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深陷偷稅漩渦 公司真實納稅數據成謎

崔永元揭開娛樂圈“陰陽合同”黑幕後,明星偷稅漏稅成了熱門話題。受此影響,昨日影視股重挫,其中華誼兄弟(300027)、唐德影視(3000426)跌停。此外,還有媒體爆出范冰冰旗下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下稱“無錫愛美神”)2015年收入數千萬元、納稅額卻為0的消息。

網易財經暫未就此事向范冰冰工作室進行核實,但多位稅務專業人士表示,2015年尚未進行“營改增”,影視文化類公司只要有營業收入,營業稅就一定要繳納,原則上無錫愛美神的納稅額不可能為零。

范冰冰公司真實納稅數據成謎

昨日下午,有媒體通過工商資料信息查詢到,由范冰冰設立並擔任法人的影視製作公司——無錫愛美神2015年的企業年報顯示,公司資產總額1036萬元,主營業務收入3468萬元,利潤總額71萬元,淨利潤53萬元,納稅總額則為0萬元;2016年的企業年報則對上述信息均不公示。

對此,多位稅務專業人士向網易財經分析指出,工商資料信息顯示納稅總額為0元,並不等於企業真的沒納稅。“納稅數據是企業商業機密,除非是上市公司,否則都不強制披露。”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學術委員汪蔚青指出,“2015年尚未‘營改增’,娛樂業企業有收入,尤其是主營業務有收入,那營業稅起碼該交的。”

“營改增”是指2016年起實施的一項稅務政策改革,企業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目。一位稅務專業人士指出,如果公司繳納的還是營業稅,那麼在有收入的情況下,納稅額不可能為0;如果企業是繳納的增值稅,那麼因為有銷項抵扣,納稅額則有可能為0。

工商資料查詢工具“天眼查”的信息顯示,范冰冰旗下有20家公司涉足影視文化及投資領域,由其擔任大股東並親自出任法人的則有5家,愛美神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2015年7月30日成立,註冊資金1500萬元,註冊地在無錫。

多家影視公司發聲撇清嫌疑

江蘇無錫,是國內影視公司註冊集聚地之一。崔永元曝光影視業“陰陽合同”黑幕之後,明星偷稅漏稅備受指責,國稅總局在這裡打響本輪查稅的第一槍。

6月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公告稱,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風波掀起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即昨日,文化傳媒板塊整體跌幅達1.85%,影視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有12只個股跌幅超過5%,整體縮水近百億市值,而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則雙雙跌停,市值分別蒸發約23億元和6.6億元。

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股價或因捲入崔永元“揭黑”風波而重挫。其中,華誼兄弟正是被崔永元炮轟的《手機》影片的出品方,全程參與制作;而唐德影視的第六大流通股東則是《手機》的女主角范冰冰,該公司還投資過范冰冰的多部影片,並曾在2016年計劃8億元收購范冰冰旗下的無錫愛美神51%股權,但因監管未批准而流產,此後雙方以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行捆綁合作。

截至目前,多家影視公司發佈公告撇清“陰陽合同”之嫌疑,唐德影視也通過媒體對外澄清“公司不存在簽署陰陽合同以及偷漏稅的行為”,處於漩渦中心的華誼兄弟則一直未發聲,並向網易財經表示暫無回應。

“陰陽合同”之爭呼喚稅制改革

對於掀起本次巨大波瀾的“陰陽合同”的根源,各方看法不一。威諾律師事務所楊兆全律師認為,其實影視公司也不願意簽訂“陰陽合同”,但是明星大腕在合同中佔據主導地位,影視公司只得委曲求全。

香頌資本沈萌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陰陽合同”的始作俑者不是演員,而是影視公司。通常情況下,演員在簽訂合同時,要求影視公司支付的是稅後酬勞,也就是承擔納稅責任的是影視公司。在他看來,“陰陽合同”折射的是當下影視公司實力不足的弊病:“影視公司為什麼要籤‘陰陽合同’?一方面是競爭太激烈,另一方面是能力太差,只能靠籤大牌保票房,靠偷稅漏稅保利潤。”

事實上,“陰陽合同”早已成為影視圈內公認的潛規則。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教授張廣通對網易財經表示,“陰陽合同和代負稅都不是新現象,今天又翻出來,除了個人恩怨外,說明我國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監管仍存在薄弱環節,進一步坐實了工薪階層多納稅、富人千方百計避稅逃稅的質疑。”

“我國個稅名義稅率過高,名實不符,雙向納稅申報機制不完善,都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張廣通指出。

楊兆全向網易財經指出,如果影視公司被查證故意簽訂“陰陽合同”,將受到稅務機關處理。如果該公司為上市公司,涉嫌披露假合同,另一份真正履行的合同則沒有披露,這種行為屬於信息披露違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