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吧,我和我的國!」我院思政課《文化中國》受邀走進一大會址紀念館,並通過電波走進千家萬戶

開門辦思政,上音思政選修課《文化中國》昨晚8時亮相中共一大會址

◆ ◆ ◆ ◆ ◆

《游擊隊歌》《長城謠》《黃河大合唱》《新四軍軍歌》《梁祝》《紅旗頌》,每當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作品響起,總有抑制不住的激動,讓人心潮澎湃。

這些作品都是

民族解放的交響

精神復興的樂章

也都是上音師生校友的作品

《文化中國》主講教師、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以“奏響時代強音 唱出中國精神”為題,結合音頻視頻資料,向聽眾們講述了中華民族實現解放的“交響曲”和新時代共築偉大復興的“樂章”,引發聽眾強烈共鳴。

這是由上海市黨建服務中心、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人民網上海頻道、SMG東方廣播中心、阿基米德FM和上海教育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奮鬥吧,我和我的國!”空中課堂——音頻思政課系列的第一堂課。

上海新聞廣播FM93.4《海上暢談》欄目、上海教育電視臺官方微信公眾號分別現場進行了廣播和網絡視頻直播。解放日報、文匯報、中國教育報、人民網、央廣網等各主流媒體以《“開門辦思政”,大學思政課亮相一大會址》為題紛紛作了大篇幅報道。

“奋斗吧,我和我的国!”我院思政课《文化中国》受邀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并通过电波走进千家万户

在之後9天的每晚8時至9時,來自上海高校的另外9位教師,將圍繞“奮鬥吧,我和我的國!”這一主題,在阿基米德FM直播授課。

“奋斗吧,我和我的国!”我院思政课《文化中国》受邀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并通过电波走进千家万户

林在勇表示,他講授的課程選自上音開設的“中國系列”思政課選修課《文化中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音樂是世界的語言,不理解祖國的文化,很難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對我們學音樂的學生如此,對老百姓其實也如此。希望這堂課能讓更多人通過音樂藝術,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感受到新時代中華民族實現偉大文化復興的歷史必然

林在勇從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巡演談起,講述20世紀上半葉,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爭取解放的大背景下,賀綠汀如何把個人融入大時代,始終嚮往光明、奮進不止,成長為時代的歌手、人民的音樂家。

“奋斗吧,我和我的国!”我院思政课《文化中国》受邀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并通过电波走进千家万户

林在勇認為,賀老是一個極具正義感的人,他與人民情感相通,他把自己的一生投身於民族解放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奮鬥的一生,使他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時代先鋒,成為代表先進文化、體現中國精神的藝術家。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上音當時的辦學規模僅一兩百人,但上音人創作了100多首抗戰歌曲,還有10多位參加了新四軍。這些歌曲帶給我們前進的力量,從中我們能找到歷史的共鳴,樹立起文化上的自信和精神上的自覺,沿著興業路上的光輝,讓我們的國家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奋斗吧,我和我的国!”我院思政课《文化中国》受邀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并通过电波走进千家万户

戰勝侵略者需要文藝刀槍,建設新中國需要精神脊樑。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一部運用中國戲曲、戲劇、傳統唱腔、傳統器樂、傳統聲律,用中國式審美演繹的具有世界水準的作品。1959年首演至今近一個甲子,可以說全世界的音樂人瞭解中國現代的音樂都會從《梁祝》開始的。林在勇認為,《梁祝》的創作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讓音樂超越語言、超越時代、超越文化,直指人心,成功地讓小提琴這件西洋樂器“說中國話”。

“奋斗吧,我和我的国!”我院思政课《文化中国》受邀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并通过电波走进千家万户

上音前輩們的成功經驗促使我們繼續努力。走進新時代,我們的音樂創作要

把握時代律動,激發民族精神共創美好明天。林在勇認為藝術創作不能從書桌開始,不僅要著眼於人民的火熱生活,還應該站在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大格局上,立足全球的美好的明天,這才是我們所擔負的時代使命。交響音樂劇場《絲路追夢》是上音創作團隊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絲綢之路文化內核的一部原創作品。雖然一部大作品推廣確實不易,但大家能夠感受到上音的創作熱情,我們在新時代的藝術新風貌。

用音樂這一文化載體

激發全民同心、共築中國夢

這是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

也是一代藝術家最大的光榮

創作出不負人民和時代的好作品

不僅僅是國家的、民族的

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幸福

攝影:李立基、袁婧

設計:Joan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