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水滸傳裡好漢如雲,但是要知道在道上混的,光有武力是不夠的。關鍵時候得靠點智謀。水滸傳裡有很多經典的謀略情節,流傳最廣的莫過於“智取生辰綱”片段。幾個影帝出色的表演成功騙取了楊志等人喝了蒙汗藥的酒,成功截獲了生辰綱。

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智取生辰綱”確實經典,但是愚以為,有一場比“智取生辰綱”更刺激,更危險,更考驗智謀的謀略,卻容易被讀者忽略。這場戰鬥就是生辰綱時間不久之後發生的“智取二龍山”事件。參與者為魯智深,楊志,曹正。

領導這場戰鬥的人物就是曹正,外號操刀鬼。他是林沖的徒弟,但是卻勝過林沖太多了。有勇有謀不貪富貴,仗義坦誠,後來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受了林沖指點的曹正武藝也不差。在楊志丟了生辰綱亡命天涯的時候,來到了曹正的酒館消遣。賒賬不成就要離開,曹正操起宰牛刀趕上去,還能跟楊志打了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就算楊志心虛不敢使出本領,那也說明曹正此人不是吃素的,而且確實有兩把刷子。兩個人呢不打不相識,曹正勸楊志上二龍山落腳。半路上遇見了剛被二龍山“勸退”的魯智深。原來這二龍山的老大鄧龍顧慮魯智深熱的事兒大牽連二龍山,所以不願意收留他。

魯智深和楊志都是武藝高強的人,以前又都是朝廷軍官。遇到曹正的時候,正是窮困潦倒,一籌莫展的時候。兩位英雄空有一身本領,但是對於現實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魯智深瀟灑自在,但是終究是在飄。楊志先是丟了工作,被迫賣刀,被迫殺了牛二,被劫了生辰綱,真是苦了一比。

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就在兩人無所適從的時候,真正的主角亮相了。曹正對兩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為何不取代二龍山自己當主人。筆者讀到這裡的時候不禁拍案叫絕:“對啊,你們兩個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走投無路的魯智深和楊志當下就答應了。然後問題就來了,那要怎麼整?原來曹正心中早就有主意了:魯智深不是說他跟二龍山的老大有點不愉快了麼,那正好利用這一點。曹正跟楊志假裝將魯智深綁上二龍山,到了之後打開活結,遞上禪杖,幹掉鄧龍,取而代之。

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要注意了哈。這個計謀是在遇見魯智深之後才想出來的。曹正能跟楊志幹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說明曹正武藝不低。見了魯智深很快就根據實際情況想出了妙計,說明曹正此人非常聰明,而且能夠隨機應變。

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綁魯智深上山,打開活結,遞上禪杖,幹掉鄧龍,佔山為王。痛快淋漓,一氣呵成。走投無路的魯智深和楊志瞬間就成了一山之主。而出主意,並且參與整個過程,成就他們兩個的曹正呢。揮了揮衣袖,下山繼續開酒館,深藏功與名。

林沖徒弟勝過林沖,有勇有謀不貪富貴,成就了魯智深和楊志

智取二龍山事件說明了曹正此人身上兼備:仁義,勇敢,智謀,真誠各種品質。然而此等英雄在梁山聚義後,居然被排到了81位,負責掌管梁山的宰牛殺豬之類的工作,豈不是可惜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