庭選擇了比較中庸的1500左右!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看看下面是中國青年網對部分大學生月生活費的調查,可以看出1000到1500的學生所佔比例最高,這符合大部分地區、大部分家庭的實際情況。

其實,對於生活費,每個家庭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的生活費只包括吃飯和娛樂,其他衣服、電話費的開銷都由家長額外支出。而對於有些家庭,生活費則包含學生除學費和住宿費之外的其他一切費用。




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1500元每月的生活費沒有問題,這裡我想說幾點:

一、必須控制孩子的生活費,引導孩子合理花錢,讓他知道花錢的壓力,不大手大腳,形成理財意識,這將讓他收益終生。

二、生活費數量,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如果家庭條件好,適當增加一些“紅包”也不是什麼問題。在大城市,花費自然也高些。比如我現在正在浙大研修,在餐廳每人每頓30元的餐費標準,實際上也只是吃飽而已,對於一些飯量大的學生來說,每天30元,確實不多!


三、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雖然不能大手大腳的花錢,但是也不要因為節省費用而喪失發展自己的機會,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也是能力迅速發展時期,這個時候,在興趣愛好、技能培訓、拓展視野、同學關係、穿衣品味方面的適度投資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四、買奢飾品?做兼職去,不要碰校園貸!在大學,難免會誘發很多學生的虛榮心,為了滿足虛榮心,很多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解決,比如校園貸,這對大學生來說,不是健康的消費理念。大學生,憑藉自己的能力,賺點生活費應該不難,我認識一個大學生,通過寫文章,每天都能收入高達六七百元,所以,只要你有能力,在大學中就去施展,這種情況下。花費多了,也無可厚非!

以上是我的幾點認識和建議,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是洛陽理工學院的一名大學生,洛陽是位於河南北部的一所城市,這裡的物價較全國來說屬於中等偏上,而我的生活費是每個月一千塊錢。

在我們學校,早飯平均是四塊錢,午飯和晚飯都是八塊左右,夏天每天大約三塊錢的冷飲費,還有水果、零食等,一共一個月大約八百塊錢是用來日常吃飯的。剩下的兩百塊錢一般都用於買生活用品以及和同學聚餐了。

大一認識的人少,也沒有什麼娛樂,不怎麼花錢,雖然一千塊錢過得緊巴巴的,但是也勉強夠用了。從大二開始,因為經常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娛樂,旅遊,並且有了對象之後,一千塊錢就已經不再夠用了,但大二的我,已經認識了許多的朋友,對於大學以及社會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不再是當初那個一無所知的少年,我開始了兼職,寫小說,做自媒體,開淘寶店等等,學生兼職我基本上都做過,雖然沒有賺到多少錢,但也夠用了,並且這些經歷腳會了我很多,我很感謝這段捉襟見肘又充實、收穫頗豐的日子。



大學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大染缸,作為普通的家庭,我不建議給孩子太多的生活費,因為對於大學生來說,一千也夠了,兩千也差不多,三千也不多,四千也能花完,五千也只是稍微富足一點點,一萬的人也大有人在,因此,根本就沒有必要給他們太多的錢,給他們一個基本的生活費就夠了,想要闊綽一點,就自己賺唄,孩子已經這麼大了,不要孩子能賺到多少錢,但至少應該讓他們明白,賺錢不易。


歲月無痕對誰言


大學生生活費1500/月左右怎麼過呢?我覺得一般淺層理解為怎麼花錢而不是怎麼結合課餘時間去勤工儉學掙錢補給自己。

不過現在一代人多半懶散嬌寵,而且一直是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慣了,加上一個求學的理由,很少有我們那個艱苦年代時期,特別是家裡經濟拮据,我們是80年代中期上學的,當時生活費80元/年都過來了。現在我就在想,有的事真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錢少反倒逼著你去做的啥子來補給應急之需;錢多了,當然有個優越感,有助於提高大學生活的激情和夢想。錢多也有適得其反的效果,不會安排或有什麼不良嗜好,再多的錢也不夠花,有荒蕪學業,甚至釀成大錯。


我覺得供孩子學雜費不能過於放任,但也不要供學雜費後不聞不問,有意激發孩子理財的習慣,必須控制月供額度,要和孩子溝通達成共識,畢竟是他用錢,夠花就行,避免浪費錢,大手筆浪費錢習慣了可不好哦。


務本立


大學裡很快就要迎來一批新的面孔了,而且還是00後的新同學。作為90後的老學長,也準備要拍屁股走人了。想到要畢業出去工作了,就瑟瑟發抖,還是讀書好阿。

看著這個題目,不太理解題主的意思。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呢?我作為一個在讀大學生,覺得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實在是太高了。在我的學校裡,一個月1500塊的生活費可以過的非常的滋潤了,一個星期下一次館子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我目前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塊,包括了每個月的話費,熱水費,反正一個月就是這麼多了,零零散散的費用都包含在裡面了。如果是一些大的費用的話,就需要問家人要錢了。一個月1000塊的生活費是足夠夠用了的,有時候到月末了還能剩下一百來塊錢這樣子。

有可能是我節儉,有可能是我所在的城市消費不好。一個月1000塊的生活費,可以應付我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開支,可以讓我一個月裡衣食無憂,可以讓我在上課的時候不至於餓肚子,可以讓我體面的度過一個月,可以讓我在舍友邀請聚餐的時候也能夠欣然應邀。這就已經足夠了,上大學不是來享受的,父母供我讀大學已經很辛苦了,我每個月少花一點也能夠讓我心安一點。

一個月1000塊的生活費已經持續了三年了,至今依然沒有上漲過。家人問我夠不夠用,我都說夠用了,不需要了。一個月1000塊,吃飯用掉600塊,話費50塊,還剩有350塊作為日常生活的開銷。

自己平常在各個自媒體平臺,悟空問答上寫文章,還可以賺取一些稿費。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負擔自己每個月的生活費了,實現了在大學裡經濟獨立的願望。

上大學不是來享受的,這一點需要弄清楚。而且作為一個大學生,你已經年滿十八歲,也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應該勇於負擔起自己的日常開銷。我還在讀書這句話不能成為你理直氣壯跟家裡人要錢的理由。


大三老學長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很高興為您解答。

我覺得這個問題得看是幾線城市,還有就是得分男女。我的大學坐落於安徽省的一個二線城市,這裡生活節奏很慢,所以1500元的生活費對我來說是綽綽有餘了。

首先我先說說哪些地方必須花。

①飲食:

如果早晚吃食堂,中午點外賣或者去校門口的攤位的話,一天平均20塊,再加上水果,飲料,一天25塊算是比較合理的了。

②水費,澡費,電費,空調費:

我們宿舍生活用水是免費的,飲用水每桶是6塊,送上樓是7塊,平均三天一桶水,一個月就是70。最近不是很熱,平均三天洗一次澡,一次1.5左右,一個月就是15。現在氣溫不冷也不熱,不需要開空調,一般冬夏時候,一個月要充90塊的空調費,平時每月電費70,我們宿舍是六人間,這樣平均下來,一個人每月的寢室生活費大約85。

③出行,聚餐

一般平均兩個星期會有一次聚餐,每次50塊左右,再加上每個星期基本都會和朋友出去遊玩,來回路費再加上門票費,飲料,零食,250,不能再少了。

④網購

這方面就和性別有很大關係了。喜歡逛街是女孩子的天性,但又害怕逛街曬黑,所以都會選擇網購,一般來說,女孩子一個月網購少則兩三次,多則…可以剁手。男生我不太瞭解,但大都男生應該都會選擇網購,因為不用講價啊,但是據我瞭解,男生一般都是幾十塊的T恤,幾十塊的短褲,然後是幾百上千塊的鞋……但是平均一下,一個月網購消費四百以內都算比較合理的。

⑤最後一點主要針對男生了,男生應該每個月都會理髮的吧?可能偶爾還會心血來潮燙個頭,但是至於價錢我就不清楚了。

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些了,希望能幫到你,現在是晚上11:30,晚安啦~

歡迎關注公益青年說,
我們與你一同成長♡

公益青年說


看到題主的問題,千陽一臉懵逼。

一個月一千五都是怎麼過的,這是說高的還是低的?

千陽作為一個窮苦家庭的娃子,關鍵是千陽的老子還以為很有錢。千陽也很絕望啊!

於是,當千陽的老子想給一千五作為生活費時候,千陽拒絕了,千陽大義凜然,義正辭嚴地說到:

一千五太多,只要一千!千陽的老子瞬間笑了,哦哈哈老夫的麻將資金又要多了。

我是霽月千陽,如果覺得不錯請點贊再者加個關注吧~~分享紅包需要的找我~~~

幸好千陽的老媽制止了,最終決定,千陽的生活費一千五。


作為一個苦行僧,千陽揣著一千五,每天吃苦。

生存消費

電費是平攤的,不過一個舍友特別愛開空調,每個月電費宿舍排名都是靠前。所幸電費三人平攤,也沒多少錢。

早飯,四年的早飯,倆包子一豆奶,幾乎天天一樣。四年中早飯套餐從一開始的兩塊五變成了後來的四塊五。

洗澡,每天兩塊錢,兩塊錢200秒。男生嘛洗澡都懂的,精洗洗全身,粗洗洗三點。如果沒課或者打了球,200秒解決不了的,再來200秒。

中飯晚飯基本固定,0.6元的飯,一葷一素,大概七八塊錢,偶爾加個瓦罐湯三四塊。

沒辦法

這樣看來,一天三十左右,一個月伙食費九百大洋。

奢華消費

偶爾還是要奢華點的,千陽之前買了煮蛋蛋器,每月去超市買雞蛋,買牛奶。去一次超市幾十塊一百塊這樣。

每天一個蛋,嘿嘿不用愁。每天一杯奶,男的一米八女的DEF。

剛開學買了個車,當然是二輪的,信了學校對面車店的邪,240塊買的,結果下坡都要蹬車......

騎了一個月,輪胎受了內傷,120送到當鋪了,然後去買奢華無比的捷安特......裡最便宜的一款,699,騎了四年沒被偷,謝謝小偷不偷之恩。

小偷:你丫搞兩把鎖,老子沒工夫偷你的。

最後畢業時候50塊當了

此外消費就是各種電子器件,單片機啥的,最貴的430單片機買了四五百。

結餘

這樣掐指一算,一個月能弄個四五百塊,再加上業餘的點兼職,再加上敲詐了點老子的麻將錢,畢業時候去了拉薩,瀟灑了十幾天。

附一張公路照。

千陽覺得拉薩和本地各有特色,沒必要被那些文章慫恿。有的地方還不如千陽老家好看。

當然了存的小錢還獨自去看了一次演唱會,感謝學長不坑之恩,原價把票賣給了我。

啥子,你問戀愛花費?千陽這種單身老狗,還有啥戀愛消費?

幸好上學時候不知道阿迪達斯boost,也不知道四大跑鞋亞瑟士,布魯克斯,美津濃,索尼康,不然分分鐘回到解放前啊。


生活費不是重點,一個大學生是餓不死的。

從學校來說,第一個獎學金,第二個項目基金,第三個助學金,第四個其他各種獎勵。

此外,學校裡面找兼職還是相對容易的,再加上專業實習,收入也不會差到哪去。

再者,就算都不會,網上賺點錢,也是小意思。

現在千陽知道一個項目做校園的,撈一筆一千塊錢也是小意思。需要部門合作。可惜了千陽畢業了,不知道肯定是校園大boss。校領導不讓千陽當部長,千陽自己幹。

牛氣的學長拉個贊助都能到手好多錢,所以大家好好努力吧。

最後,大學還是學業優先太花時間而且沒潛力的東西,不要去深入做。很多兼職都是壓榨勞動力,低薪資,高強度,不值得。

我是霽月千陽,如果覺得不錯請點贊再者加個關注吧~~分享紅包需要的找我~~~

霽月千陽


大學生一個月1500左右都是怎麼過的,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發言權的,因為答主在讀大學的時候每個月正好就是1500的生活費。

答主是16屆畢業的,大學座標浙江溫州,那我就來談談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是怎樣的體驗。

其實可能很多家長對現在的伙食費都有一種誤解,他們可能會覺得學校裡的伙食都是很便宜的,我記得有一次我跟我爸說我早上有時候喝點粥,他以為粥一毛錢一碗,我當時就驚呆了,不過那時候才12年,我爸也沒讀過大學,對大學裡的伙食費不清楚也是正常,按照他的理解,大學賣給學生的東西便宜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知道其實大學裡的很多東西都是外包給別人的,賺的就是大學生的錢。

好了,言歸正傳,那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1500在大學裡能過的怎麼樣。首先,每天吃飯的費用,早飯平均5塊錢是比較簡單的了,5塊錢能吃什麼,一般兩個肉包加一瓶豆奶,肉包1.5一個,豆奶2塊。5塊錢其實真的吃不了什麼,現在學校裡一個餅估計也得2、3塊錢,我記得學校食堂裡有個專門賣粥的,紅棗粥是6塊一碗,有的粥要10多塊錢一碗,真的不便宜。所以可能稍微吃的好一點,一個早飯就要10塊錢打底(包子和大餅吃不了4年的)。

午飯和晚餐,一般午飯會吃的簡單一點,因為下午還要繼續上課,大三大四的有可能不用。有一點我要提到的是,大學裡是有那種很便宜的食堂的,但是也有稍微貴一點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分,因為有的大學生家裡條件不好,所以開一個廉價的食堂是有必要的,雖然便宜,但是想要好吃,那是不可能的,一般一葷兩素大概6-8塊錢的樣子吧,這是我們食堂的價格,但是確實是很難吃,因為沒有油水的,食堂也是比較陰暗,因為在1樓,很少開燈的那種,不知道是為了省電還是怎麼樣,反正這個食堂可能剛進大學的學生會去吃一段時間,或者家裡條件不好的同學會去吃,一般是很少人的。我剛才說的1樓便宜的食堂是那種打菜的,2樓其實也有打菜的,但是價格就比1樓要貴很多,基本上一葷兩素10幾塊錢肯定是要的,我也記不太清了,因為我後面很少吃,就算是吃麵至少也要10塊錢左右,加點什麼菜的話基本就要17、8塊錢了吧。最後就是稍微好吃點的,食堂有按照承包分店鋪的,那種店鋪裡吃一個快餐的話20-40塊錢是比較普遍的吧,有小的乾鍋,小的火鍋,套餐(一個主菜口水雞,鴨肉什麼的,再加兩個素菜和一個湯)。

所以,總得來說,吃的艱苦一點的話,伙食費一個月800塊錢是足夠了,如果要稍微吃的好一點(不是去校外吃哦),一個月光伙食費可能就要1200。

另外,還有什麼要花錢的呢,女生要買衣服,化妝品等等這些開銷(我建議女孩子的家長,如果自己的孩子愛美的話,在能力範圍內儘量多給一點生活費,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大學裡專心學習,生活費就少給一點,我個人覺得是有問題的,因為畢竟是快成年的女生了,愛美是正常的,很多女生會用不吃飯的方式來省錢,或者一天只吃一次,再或者靠男生請吃飯,再或者現在比較可怕的校園貸裸貸,這種一旦接觸了,那就是真的無法挽回了。)

其他開銷,每個月買衣服算200吧,班級聚餐交班費什麼的100,有時候買書,買生活用品,理髮,這些基本的開銷算一個月500塊錢吧。

有的費用我可能還沒想到,因為自己也畢業2年了快,總之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確實是很拮据 的,在學校裡吃的也只能說是很簡單吧,要是你想談個戀愛,那還得先想想口袋裡有沒有錢請女生吃飯,給她買禮物哈哈哈哈。

不過不管怎麼說,家長有能力的話生活費可以多給一點,儘量讓孩子吃好點吧,學校裡因為錢不夠參加不了班級聚餐或者朋友聚會的話我覺得對個人的發展也不好。如果家裡條件不好的話,那就靠自己吧,課外教一教學生,報酬也不少,只是辛苦點。


吃了個大大芒果


大學生活裡其實對於有節省觀念的孩子,別說是1500,有的甚至都不讓父母們掏錢。因為他們知道家境的貧寒。沒向父母們要一分,父母們就要承受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和痛苦。就是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是自立自強吧,孩子。他們會選擇在校外打一些零工,來改善自己大學生活。基本上都是自給自供,有的孩子也就是1500塊錢,加上吃喝和買日用品。每個月也是緊巴巴的過日子。這就要看家庭的條件了。孩子們只要懂事的話,家裡面給多少就要花多少的,很少會向父母們要錢。大學生了嘛,都是成人了。就要有家對家庭的責任。還要有替父母們分擔生活困難的責任,真的不可以坐享其成,好吃懶做。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未來的前程才會是一片美好。



伊春美食美客


再過個把月新一屆的大學生們都將步入新的生活了,許多的同學和家長都會有一個疑問:一個月的生活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呢?家長怕多給,孩子怕少要。

小編是農村孩子,家裡收入一般,記憶特清楚的是當年讀書的時候每學期開學家裡會給5000塊的整學期的生活費,反正不管你怎麼花,就這麼多。5000塊一學期,包括吃飯、坐車、買衣服、花費等等。大一的時候竟然帶錢回家,沒用完,哈哈。後來大二以後就再也沒帶過了(你們懂得)。關於生活費想說以下幾點:

一:根據家庭收入實際情況

每個家庭的收入情況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生活費也會有所差異。不能你家一年存收入2、3萬,你一個人一個月2、3千。夠用就行,不能無限制的花錢,更不能陷入“校園貸”。

二、地區差異;

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每個城市不同,消費也不同的啦!得根據當地消費來看。你到北京和上海的花費肯定比三線城市高嘛。我認為在上海1500應該會不夠吧?

三、年級差異

大多數大一的時候應該花費比較少的,隨著對當地的熟悉、同學的接觸、談戀愛的需要、大四找工作等等。需要用錢的地方也變多了,這時候可以適當多一點。

最後需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花錢和掙錢的能力!普通家庭需要孩子們“開源和節流”,想要大學生活過的好,家長支持有必要,自己兼職不可少!



我是90後不成熟胖大叔,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