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2天即獲IDG融資 愛奇藝體育靠什麼?

8月6日下午,距2018-2019賽季英超聯賽開踢還有五天,切爾西俱樂部的死忠球迷、新英體育的老用戶小張準備購買該平臺上的切爾西球迷“死忠通球票”。這種“球票”可以讓他以88元的價格觀看切爾西隊整個賽季全部38場聯賽含廣告的720P直播。

同樣擁有英超版權的PP體育(蘇寧體育旗下)的主頁上,只有88元/月的高級會員和128元/103天的歐洲足球通。小張除了切爾西的比賽,其他隊伍的比賽一個賽季關注的也就不到十場,“PP體育的會員不太值”。這也是新英體育的會員體系在用戶中頗受歡迎的原因。

但小張卻找不到“新英體育”的App了,“愛奇藝體育”取而代之,App裡的會員選項則沒有變化。

8月6日晚間,愛奇藝對外宣佈了從上市公司當代明誠手中收購新英體育傳媒公司的消息。工商資料顯示,7月26日註冊成立的新愛體育,註冊資本為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前新英體育總裁喻凌霄,新英體育持股42.5%,愛奇藝持股38.25%,新英匯智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

次日,新愛體育宣佈獲得來自IDG資本和匯盈博潤的5億元戰略投資,估值超過30億。新愛體育CEO喻凌霄還表示,正在與許多對愛奇藝體育感興趣的投資平臺接觸。

二者合併後,原新英體育、愛奇藝體育頻道的所有版權及其他資源統一到愛奇藝體育獨立運營。愛奇藝的體育資源,第一次從小球(網球、高爾夫)突破到大球(足球)領域,2018-2019賽季的英超聯賽以及10年的亞足聯賽事版權成為愛奇藝在視頻巨頭牌桌上的新籌碼。

為期一個多月的世界盃,讓拿到版權的優酷在“優愛騰”三巨頭的競爭中暫時登頂,單場峰值觀看數達到了2000萬人次,日活更是一度突破一億大關。

愛奇藝沒有理由拒絕如此有潛力的流量來源。

但在足球領域,蘇寧體育和旗下的PPTV聚力體育經過最近兩年的持續發力,連續拿下了歐洲五大聯賽的獨家版權和一眾具有觀眾號召力的解說員,其中也包括新英體育的主打內容英超聯賽在2019-2022賽季的全媒體版權,以及原新英體育的王牌解說員詹俊,足球內容生態業已形成。

不僅如此,蘇寧還在版權分銷上極為剋制,鮮有確切消息傳出,也就是說,留給新成立的愛奇藝體育的足球資源,已經不多了。

而在籃球方面,騰訊則是毫無疑問的唯一霸主,5年5億美元拿下NBA在中國大陸的新媒體獨家直播權,而後又與與國際籃聯達成了2017-2025年為期9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協議,至此,騰訊體育已將NBA、NCAA、FIBA系列賽事等頂級籃球賽事收入囊中。

騰訊利用整個“帝國”的頂級流量對版權進行再開發,通過社交引流、遊戲變現等方式玩出了不少花樣。NBA總裁亞當·蕭華都曾公開讚賞騰訊在直播和運營上“堪稱完美”。

可以說,至少在三年內,籃球領域已無他人立足之地。

創勢資本董事長、創始合夥人湯旭東表示,頭部的賽事IP購買競爭很激烈,中國市場巨大,騰訊阿里都有很大的佈局,競爭激烈且頭部賽事IP的價錢會越來越高。

會賺錢的新英體育

版權資源所剩不多的新英體育,卻擁有常年積累的賽事運營和變現能力,這正是愛奇藝所缺少的。新英體育2016年總營收達到7.05億元,淨利潤達到1.78億元,而它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就達到了1.76億元,盈利能力逐年增強,是少數深耕體育版權還能盈利的公司之一。

2010年,新英體育入場接盤英超聯賽在中國的獨家轉播權,近十年間,新英通過版權分銷、付費產品訂閱和廣告等多種方式進行變現。尤其是在版權分銷方面,新英體育看到了體育版權年年水漲船高的趨勢,堅持與合作方一年一定價續簽合同,版權分銷也成為新英體育多年來最大的收入來源。

愛奇藝方面向尋找中國創客表示(ID:xjbmaker),“2013年新英體育App在中國大陸首推體育付費觀賽模式,是最早嘗試的體育直播平臺,未來,新英體育要從專業的英超直播平臺向綜合性體育直播平臺發展,藉助愛奇藝龐大的用戶流量優勢,通過在版權內容、賽事運營、廣告營銷、會員服務等層面的打通,將使雙方受益。”

在會員付費模式上,愛奇藝體育需要重新理解體育會員的付費邏輯。

今年愛奇藝會員數突破7000萬人,但仍在虧損,這與大量的用戶通過低價促銷進場有很大關係,會員數量雖多,但費用無法覆蓋內容購買和生產成本。

與9.9元、15元的低價會員不同,體育會員每月單價動輒高達30元以上,再加上部分關鍵場次、高清直播的單獨收費,單個體育會員比普通視頻會員為平臺帶來的收入往往是數倍以上。

新英體育通過多年探索形成的“單場比賽+包月會員+死忠會員+賽季會員”複合會員結構,在長期看來已經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近兩年通過推廣基礎會員權益,又增加了用戶的粘性。這套打法也逐漸被各大平臺借鑑和學習,可以說,新英體育主導了中國大陸對體育版權會員體系的塑造。

新英體育對體育版權消費主力群體的清晰認識,以及對定價體系的設計,相比其現有的版權資源,對於愛奇藝是更為有價值的資產。愛奇藝表示,目前公司的收入模式為視頻付費業務與廣告收入兩部分,體育付費市場在海外非常成熟,而在國內還處於探索和起步階段,他們看好中國體育付費市場的未來前景。

用戶付費習慣培養、賽事IP購買競爭是難題

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以前CCTV5雖然基本靠廣告商業模式比較窄,還能成為央視最賺錢的頻道,現在視頻網站可以探索多種商業模式,貼片廣告之外,場景營銷、電商轉化、會員付費等也都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它的場景不受限制,只是目前還沒有把這些開發出來,下一步還有可挖掘的空間。

湯旭東認為,愛奇藝這時候入局體育正當時,中國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體育產業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人均GDP突破了8000美金,體育產業正在爆發的前夜,愛奇藝作為三大視頻公司之一,剛剛上市,有充裕的資金,現在有了體育賽事IP,本身有流量資源優勢,整體形勢比較好。

同時他認為,愛奇藝面臨難題也很多。

首先中國人在體育方面的付費習慣非常弱,當年的樂視體育買了很多賽事IP,後來也虧的很厲害,體育需要一個燒錢的過程;

此外,如何讓實現體育產業線上線下結合也是一個難題,通過賽事直播獲取流量,靠廣告變現這個單一的商業模式已經不能覆蓋購買賽事IP的成本,可能需要線下的佈局,畢竟體育是一個大眾參與的板塊,需要有很好的用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