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深耕三四線城市的拼多多最近身陷山寨門,上海人卻很少深受其害。可山寨的危害真的離上海人很遠嗎?想太多了,你吃的那碗餛飩也許就是山寨的。

最近,上海知名的耳光餛飩就身陷被山寨門。

肇周路的那碗耳光餛飩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小餛飩、大餛飩、冷餛飩,上海人對餛飩的愛不言而喻了。但在上海人心中能稱得上品牌的,恐怕只有“耳光餛飩”了。作為上海最早的“網紅”草根美食之一,不管你吃沒吃過都一定聽說過它的鼎鼎大名。

從1997年在肇周路209號開始。20多年來,耳光餛飩沒有廣告,也沒做宣傳,僅僅靠著口口相傳的好味道俘獲了上海吃貨們的心,甚至不少外地食客也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就連CNN、人民網、十二道鋒味......等知名媒體都對它進行過報道。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而在他的粉絲中最不缺的就是明星大牌,Angelababy、胡歌、鹿晗、徐崢、BIGBANG、朱楨、歐豪、張大大、馬思純、范志毅⋯⋯僅是親自到店堂吃過的就有數百位,胡歌等上海本土的明星更是它家的常客。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耳光餛飩的好味道毋庸置疑,那時候排隊去吃一碗耳光餛飩的隊伍,遠比現在的網紅店長多了。最近一個吃貨朋友對我說,耳光餛飩好像開了許多分店,但味道似乎沒有以前好了。

不小心用度娘地圖一查,居然已經有10家店遍佈上海。(據瞭解原始直營店應該只有五家。)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據說“耳光餛飩”最近還在招商加盟,10W塊就可以開一家耳光餛飩,似乎還很良心價。直到昨天澎湃的曝光了惡劣的真相。

哦,又被山寨了。

真餛飩沒變,是人心不古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澎湃新聞在報道中指出,近期有不少人在網上看到“耳光餛飩”的招商廣告,電話聯繫後被告知“交10萬”就可加盟,對方還說已經收購了“耳光餛飩”,但沒有任何書面材料。而澎湃的記者聯繫耳光餛飩創始人潘南雲後,才得知為保證品質,耳光餛飩目前並未以任何形式開放加盟。

看完報道我去用度娘查了一下“耳光餛飩”四個字,發現出現的第一個詞條就是這個冒牌貨。“官網”兩個字格外刺眼。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雖然網站粗製濫造,但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看得出為了騙人他們是沒少花心思。

最可笑的是,它們自己竟然還在網站首頁貼了一個所謂的“鄭重聲明”,惡人先告狀的將上海賣了幾十年的耳光餛飩寫成是“假冒”。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而這個“冒牌耳光”如此自信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捷足先登搶先註冊了“耳光餛飩”的商標。據新聞報道,該冒牌公司的負責人還曾找到耳光餛飩創始人潘南雲先生,直說他們已經註冊了‘耳光餛飩’的商標,要和潘先生合作,想要500萬收購店面。

“妙妙妙”這手操作是真的騷,人家兄妹四戶,20幾口人辛辛苦苦、日夜顛倒的經營20多年,用一碗一碗餛飩慢慢的在上海人心中建立的耳光餛飩的口碑,500萬就要收購所有店?這麼喜歡搶注商標,何不明搶呢?

搶注也就算了,還拿著正牌耳光餛飩的名義去招搖撞騙,真的覅要面孔!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小楊生煎也慘遭山寨

而且,在搶注這門生意上,我發現這個上海再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真的玩得很6。自從2016年註冊以來,已設立21個餐飲品牌官網地址,如“耳光餛飩”、“許願茶”、“飛機俠便當”、“包大祥”等官網,各個都是網紅名。還真是什麼火,你們就註冊什麼哈?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有趣的是,我還發現這個上海再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與授權該公司使用耳光餛飩商標的“美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其實都是一個名叫“王偉”的人。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而這個王偉,可就了不得了,我發現他共在20家公司擔任法人或股東,而且絕大部分為餐飲公司,如上海吾煎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包旺食品有限公司等,且數次被其他公司起訴不正當競爭。

在天眼查中顯示這個王偉身上關聯風險竟然有31項。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其中最新一次糾紛為該公司被上海朋利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起訴反不正當競爭,已於2018年7月11日開庭。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而這個上海朋利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就是我們上海人熟知的另個一個知名美食品牌——“小楊生煎”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託”王老闆的福,講不定以後我們上海人還有機會吃到假冒的小楊生煎。

最令人吐血的是,這其中不光有品牌商標糾紛,竟然還有兩項關於食品安全的行政處罰。

上海人逃過了拼多多,卻沒逃過這碗山寨“耳光餛飩”

可笑哦,山寨就算了,你一個食品公司連安全都不能保障,良心被狗吃了麼?

搶注這個行為一直頗受爭議,很明顯是在利用法律的漏洞牟利。而且站在道德層面來說,這種行為可以用無恥來形容。

我覺得潘老闆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這句話很真切:“他們空有‘耳光’兩個字,沒有我們的核心、我們的味道,說到底還是拿我的故事去騙錢!”。確實,你能偷走耳光兩個字,但你偷不走耳光餛飩的味道,上海人只想請你吃耳光。

山寨的受害者不只是潘老闆,更多的是那些對耳光餛飩有所期待的消費者。而這個受害者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大。

除了耳光餛飩和小楊生煎,嚐到甜頭的王老闆還會把手伸向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