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其實這篇文章立項是在春節前了,當時也在微博裡面發了一個預告,不過到差不多文章搞定還是拖了一個月左右時間,我也想在#年貨大作戰#前搞定,但沒辦法,這次測了大概十來張膜,我手機就一臺 iPhone X ,每張膜都真實體驗幾天天時間,甚至經常加班到大半夜回家還要趕著拍攝替換新的膜,從而趕進度,不過相信不管你是不是在年前看到,反正終究日後買手機膜還是要參考到的,因為這次除了各家玻璃膜的評測體驗以外,還會加上一些iPhone X手機膜使用的TIPS。

文章會介紹到目前市面鋼化膜(手機膜、玻璃膜)主流技術、選購需知以外,舉例評測的機型主要是iPhone X,誰叫這臺機子依舊是目前最有號召力的機子,最新、最全的鋼化膜技術都用在它身上,而測一臺我就快崩潰還多幾個型號,那我直接xx。

---------------------------------------------------------------------------------

一,為什麼貼膜?

1,要不要貼膜跟戴殼?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任何一種觀點都有自己的擁護甚至原教旨主義,個人目前是這樣,日常上班如果是兩點一線那種情況,日常只貼膜不帶殼,如果是出差、外出辦事拍攝(特別是戶外)是絕對會貼膜戴套的,也算規避風險。另外iPhone X除了維修費用貴以外,另外一點還有本身真的太滑了,日常真的很容易手滑,甚至放的地方太滑它自己滑落,所以非細心的朋友個人建議你們還是乖乖貼膜戴套。

2,貼膜除了保護性以外還有哪些效果?其實除了保護以外,目前的手機玻璃膜一方面為了增加賣點噱頭,可能還有有濾藍光、放窺視跟疏油塗層加強的效果。濾藍光跟放窺視不少人吐槽影響手機顯示效果,我個人也是不用,但不妨礙有人剛需,而疏油塗層加強這點,個人覺得是比較有實際意義的,相信大家都懷念新機子剛到手的時候屏幕滑滑的,隨手一擦就很乾淨的日子,如果你的手機疏油塗層已經消失,其實通過貼一張玻璃膜也可以恢復那種出廠效果。另外我知道有人會說淘寶買的那種液體鍍膜,自己DIY疏油塗層,個人實測過,效果跟原手機抑或手機玻璃膜自帶的那種沒法相比。可以說在你的手機疏油塗層消失之後,貼一張手機玻璃膜是最佳彌補方式,畢竟疏油塗層對手感的改善效果明顯,特別是重度手機用戶抑或手遊用戶。

下圖是有無疏油塗層對比,右邊5C上面的疏油塗層已經完全沒了,所以哪怕是備機沒怎麼用,依舊很多指紋(建議點擊大圖看比較清楚)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3,經常有人問iPhone相比安卓有哪些優勢,有人回答系統生態,有人說色彩控制,但其實手機配件周邊同樣也是iPhone手機的一大優勢。相比安卓手機,iPhone系列手機機型相對沒那麼多,每年包含旗艦常規都是1.2款,也就今年3款,但單體機型用戶群體大,用戶無腦消費水平高,這些都是商家喜聞樂見,一方面可以控制開發成本,一方面手機周邊這種衝動型消費產物也更加適合相關人群,所以幾乎任何手機周邊,iPhone的用戶都可以比安卓手機體驗到最新的設計、最新的材料跟最完整的細節,比如手機玻璃膜這塊,除了iPhone,你幾乎沒法看到其他哪個手機機型可以有這樣的周邊熱度,各路商家也都願意為之開發新品,用戶可以第一時間體驗,所以就這方面來說,手機周邊這塊可以稱之為iPhone用戶的潛在福利絕對不為過。

---------------------------------------------------------------------------------

二,怎麼選?目前市面的手機鋼化膜、玻璃膜,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參數)

跟移動電源類似,個人感覺手機玻璃膜也是我大天朝玩出花,走火入魔的一種配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目前市面手機玻璃膜一般講究的地方有:

厚度--現在一般0.2mm、0.3mm、0.4mm等級,理論來說跟某生活用品一樣越薄越好,但實際跟生產也有關係,有些厚度太薄之後邊緣無法弄成有弧度的,過渡反倒不自然跟有白邊。

疏油塗層--其實低端膜跟高端膜很多時候區別點之一就是疏油塗層,工藝方面有機噴跟電鍍工藝,高端機噴不會比普通電鍍工藝差。另外不是每一家店鋪跟產品會說明自己採用什麼工藝,一般比較在意線上傳播的店鋪會註明比如電鍍工藝,來作為營銷方式。疏油塗層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實際感受跟測試才能知道效果怎樣。

邊緣處理--這個很簡單啦,有些貼膜邊緣處理是圓弧,模擬那種2.5D/3D屏幕弧度,現在不少商家還有4D/5D,798D,我也沒看懂。。。需不需要圓弧,看個人喜好吧。

膠層--目前一般都是用AB膠,膠層厚度會影響貼膜之後玻璃膜厚度,還有一個就貼合效果,比如排泡速度,甚至白邊。另外膠層處理工藝不好,QC不好的還會出現你沒灰塵情況也有氣泡(不能排出的情況)

白邊--伴隨上面兩個工藝可能出現的地方,說白了就是手機膜最外邊,顯白色,然後跟手機屏幕(黑色)產生較大色差。一般來說白邊跟膠層關係較大,部分情況可以用白邊液解決,不過也有解決不了的情況。

全覆蓋&非全覆蓋--這個也是不少人會關注到的地方,全覆蓋手偶機模想要模擬的效果就是視覺無貼膜感,但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就是單手操作容易誤操作,特別是iPhone X這一代全面屏,所以之前蘋果官方其實是不建議用全覆蓋手機膜的(自家的玻璃膜未下架前就是非全覆蓋的)。而非全覆蓋手機膜主要覆蓋顯示像素區域,缺點當然是可以看出有貼膜。全覆蓋&非全覆蓋還有一個積灰的問題,跟全覆蓋手機膜修飾黑邊的二次強化問題等。這個依舊看個人喜好吧,我自己是喜歡用裸機用非全覆蓋,戴套用全覆蓋。

聽筒區域開孔--跟上面的全覆蓋&非全覆蓋一樣都是物理外觀設計。加上這代iPhone X的小劉海設計,所以各家會更加講究一點。全覆蓋的一般就是注意附膠方式,目前看了下市面全覆蓋玻璃膜一般這個區域處理是除了聽筒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全附膠,避免一些小開孔積灰(聽筒部分也是相對容易積灰);而非全覆蓋的一般在聽筒區域的處理,都是直接整片開孔,攝像頭、傳感器等組件區域都是裸露的,理論好處是不容易積灰(其實未必,因為邊緣膠層),而且一般也不會影響到這些組件的功能。

二次強化工藝--就是鋼化膜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特殊工藝的處理,提高鋼化膜的本身的硬度與抗衝擊力。做了二次強化工藝的玻璃膜,硬度更高,抗衝擊力更強,另外也不容易碎邊。

碎裂防飛散--就是在手機玻璃膜觸碰碎裂之後,玻璃膜碎片不會飛散而出,防止二次傷害。跟汽車擋風玻璃類似,跟膠層有關係,部分高端膜會特別注意這個。

透光性--這個當然是數值越高越好,只不過這種都需要專業儀器測試,所以商家標稱是9x%一般來說我們也是無從得知是否真實

玻璃材質--我這邊討論的手機玻璃硬膜的材質。手機玻璃膜材質一般主要是鋁硅玻璃。而鋁硅玻璃也有不同的廠商,比如一般最高端的就是康寧大猩猩玻璃,只不過一般採用康寧大猩猩的普遍售價要到三位數。

硬度--手機膜標稱的硬度都是H(hardness)鉛筆硬度,最高參數9H,大致也就相當於莫氏硬度6~7之間。可以對付金屬,但砂石還是算了。

彩虹紋--手機玻璃膜表面出現彩虹紋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玻璃膜本身問題:由於貼膜基材在高溫處理中,基材表面分子結構不均勻產生散射情況造成,影響貼膜的透光度以及屏顯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就是你手機屏幕本身油脂等沒有清潔乾淨導致,所以現在市面玻璃膜普遍會附帶A+B清潔套裝一部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

三,如何貼膜

之前其實發過相關內容文章,後面不少人都會問我如何貼到這樣的效果,具體步驟可以下面兩篇文章,我這邊另外說下其他問題。iPhone 8 系列手機因為還有HOME鍵所以還好,而iPhone X 因為缺少了HOME鍵用來定位,所以貼膜會比較麻煩一點(特別是那種非聽筒開孔的),還好最近貼膜神器比較流行,不少商家都自送貼膜神器了。

之前剛好有一個網友詢問我貼膜過程講如何貼膜避免落灰、毛,剛好我的方法替他解決了問題:在家裡洗熱水澡,房間門打開,但屋子密閉(請確認是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請外置的那種),洗完澡,一屋子溼度就提升上去了,然後洗完澡再回來貼個膜搞定。落灰會明顯減少很多。

---------------------------------------------------------------------------------

四,一般可以怎麼測手機玻璃膜?

除了傳統圖片主觀敘述貼膜產品跟貼膜後效果以外,這次每張貼膜也都增加了下面的這些貼膜測試。

疏油塗層測試:疏油塗層的效果可以日常使用根據指紋殘留及易清潔程度判斷,也可以用水滴弧度來感受(就是滴水滴在玻璃膜上面,然後看凝聚成的水珠弧度,類似荷葉凝珠效果),另外也可以通過手機多少傾斜角可以讓水滴滑動來判斷,一般來說凝珠弧度越完美跟滑動傾斜角越小的疏油塗層效果會更好。所以這次我這次疏油塗層部分會日常應用主觀感受(正常使用一天表面指紋殘留情況)+凝珠效果拍攝+水珠滑動傾斜角及水跡殘留來判斷這張膜疏油塗層的效果。另外高階一點的產品普遍都可以通過下面這個視頻的測試,實現水珠在玻璃膜表面隨意控制且無痕的效果。

透光率測試:我很想測試,但沒這個條件,放棄。。。(要相關測試儀器)

表面耐磨程度(硬度):金屬物刮表面,看是否會有痕跡。這次測試幾乎所有玻璃膜都沒這個問題(就是硬度均達標),所以就不單獨說明了。

玻璃膜碎裂測試:人為砸玻璃膜表面,看玻璃膜表面材質是否會碎裂脫落導致二次傷害。正常工廠裡面這個應該會用落球實驗來測試強化效果。

厚度測試:主要實測玻璃膜的大致厚度。不過因為這個測試實際要用千分尺來測試,我這邊只有普通卡尺,所以只能大概評估厚度達到0.X MM級別,百分位不夠準確就不單獨說明。

手機殼兼容:就是貼膜之後是否會跟手機殼兼容,我這邊是用原廠殼的標準來測,其他手機殼我就不確認了。不過實測這次測試的手機膜都沒有兼容問題,所以也不單獨說明了。

---------------------------------------------------------------------------------

測試產品

這次測試產品購買時間基本在1月底-2月初之間,為什麼特意說明時間,因為不少店鋪比較靈活,是隨時可能針對不同批次解決一些問題(或者新增問題),所以我還是大概說下選購時間點。

前面也說了這次測試統一用iPhone X測試,誰叫這款手機的周邊是最多最新的。

排序不分先後,我直接按淘寶購買記錄排序隨便發。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老七配件

老七配件這邊就一款iPhone X的玻璃膜產品就是主打的裝甲機絲面,定位高端(單張78元)綜合素質也高。另外有附送貼膜神器這點對新手來說不錯。

外觀設定:全覆蓋+聽筒區U型開孔

優點:疏油塗層表現優秀(防指紋+水滴測試);厚度手感優秀(膠層不厚且好貼);膜綜合水準高附送貼膜神器,雖然是網紅店實際產品跟正規商家差不多;二次強化,碎裂測試表現不錯。

厚度:0.3mm級別

缺點:售價,U型開孔其實並不會避免灰塵(邊緣膠層附近依舊會有灰塵),另外兩個U型尖角比較割手。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水滴測試,除了常規看水滴凝角以外,如果補充一張大水滴圖片就說明過了上面視頻的水滴測試,如果沒大水滴圖就說明沒過水滴測試,下面其他膜都是這樣,不再贅述。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大康優選

寫稿日看了下kang總的店裡面好像有了3種iPhone X的膜,我記得我買的時候好像是兩種,另外一種比較低端的我就沒選了,選了這款是比較有特點的0.21mm厚度款。這款膜應該主打性價比超薄。

外觀設定:非全覆蓋+聽筒開孔

優點:售價、超薄,綜合表現算可接受,碎裂測試表現不錯。

缺點:白邊+邊緣略微咯手。

厚度:0.2mm級別

其它:疏油塗層表現一般,防指紋一般,落水無痕,但無法實現水珠隨意滑動,如果在意更強一級性能的可能要看下他們家新款最貴的那個。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ELECOM

ELECOM 這邊其實是我最早用的iPhone X膜,不過因為後面補充測試了149大猩猩玻璃版,所以放在這邊。

目前ELECOM 零衝擊系列有99跟149兩款膜,設定基本一樣,區別是一款是AGC旭硝子的龍脊玻璃,另外一款大猩猩玻璃價格達到149。兩款膜均為0.21mm厚度,非全覆蓋。

外觀設定:非全覆蓋+聽筒“排骨”開孔

優點:超薄,綜合表現優異(疏油塗層優異,碎裂測試優異,膠層白邊控制出色)。

缺點:價格+聽筒區域的“狗啃”開孔設計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非全覆蓋不管怎樣都會看到膜。

其它:99的版本其實就很出色了,大猩猩版本基本就是為了“大猩猩”提升的那點品質在加錢。

厚度實測:0.2mm級別

零衝擊99款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碎屏姿態好,碎裂不掉顆粒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防指紋效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零衝擊149大猩猩

149大猩猩版本,個人感覺跟99版本確實差異太小了(除了價格),當然玻璃材質不一樣,另外市面普遍大猩猩玻璃膜都是三位數。應該算奢華之選(不過還是比官方便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ELECOM家的兩張膜都是碎裂防顆粒脫落設定(類似汽車擋風玻璃了),為了防止對屏幕的二次傷害,而且很誇張的我故意弄碎裂到這程度已久沒多少玻璃顆粒脫落,是這次測試裡面表現最好的,不過我相信普通人應該沒多少人會關注到這個設定。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大米精選

大米這款膜從售價來看就知道主打性價比,也是這次橫評最便宜的一款(記得好像還送零食),不過個人感覺這款膜的優點也就只有便宜了,跟中高端膜差距確實比較大。

外觀設定:非全覆蓋+

優點:超薄,價格。

缺點:除了價格其他表現均一般甚至差(比如疏油塗層是唯一落水有痕的,其它問題我就當QC問題不說了)。

厚度實測:0.2mm級別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這次測試唯一落水有痕的膜,就別說水滴測試了。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防指紋效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ZEALER

ZEALER這款當時也是主打款式,另外還有U型開孔及康寧材質的,不過最後我選了銷量最多的這款普通款(價格也要五十多)。這款膜說真的表現只能算中規中矩,可能其它兩款高端系列表現會好點。

外觀設定:全覆蓋+聽筒開孔

優點:中規中矩。

缺點:疏油塗層表現一般、膠層貼合表現一般。

厚度實測:0.4mm級別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防指紋效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MOMAX

這款膜其實讓我挺意外的,本以為是中規中矩的一款膜,實際表現確實最優秀的iPhone X膜之一。也是採用AGC旭硝子玻璃,全覆蓋,最大缺點就是價格跟厚度。

外觀設定:全覆蓋+聽筒開孔

優點:視覺效果非常接近“視覺無貼膜”,疏油塗層表現優異,膠層貼合優異。

缺點:價格,另外厚度可以控制更薄就完美了。

厚度實測:0.3mm級別

另外這款膜的包裝也是最適合當禮品送人的(當然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不環保)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防指紋效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愛否科技

愛否科技這次試了他們家的兩張iPhone X膜,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反倒是最便宜的“水滴”個人更喜歡,拋開他們家的膠層都比較厚不說,水滴的綜合表現都很好。反倒是比較貴的冰糖,疏油塗層效果表現不如“水滴”(順滑、防指紋及水滴測試)另外針對iPhone X的水滴、冰糖兩個膜都有附送貼膜神器。

水滴

外觀設定:冰糖全覆蓋+聽筒開孔;水滴非全覆蓋+U型聽筒開孔

優點:大弧邊帶來的特別的過度效果,另外疏油塗層效果不錯。

缺點:膠層厚度。

厚度實測:0.4mm級別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愛否冰糖

外觀設定:全覆蓋+聽筒開孔

優點:貼好後視覺效果不錯。

缺點:膠層厚度偏厚,疏油塗層效果一般(沒過水滴測試)。

厚度實測:0.4mm級別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防指紋效果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隨便劃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上面的評測其實只是突出某些手機鋼化膜玻璃膜的一些普通人比較關注的特性,而對於一件成熟的商品來說可能不單單只是上面這些我測試的特性,還有比如售後、配件包裝設定等;比如這次測試過程中的售後體驗,老七/愛否 這兩家因為買的時候因為膠層有問題,所以很輕鬆走售後直接額外發一張給我,而ZEALER/老七/MOMAX在附件上面的專業設計及不吝嗇也是讓人感覺購買體驗挺好的。因為文章長度及大家關注度不一樣,所以我就沒單獨特別說明,但個人感覺也不應該完全忽視廠商在周邊設計體驗的努力。

目前普遍手機鋼化膜表面硬度都不差,區別更多在於一些細節屬性,比如疏油塗層、邊緣工藝設定等區別。另外還有要注意一點,就是膠層的設定,好的膠層會更加好貼合,排汽泡更簡單。另外iPhone X這一代鋼化膜或多或少都有觸摸定位失靈的問題,甚至還有溫度較低導致屏幕觸摸失效的,所以選購的時候也要稍微注意(為什麼我沒測試,因為我在溫度二十幾度的深圳啊你讓我怎麼測。。。)

你適合哪種膜

全覆蓋&非全覆蓋怎麼選?

一方面看個人視覺喜好,另外一點個人建議,如果你有戴殼習慣的話,建議用全覆蓋(前提是不會跟你的殼不兼容),因為如果帶殼+非全覆蓋膜,容易在中間沒覆蓋的地方有積灰;至於裸機用戶兩者區別不大,只不過個人更喜歡非全覆蓋,一方面是重量(全覆蓋普遍偏重、厚),另外一方面是全覆蓋膜單手操作容易誤操作,而且非全覆蓋膜的黑邊不容易積灰。

厚度選擇?理論上肯定越薄越好,不過實際情況還要看膜邊緣的弧度處理,比如愛否家的水滴雖然不算薄,但大弧度邊緣過度讓視覺效果跟手感都不差;同樣的膜的厚度除了玻璃本身厚度還要算上膠層厚度,同樣愛否家目前膜有個問題就是膠層感覺太厚,特別是“冰糖”的感覺。個人建議非全覆蓋膜厚度儘量買薄的(0.2-0.3mm之間),要不視覺差導致膜的存在感太強難看,全覆蓋的話,厚的膜主要影響的還是手感跟重量,視覺差異倒沒那麼大。

要不要經常換膜?膜哪怕沒裂、劃痕,但表面的疏油塗層依舊是有壽命的(磨損沒掉),疏油塗層其實是優質手機玻璃膜可以帶來的比較直觀感受(手感順滑、防指紋、易清理等),隨著手遊的興盛,如果想要改善舊手機觸屏手感的話最好可以一段時間就替換,來保持常態優質手感;另外舊的膜因為表面輕微劃痕等原因,透光性也明顯下降,所以也不要抱著反正膜還沒裂的心態捨不得換。

為什麼高端膜依舊容易一碰就碎? 難道你想要膜完好,屏幕碎了?其實我感覺膜碎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可以吸能,碎碎屏安。

最後大家關於手機鋼化膜有什麼見解或者體驗的,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也方便大家一起研究選購更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參考意義也歡迎評論、收藏、點贊+關注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後續繼續更新其它參考內容的動力,多謝。

手機鋼化膜怎麼選?市面最全的iPhone手機膜橫向評測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