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庭榮隨記
在我的老家,雖然都是先火葬,但還是會土葬。
以前,聽說過一些老人,為了土葬偷偷埋了,但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消失了。
在農村,60多歲的老人,基本都會提前準備墓地。家族裡的墓地,墳頭基本都是挨著的。
每年春節過年,大年初一磕頭拜年之後,都會去掃墓,那也算過年的一件大事。
農村土葬的優勢?
與其說是一種優勢,不如說是一種風俗和習慣。入土為安,是一種風俗,也是很多老人的心願。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對於土地是有感情的,百年之後,埋在土裡也是安心的。有的是佔用人家的土地,用地置換,有的是花錢買斷,有的直接埋在自家的地裡了。
農村土葬的劣勢?
其實,就是佔地方。如果一塊好地,有了幾個墳頭,那耕地不方便了,墳頭附近的莊稼也長不好。為什麼呢?逢年過節上墳的時候,要放鞭炮,對莊稼的影響真的挺大的。
還記得前年,鄉下母親進城住了幾天,回去一看,地頭多了一座新墳,人家的祖墳在這一片,再建新墳好像也是合理的,雖然沒打招呼,母親也沒有再說什麼。
農村土葬,成本比買墓地低多了,一些老人,還是更希望葉落歸根,入土為安。這個跟當地的風俗,也有很大的關係。
快樂農人驛站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說起土葬,作為農村人真的深有體會。土葬可以讓後代人有個精神寄託,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都是祭奠親人的,土葬的話有個去處,有個念想。
農村地域廣闊,沒有城市那麼緊湊。農村人口多,如果有人去世後,也不能全部安置到陵園裡,農村對待土葬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果真的離開了土葬,尤其對於老年人,是一種無法承受的痛。
但是農村土葬的缺點也很多,所謂事物都有兩面性,帶給人們更多精神依託外,也給我們居住的土地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對於個人來說,土葬能夠讓人安心,但放大到全國。
假如每人使用2平方米的話。那基數足夠大,對於土地的浪費也是天文數字。
土地資源有限,浪費的土地能夠養活很多人。而逝去的老人卻無法重生。雖然讓當事人很難面對,但事實就是如此。
對於土葬,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我們都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處置辦法,即節約了土地,也安撫了精神靈魂。
最三農
農村土葬也是合乎情理的。我看過有關資料:古代皇帝等達官貴人都用棺木葬禮,那時候棺木用磚砌成,人死後放入其中,浪費了多少土地無法l統計。有個皇帝陵園佔地上百畝,這就是勞命傷財。多少年來,全國農村延續這一習俗,認為入土為安,這是錯誤的,實行火葬骨灰也歸土啊!現在中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城市建設,還要徵地建工廠,不實行殯葬改革,家中老人去世葬入耕地和山頭上,到時士地減少,就無法造福後代,改革開放,實行火葬。不寫長文,說理透徹。觀點鮮明。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在農村有很多地方還實行土葬,農村土葬也是多年來的傳統,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不斷的增加,人均土地日益減少,所以土葬形式會佔用大面和耕地,常常出現死人與活人爭搶土地的現象。
都俠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1)自從國家號召實行火葬以來,死人與活爭搶土地資源逐漸減少,傳染病傳染的幾率大浮度的減少,土葬即勞民又傷財,實行火葬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公共墓地成了首選,可是近年來公共墓地的價格大浮度攀升,如果按平米計算墓地的價格比活人住的房子還貴,所以墓地形式將會被淘汰。
(2)海葬形式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近年來由於土葬和公墓形式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國家號召實行海葬,海葬就是把死者的骨灰撒在大海之中,即減輕的汙染又節約了土地,還給死難者家屬減輕了負擔,實行海葬,由國家統一按排,不用家屬掏一分錢,所有用的,家屬吃住都由國家買單,每年都組織家屬到海上祭奠,這種形式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歡迎朋友們點平,說說你有什麼好方法。
都俠廣場舞
農村土葬,是受到了古代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才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的思想,他們總認為入土才能平安。
思想觀念的封鎖
在中國,由於封建禮教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把土葬當作一種對祖宗的安慰和敬仰,入土為安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腦海中,也逐漸成為了牢不可破的風俗觀念。
風俗習憒的延續
我們知道,土葬不但佔用了土地,操辦的時間也長,花費了不少的資金,對於子女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必定這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古訓,誰也無法改變,也沒有誰願意第一個帶頭改變這種風俗習慣。
生態環境的破壞
在農村,土葬帶來的危害確實不少,浪費了土地,花費了錢財,人力物力都會投入很多,特別是土葬的當天,所有的來賓都必須在靈堂前點香燒紙,入葬後在墳前燒花圈,燒紙幣等等,灰塵滿天飛,嚴重的汙染了空氣和農作物生長的環境。
循序漸進的改變
要想改變幾千年不變的老傳統,只有國家民政部門加大宣傳力度,投入一部分資金,用於喪葬老人的補償,適當的給點獎勵,讓農民慢慢的轉變思想,明白土葬對我們人類的危害和生態環境的汙染,還可以印發資料,利用地方傳媒大力宣傳,循序漸進的改變現狀。
天下三農
說多沒用,我村8o年代4百多人口,現不到1百人,土葬火葬如果是不收任何費用,就沒爭議了,你農村老百姓送去還沒人離呢,我希望自由選擇,城裡先進份孑愛下海,或者送去燒,還是去鄉丌土葬自己做主,鄉下人落後,愛傳統土葬.也可以
一家之主99224
如何看待農村土葬的優劣?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知道農村人對土葬的態度。
農村人認為入土為安是老人最好的歸宿,農民對火葬是難以接受的。一把火把人燒沒了,然後就剩下一撮骨灰,感覺很難接受。
再說了,就算火葬了,農村人還會回來給逝者舉行土葬儀式,等於是多此一舉。
但是,正如前面答主說的,土葬是死人和活人爭搶土地資源。耕地慢慢減少,對活著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危機感。
那麼有沒有一種折中的辦法呢?有,我早就想過,而且覺得可行。
既然農村人認為土葬好,那就土葬。但是一定要深埋,上面還是要填土,然後把墳頭平掉,只在上面留個墓碑之類的標誌,以利於活著的人繼續耕種土地。留個墓碑的好處是,避免以後的後人找不到祖先的安眠之處。
不知道這樣是否可行?
農民妹子一枝花
如何看待農村土葬的優劣?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農村之前的各種變革,從開始的土葬,再到火葬,再到現在的土葬,這充分說明了,農村形形色色的變化。
都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各種習俗都有,但是對於去世的老人來說,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入土為安”。
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要從農村土葬說起,傳統的喪葬主要是土葬,因為人們始終堅信,陰間在地底下,死者在那兒可以以另一種方式獲得新生。其實這都是一些迷信的說法。
回到正題,說說農村土葬。
第一:對於農村土葬,對農村來說,近幾年來,農村土地資源在逐漸減少,土葬這對農村土地資源也是存在浪費。許多出現了,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再者就是,土葬需要砍伐樹木,土葬所必須的棺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每副棺材要上好木材一個多立方米,而且我國人口眾多,總消耗量也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數字。
第二:傳統的土葬方式汙染環境
雖然這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但是對於集中墓區的地下水,大家還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第三:對於農村人來說,土葬可能是對老人的一種尊敬,看著老人火化後,出來就是一堆灰,太傷心了,每逢佳節的時候,去看他們的時候,也不會覺得什麼都沒有。
第四:農村土葬在人力,物理財力上,也會出現鋪張浪費的現象,比如,土葬需要挖墳,下葬等等。
不知說的有道理嗎?
農業大視角
這種做法操之過急,應該嚴禁再新做棺木,取締棺木店,督促棺木工轉行。國家應提倡林葬,在免費墓園種樹,每顆樹下葬一人,用木質盒裝骨灰,用木碑刻記姓名,過五十或一百年後全部迴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