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世界著名的金融危機,對於宏觀經濟的發展有著指導性的意義,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歷史有重演的特性,它會一直持續到教訓被人領悟為止。”無論是從宏觀經濟走向,還是微觀經濟投資,它們都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今天向大家介紹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金融的發展,不僅推動社會的發展,也是維護現代社會秩序的必要手段。《貨幣戰爭》中介紹過,世界由金融之手所掌控,是否屬實有待考證,但金融業已經影響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可以創造財富,也可以催生泡沫,一個國家金融泡沫的破滅可以顛覆這個國家甚至世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美國銀行業危機發生的過程

1903年,保羅將一份如何將歐洲中央銀行的“先進經驗”介紹到美國的行動綱領交給雅各布·希夫,這份文件隨後又被轉交給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後來的花旗銀行)總裁詹姆斯·斯蒂爾曼和紐約的銀行家圈子,大家都覺得保羅的思想真如醍醐灌頂,使大家茅塞頓開。

問題是美國曆史上反對私有中央銀行的政治力量和民間力量相當強大,紐約銀行家在美國工業界和中小業主的圈子裡口碑極差。國會的議員們對銀行家提出的任何有關私有中央銀行的提案都像躲避瘟疫一般避之惟恐不及。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中想通過有利於銀行家的中央銀行法案比登天還難。為了扭轉這種不利的態勢,一場巨大的金融危機開始被構想出來。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與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和1893年一樣,銀行家們早已瞧出經濟過熱發展中出現的嚴重泡沫現象,這也是他們不斷放鬆銀根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但是,什麼時候開始抽水撈魚卻只有幾個最大的銀行寡頭知道。

摩根和他背後的國際銀行家們精確地計算著這次金融風暴的預估成果。首先是震撼美國社會,讓“事實”說明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社會是多麼脆弱。其次是擠垮和兼併中小競爭對手,尤其是令銀行家頗為側目的信託投資公司。還有就是得到讓他們垂涎已久的重要企業。

1903-1907年,美國經濟飛速發展,市場對於資金的需求不斷的增加,資本的巨大需求促使美國機構與個人投資者過度舉債,這其中就誕生了一個金融機構——信託投資公司。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信託公司和現在的投行一樣,享有許多商業銀行不能經營的投資業務,卻極其缺乏政府監管,這導致信託公司可以沒有限制地過度吸納社會資金,投資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和股市。

1906年,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信託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沒有監管的信託公司將金融的泡沫越吹越大。

金融泡沫在逐漸吹大,但泡沫終究是脆弱易碎的,註定不會持久。

20世紀前後在歐洲爆發了布爾戰爭與日俄戰爭。為彌補戰爭造成的巨大損失,歐洲各國央行普遍提高利率,這導致大量黃金資本迅速從美國迴流歐洲。

屋漏偏逢連夜雨,1906年4月,美國舊金山大地震造成嚴重破壞,大量資金被投入到舊金山的重建工作上,連作為美國金融中心的紐約也一度現金告急。

1907年6月,紐約市市政債券發行失敗;

1907年7月,銅交易市場崩潰;

1907年8月,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被罰款2900萬美元;

1907年9月,股市已下跌了近四分之一;

1907年10月,那隻掀起颶風的蝴蝶出現——尼克伯克信託投資公司遭到清算。

1907年10月中旬,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投資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對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收購計劃失敗。

市場傳言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即將破產,第二天這家信託公司遭到“擠兌”——我不信任你銀行了,把我的存款還我。所有存款人都來銀行提現金,就形成了擠兌。尼克伯克成為倒下的多米諾第一張牌。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當時美聯儲尚未誕生,穩定市場的力量就是來源於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銀行家,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約翰.皮爾蓬.摩根,也就是J.P.摩根公司的創始人。

摩根當時資產達13億美元,可謂富可敵國。他組織了一個銀行家聯盟,向需要資金的銀行提供貸款,並收購股票。很快,美國財政部長喬治.科特留宣佈,政府動用3500萬美元資金參加救市。隨後,市場恢復正常。此次救市導致了1914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誕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得以增強。

時髦的信託投資公司在當時享有許多銀行不能經營的業務,政府監管方面又非常寬鬆,這一切導致了信託投資公司過度吸納社會資金並投資於高風險的行業和股市。到1907年10月危機爆發時,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摩根在此之前的幾個月裡一直在歐洲的倫敦與巴黎之間“度假”,經過國際金融家們精心策劃,摩根回到美國。不久,紐約突然開始廣泛傳言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即將破產,流言像窗體頂端。

留言病毒一般迅速傳染了整個紐約,驚恐萬狀的市民在各個信託公司門口徹夜排隊等候取出他們的存款。銀行則要求信託公司立即還貸,受到兩面催款的信託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場借錢,借款利息一下衝到150%的天價。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幾乎陷於停盤狀態。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摩根此時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了。當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他聲音顫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三點之前籌集到2500萬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將會破產,他除了關閉股票市場將別無選擇。下午兩點,摩根緊急召開銀行家會議,在16分鐘裡,銀行家們籌足了錢。摩根立即派人到證交所宣佈借款利息將以10%敞開供應,交易所裡立即一片歡呼。僅過了一天,緊急救助的資金告罄,利息再度瘋長。8家銀行和信託公司已經倒閉。摩根趕到紐約清算銀行,要求發放票據作為臨時貨幣以應付嚴重的現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拯救”仍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摩爾斯萊公司。該公司已陷入2500萬美元的債務,瀕臨倒閉。但是它卻是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的主要債權人,如果摩爾斯萊被迫破產清償,紐約股市將完全崩潰,後果不堪設想。摩根將紐約金融圈子裡的大腕悉數請到他的圖書館,商業銀行家被安排在東書房,信託公司老總被安排在西書房,惶惶不可終日的金融家們焦急地等待著摩根給他們安排的命運。

摩根深知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擁有的田納西州、亞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的鐵礦和煤礦資源,將大大加強摩根自己創辦的鋼鐵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的壟斷地位。在反壟斷法的制約之下,摩根始終對這塊大肥肉無法下嘴,而這次危機給他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兼併機會。要拿到這塊肥肉,摩根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對反壟斷一點不含糊的老羅斯福總統。

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趕往華盛頓,務必在下個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場開盤之前,拿到總統的批准。銀行危機使大批企業倒閉,失去一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此時距星期一股市開盤僅剩5分鐘!

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這場危機成就了摩根在華爾街的地位,也促成了美聯儲的成立,而美聯儲並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央行,美聯儲主體是由銀行家控制的中央銀行,所以至今美國的貨幣還牢牢掌控在這些資本家手中。

美國銀行業危機發生的原因

這次銀行危機的發生,主要是市場預期的膨脹,當市場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都會過度樂觀的去看待經濟的發展,同時不斷進行金融創新。當實體回報低於預期的資本回報,就會變成龐氏騙局,結果可想而知。但從陰謀論來說,這是一場銀行家的陰謀,但不管是否陰謀,就算沒有去促使危機的爆發,只不過來的時間晚一些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危機爆發的幾個主要原因。

一、高回報的誘惑

在危機爆發前,美國的經濟正處於高速的發展,市場對於資金有著強烈的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信託應運而生。信託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可以為需求方籌募更多的資金,但是由於其高回報,導致市場資金流向的改變,需求方只能以高利息在信託借貸到資金,在實業市場收益較高的時候,這種模式的弊端並未顯現,一旦收益降低,這種模式就成了市場崩塌的催化劑。由於銀行大量資金流入信託,而信託的高利息導致企業無法承受,最終才爆發了銀行危機。

二、市場情緒影響

之前的美國金融恐慌中我們就介紹過,當市場情緒極度悲觀之後,就會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產生衝擊,最明顯的就是大量的擠兌。由於銀行的營運模式不可能保證所有的資金全部保留,一旦發生擠兌就會造成資金鍊斷裂,而整體市場恐慌,就會造成整個銀行業資金斷裂。

這次金融危機,從整體上來看更像一場銀行家的陰謀,但經濟高低間波動確實一直存在,銀行家們只是藉助這種經濟規律,促使了這次危機爆發。

小馬有話說

這又是一個從天堂到地獄的真實寫照,在追逐高收益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當風險到來為時已晚。

如近期頻繁爆雷的網絡借貸產業,一種明顯的不合理收益或小眾化收益,被搬到檯面,還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的衝向其中,這些人不虧錢到低誰虧。市場AAA級債券收益不超過5%,長期國債收益4%,存款2%,據個人瞭解大部分實業收益能達到15%就算不錯了,請問動輒12%甚至更高的利息從何而來,隨便動動腦筋也不會進行投資。

有人說民間借貸可以達到月息3%-5%,首先科普一下,年息超過36%的借貸,法院是不予支持的。而且這麼高的利息,除了短期過橋操作,誰能夠長期承受。俗話說,你在嚮往一片草原,而別人看中的卻是你的馬。

每當我寫這些金融危機的時候,都會覺得有一些似曾相識,希望大家能夠從這些危機中學會一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