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杉杉西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句“杉杉牌西服,不要太瀟灑”的廣告語曾經火遍大江南北,也讓這家服裝生產企業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杉杉股份,證券代碼:600884)為人所熟知。
經歷了服裝行業的輝煌之後,杉杉股份開始了漫長的轉型長征路。
服裝類產品的營收總額一直在下滑,在公司營業收入中的比重從2013年的42.6%下降至2017年的8.1%,杉杉股份已經不再是一家服裝公司了。公司以下屬控股子公司杉杉品牌公司為運營平臺開展服裝品牌運營業務,並以其為上市主體實現了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脫去西裝的杉杉股份,蛻變成為一家鋰電池和新能源公司,業務包括鋰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及能源管理服務業務。
一、鋰電池材料業務。
公司從事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種類涵蓋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包括鈷酸鋰系列產品、多元材料系列產品、錳酸鋰系列產品及三元材料前驅體;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間相碳微球、複合石墨及硅基負極材料;鋰電池電解液產品包括各種規格型號鋰電池電解液及其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公司產品主要銷往中國、韓國、日本等區域,客戶主要為國際國內主流的鋰電池製造商,包括 ATL、LGC、CATL、BYD、國軒高科、SDI、比克、力神等,應用領域覆蓋各類數碼消費類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及儲能電池。
公司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主要應用於 3C 數碼類鋰電池產品、以及航模、無人機等產品所使用的小型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主要應用於對高容量及安全性能要求較高的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及儲能用鋰電池;鎳鈷鋁三元材料,以高容量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為主。
公司的負極材料主要有人造石墨,主要應用於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 3C 數碼、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硅基負極,主要應用於高能量密度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中間相碳微球,主要應用於高功率密度的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
鋰電池材料行業最終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移動電源等數碼類電子產品領域,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等動力類應用終端領域以及電動工具、移動基站,電網儲能、家庭儲能等儲能領域。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增長放緩,消費型鋰電池進入低速增長穩定發展期。與此同時,在各國大力支持下,電動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受政府補貼措施鼓勵及動力電池技術逐步成熟,動力型鋰電池已進入高速成長期,成為驅動全球鋰電池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力量。而儲能電池由於技術、政策等原因仍處於市場導入階段,相比動力電池發展相對滯後,但是在電動汽車突飛猛進的前提下,據中汽研預測,到 2020 年,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 17 萬噸,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漸成熱點,隨著技術的提高與成本的降低,有望進一步打開儲能的應用空間。
二、新能源汽車業務。
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集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與研發等業務。
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將單體電芯根據車輛產品定位及性能需求,集成為模組,再與根據車型及性能要求設計熱管理、結構件及電氣管理系統等部件組裝為電池系統,經檢驗後出廠,由車輛製造企業裝載於電動汽車上,為電動汽車提供能源動力。公司圓柱電池 PACK 生產線,定位於新能源專用車、城市低速車市場;方形電池 PACK 生產線,定位於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非道路工業車輛市場。
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業務,主要開展專業的第三方新能源汽車服務業務,包括充電樁的建設、充電運維服務、新能源汽車車輛銷售、新能源汽車租賃、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維修、新能源運營數據挖掘與增值服務等。
公司整車業務主要為建立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整車技術研發平臺,在整車動力系統匹配和優化、整車造型設計、整車系統集成和整車性能測試及標定等方面形成核心技術和競爭力,併為公司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技術支撐。
三、能源管理服務業務
能源管理服務業務主要以儲能技術與產品的應用為核心提供綜合能源開發與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的設計及研製將最終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目標,打造高效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務平臺。公司定位於鋰電儲能系統的“製造+運營”,開發並生產鋰電儲能系統。根據市場具體情況,採用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或自持運營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終端客戶主要為高耗電,有節能、降需等需求的大型工商業企業。公司控股子公司尤利卡主要業務包括電池片生產、太陽能組件生產及銷售,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
受益於下游終端行業的快速增長,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杉杉股份已經成為鋰電池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根據 EVTank、中國電池網、伊維智庫、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我愛電車網聯合調研發布的 2017 年度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公司正極材料連續四年位列榜單第一、負極材料 2017 年首奪榜單第一、電解液位居榜單第四。
杉杉股份的正極材料公司自主創立了獨特的表面修飾技術、體相摻雜技術、顆粒搭配和特殊燒結工藝,生產出全球領先水平的正極材料。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 4.45V 高電壓鈷酸鋰產品,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高溫存儲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主要應用於高端 3C 領域,為全球首款 4.45V 產品,具備一定的市場獨佔地位。三元產品不斷向高鎳和單晶方向發展,公司單晶 523 三元產品,同比市場上的大單晶材料,具有更高的倍率性能,更低的殘鋰,在滿足高容量的同時,仍能兼顧 EV/PHEV 等新能源汽車電池所需的長循環性能要求;單晶 622 三元產品,在高電壓高容量的基礎上,同時兼備長循環性能;高鎳 811 三元產品,容量高達 200mAh/g,低殘鋰,循環性能優異。
杉杉股份的負極公司在負極材料機理研究方面(顆粒形狀和加工性能關係、粒徑和倍率關係,比表面積和快充關係,粘接程度和膨脹關係等)取得了較大成果。公司在動力用負極材料方面,產品領先全球。如低溫快充高能量密度的 QCG 系列,配合高容量三元正極的 SS1-P15 系列,適合高容量圓柱電池的 EMG系列,以及燃油車用 48V 低電壓供電系統的 CP 系列產品。目前 QCG、P15、EMG、CP 系列產品在動力電池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並且與國內外主流電池廠商就下一代電池所需的負極材料達成了供應意向;高容量的硅合金負極材料已產業化並可滿足新能源乘用車 300wh/kg 性能要求,已對國內主流動力電芯企業實現供貨。石墨化技術方面,公司已完成石墨化技術的更新換代,裝爐量更大、耗電量更低,待產能擴大後,有利於公司負極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提升成本優勢。
提到成本,正極材料所需的鈷鎳鋰的價格一直攀升,為鎖定鋰電池正極材料上游原材料,穩定上游資源供應,加快推進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發展,2017年7月,公司與洛陽鉬業就鈷產品的採購與銷售以及鈷、鋰等金屬資源項目開發事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公司通過資產管理計劃認購洛陽鉬業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471,204,189 股,佔其總股本的 2.18%,認購價格 3.82 元/股,認購金額 18 億元,股份限售期 12個月。
隨著下游相關產品的需求擴大,產能提升成為杉杉股份的重要工作。正極材料方面,寧鄉二期鈷酸鋰產線已於2017年4月率先投產,三元產線於 2017 年年底投試產。杉杉能源在寧夏石嘴山市啟動了年產 7200 噸高鎳三元及前驅體項目,並於2018年3 月陸續投試產。2018 年 1 月杉杉能源啟動了 10 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 1 萬噸產能預計 2018 年年底投試產。負極材料方面,,寧波工廠 2 萬噸成品產能於 2017 年 10 月陸續投試產,寧德在建產能 2 萬噸,預計 2018 年年中達到投試產條件。郴州杉杉年產 7000 噸石墨化產能預計 2018 年 4 月底陸續投試產,在建年產 16000 噸生料產能。2017 年啟動了內蒙古包頭年產 10 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一期預計 2019 年 4 月投試產。
經過多年的轉型發展,杉杉股份終於迎來了營收的大幅增長。
當然,對營收貢獻最大的是鋰電池材料業務,可謂一枝獨秀。
與歸屬上市公司扣非淨利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經營現金流近年來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加之新產能的投入,對資金的需求比較旺盛,也是負債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17 年中國正極材料產量 20.8 萬噸,同比增加 30%;中國正極材總產值 417 億元,同比增加 95%。2017 年負極材料產量 14.6 萬噸,同比增長 23.7%;2017 年中國負極材料市場產值同比增長 28.5%,達 83 億元。杉杉股份正極業務全年實現銷售量 21,447 噸,同比增長19.42%,佔國內市場產量的10.31%;公司負極材料業務2017 年實現銷售量 30,912 噸,同比增長 36.75%,佔國內市場產量的21.17%。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鋰電池產業由消費類鋰電池逐漸轉向動力類鋰電池方向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隨著 2018 年補貼新政再度上調技術門檻,三元高鎳化進程有望加快,硅碳負極使用量將逐漸增多,純電動乘用車將成為三元電池增長的主要動力。公司將繼續夯實鋰電池材料的行業龍頭地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自主研發為核心,以成本管控為手段,進一步擴大產能,提升規模優勢,以應對和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良好契機和發展紅利。
從杉杉股份由服裝到鋰電池正極和負極業務這一次轉型,目前看是成功的,但也是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的堅持與磨礪。從目前公司涉獵新能源汽車和能源管理服務業務看,筆者認為公司在這兩項業務上沒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在產業政策改變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難突圍成功。
2018年8月1日,杉杉股份發佈了公司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營業收入42.86億元,同比增長11.25%;歸屬上市公司扣非淨利潤3.03億元,同比增長18.87%。按照這個成績估算,扣除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目前的估值還是比較合理的。不過,公司負債率又增加了,成了筆者心中難以割捨的痛點。
(由於筆者學識有限,難免有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諒解,並歡迎指導。本文只作為學術交流之用,不代表投資建議。)(作者:樂道財報)
閱讀更多 上市公司一點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