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峯林,怎樣玩?

清遠的英德英西峰林,一直被人誤解為一地點的名稱,它其實是對一個區域的統稱,特指:九龍鎮、黃花鎮、巖背鎮三個喀斯特地貌的鄉鎮。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登上彭家祠眺望全景圖

英西峰林,連綿數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奇特峰叢,大自然將它雕琢出各種的獨特形態,隱藏山中的鐘乳石溶洞等。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數個的天然景點和人文歷史的古蹟,如繁星般密佈在這短短的十公里左右範圍之內。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英西峰林景點分佈示意圖

洞天仙境

洞天仙境,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溝壑險峻的地理特徵為依託,融山、水、石、潭、鍾乳、瀑布、天橋、天坑、綠洲為一體。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洞內的沿河景觀達一百餘處,各具特色,其中“華南第一天坑”之稱的天坑,更是英西峰林走廊的核心景區。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小趙州橋

永豐古橋,人稱小趙州橋,它位於英西峰林的黃花鎮黃花公園內,以石壘成,沒有橋墩,以優美的弧拱形態橫跨小河兩岸,靈巧輕盈,一座古樸自然的古老石拱橋。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橫跨在小溪上的小趙州橋,是一座有數百年曆史且毫無修飾的古石拱橋,沒有欄杆,橋身上長滿了雜草。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拱形的橋被藤蔓植物纏繞,顯得古老、安逸、優美,坐在橋上眺望遠處田園風光。

彭家祠

位於英德市西南部的黃花鎮明逕坑壩村的螺山,彭家祠其實是當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座南朝北,整個建築封閉,自成一體。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當地人譽為“小布達拉宮”的彭家祠

最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大小廳房數十間依山勢建築在一座造型如田螺的山上,一棟棟房屋從山腳一層一層盤旋至山頂,共計9層,恰如其分地與螺山融為一體,看不出一點雕琢的痕跡,這在我國建築上十分罕見。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小趙州橋、彭家祠兩處相距不遠,同屬黃花鎮所轄。

近年,黃花鎮大力發展有機農副產業,英德紅茶的新品T3,已在這裡培育成功,現已投放市場,據聞口碑相當好。

白灣鎮

嚴格地說白灣鎮已經不在峰林所指的區域內,但它卻是擁有英西峰林般美麗的景色,也特意推薦到此地一遊。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這座小型的圍屋坐落在白灣鎮旁,居住著的幾位老人,儘管孩子們以往市區遷移,可他們仍固執地在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他們持樂觀的態度,7、80歲的老人家依舊下地幹活,過著極純粹的生活。

白灣鎮盛產黃豆、玉米,出品的腐竹與陽山東山所產的齊名,別忘了採購幾斤帶回家噢。

十里畫廊

英西峰林沒有偉岸的雄峰,在黃昏晚霞映照下,低矮的山峰散出別樣之美,引得經過的遊人爭相駐足拍攝。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沿著鄉間的小道一路騎行或者駕車,吸著帶泥土氣息的新鮮空氣,盡覽沿途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色。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英西峰林一帶飲食住宿條件發展迅猛,農莊和家庭旅館星羅棋佈,但旺季遊玩時建議還是預先頂下房間。

倒流水生態園

生態園距離巖背鎮十多公里,由於要翻越很長的山路,駕車耗時4—50分鐘,自駕新手切勿貿然駛入。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恍如世外桃源之地的原生態自然風光,更設有戶外活動的場地:攀爬,汽車越野、徒步……

各種的興趣玩法,種菜、釣魚……適隨尊便。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引入山水的泳池,炎炎夏日,浸泡一下山水,雖算不上什麼享受,但確感愜意。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房間全部依山搭建,蟲鳴鳥叫,住居在這與大自然是如此地親近。

連綿數里喀斯特地貌的英西峰林,怎樣玩?

這裡的山生長著大片的竹林,8月左右是竹筍的收穫季節,鮮筍和曬得金燦燦的筍乾任你品嚐。

生態園推薦作為親子和家庭遊的方式遊玩。

推薦的玩法

要根據這條線路進行遊玩,耗時最少3天,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時間去進行取捨,皆可作為騎行、自駕、徒步、攝影的線路。

我們跑遍山裡每處的角落,原是也只是為了尋找親近大自然的那份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