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與美醜無關:一個說話都遲鈍的醜男最後成了一個大文豪

在介紹故事主人公的時候,有必要介紹一下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這個時代背景就是西晉。西晉這個社會有啥特點?西晉是一個士族與庶族等級森嚴的時代,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是在隋唐開始的,在西晉選拔官吏的方式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其實就是主要看出身,也就是按門第高下選拔與任用官吏,這樣在東漢時期開始形成的士族豪強開始壟斷朝廷中的重要職位。士族不僅門第高,同時佔有大量的莊園,不與庶族(中小地主,又稱寒門)通婚,甚至坐不同席。西晉又是一個花樣美男的時代,崇尚美麗的外表,不僅女子,就連男子出門時都敷粉薰香。

勵志與美醜無關:一個說話都遲鈍的醜男最後成了一個大文豪

左思

故事的主人公左思(約250年~305年,字泰衝)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朝代,左思出身寒門,雖然是寒門出身,但是左家家世儒學。並且,在西晉這個嚴重“尚美”的朝代,左思卻很醜。醜就醜吧,左思先生還說話遲鈍,《晉書》說左思是“貌寢,口訥”。說話遲鈍也不影響寫字,於是左思的父親就因材施教,想把左思培養成一個書法家,還專門請了家教,但是這位左公子卻對書法不感興趣,寫出的字“東倒西歪”。於是左思的父親就又讓兒子學彈琴,學了很久左思也不得要領,彈出來的效果就是“亂彈琴”,別說悅耳了聽著都刺耳。這時左思的父親不免灰心失望了,謂友人曰:“思所曉解,不及我少時。”父親的打擊並未讓左思氣餒,左父雖然對兒子很失望,但畢竟那是親兒子,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兒子長的那麼醜,再沒點一技之長將來咋混社會。後來,左父發現這個醜兒內向多思,偏愛文學,便讓他改學詩賦,結果左思如魚得水,學的十分順手,並且逐漸開始有了點名氣。一個人在合適的位置就是人才,在錯誤的位置就是廢物。

勵志與美醜無關:一個說話都遲鈍的醜男最後成了一個大文豪

左芬

左思有文學才能,他的妹妹左芬其實也是個才女,可謂兄妹兩個一個才子一個才女。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通過左思的名聲瞭解到其妹是才女,但非常遺憾是左芬卻不漂亮,甚至有點醜(以當時的審美觀點),但是司馬炎並不介意,在公元272年司馬炎將其納入後宮,後來當了晉武帝司馬炎的貴人,說白了司馬炎就是把她立個牌坊,那意思國人們你們看你們的皇帝多高雅,娶了一個相貌不漂亮的才女,左芬在宮裡並未得到寵幸,司馬炎就是沽名釣譽附庸風雅。因為這個事,左家遷到了國都洛陽。西晉是一個尚美的時代,這時洛陽城內有一個帥哥潘安,他不僅帥,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子”,文采也非常出眾,後來也是西晉的文學家。潘安絕對是當時洛陽城內的偶像巨星,駕著車子出趟門,無論是正直妙齡的少女還是婀娜多姿的少婦都爭相把各種水果往他車子裡塞,所謂的擲果盈車。

勵志與美醜無關:一個說話都遲鈍的醜男最後成了一個大文豪

洛陽紙貴

左公子估計也想吃免費的水果了,“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邀,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學著潘安的樣子耍帥,結果被沿途的女子們鄙視,委頓而返,可見在當時西晉國都洛陽城這種大都市裡的女子們的心裡,帥才是第一位的,就算你學富八車,也不會擲果盈車。不過這事左思也沒往心裡去,古代也沒啥整容技術,醜就醜吧,左公子的抗打擊能力一向很強。左思還是一心撲在了文學創作的事業上,舉家搬遷到洛陽的前後,左公子就開始構思《三都賦》,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實際上不只是寫魏蜀吳三國的國都,而是寫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概況。賦是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來的散文詩。在10年的時間裡,他為了獲取收集大量人文地理風俗等方面的的資料,擔任了西晉掌管圖書經籍的秘書郎一職,並向知識豐富的人討教,他家的書堆滿了屋子,書房裡、臥室裡、院子的角落裡,甚至廁所裡,都擺放著筆和紙,偶爾想出一個佳句,馬上就記錄下來,這就叫工匠精神。

勵志與美醜無關:一個說話都遲鈍的醜男最後成了一個大文豪

三國

《三都賦》做成後,可謂十年磨一劍,然而開始並未得到人們的重視,由於左思當時的名氣不大,很多文人一看作者是個小人物,根本就不看細看,就把《三都賦》批的一無是處。於是這位左公子就拿著他的作品給當時人品正直的西晉著名的政治家兼文學家張華看,張華看後愛不釋手,又把該作品推薦給了在洛陽城聲譽很高的醫學家兼史學家皇甫謐(mì)看,皇甫謐對他的作品評價頗高,並寫了序。總之這位說話都口訥(遲鈍)不善言辭的左公子就是拿著他的作品到處找當時西晉知名的專家學者們看,後來皇甫謐又請來了西晉文學家張載為其中的《魏都賦》作了註釋,西晉當時著名的學者劉逵為其中的《吳都賦》和《蜀都賦》作了註釋。此後推崇稱譽《三都賦》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後來洛陽城中人們競相傳抄,洛陽城中的紙張因為短缺漲價了好幾倍,但是購買紙張的人依然排隊以至傾銷一空,很多人為了把這個《三都賦》抄下來甚至專門跑到外地買紙,這就是漢語成語洛陽紙貴的故事,比喻作品非常流行受歡迎,《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勵志照亮人生,這個勵志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一個人做適合自己擅長的事情就是人才,做自己不擅長的就是廢物。對於父母而言要因材施教,多鼓勵孩子,其實多於小孩而言,父母的肯定與讚賞就是自信的來源。

其實這個勵志的故事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恐怕就是要像左先生那樣有一顆鋼鐵般的心,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的外貌有美有醜,但只要認真做事就是威風凜凜英姿颯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