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饶不能错过的10个最美地方

来上饶不能错过的10个最美地方

1、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镶嵌在黄山--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生态与古文化明珠。她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交通皖、浙、赣三省要地。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三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这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度,年降水量为1821毫米。婺源古属吴中楚尾,正式建制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婺源,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江南曲阜”和“书乡”。由宋而下,文风愈显强劲,有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选入《四库全书》172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代文气造传世名流,文学家朱弁,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明篆刻家何震,清经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铁路之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都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此外,婺源的民间艺术也十分富有,典雅的徽剧是京剧的源流之一,古朴的傩舞被称为“古典舞蹈活化石”,甲路抬阁艺术享有“中华一绝”的美名,独具韵致的茶艺表演风姿迷人......婺源博物馆,馆藏之多,品位之高,国内罕见,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

婺源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3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是全国十六个生态农业先进县之一。境内处处为景,犹如一个大公园,有人说她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也有人说她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文公山、鸳鸯湖、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堪称“生态奇观”,江湾、李坑、汪口、思溪、理坑、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与青山绿水与粉墙黛瓦、飞檐戗角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在婺源,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

婺源的物产中外驰名。“四色”(红、绿、白、黑)是与“四古”(古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一样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地方特色产品,红是“水中瑰宝”--荷包红鲤鱼,它肉嫩味美,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被选入国宴;绿是婺源绿茶,它以“汤碧、香高、汁浓、味醇”等特色扬名天下,黑是“砚国名珠”龙尾砚,其“声如铜,色如铁,性坚滑,善凝墨”的特征广为世人所知;白是江湾雪梨,体大肉厚,松脆香甜,当属果中上品。此外还有甲路工艺伞、竹编、刺绣、木雕、根雕等民间工艺品,清华婺酒、赋春酒糟鱼、香菇、笋干、干蕨等特色山珍食品,均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婺源的交通也较为便利。营运班车已直达上海、杭州、深圳、广东、温州、宁波、金华、常熟、南昌、九江、黄山等地,有旅游车队一家,从县城大型停车场到达各景点,每20-30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上实现手机乡乡通,各景区均有电话。

婺源现有三星级宾馆一家,准三星宾馆二家,二星级宾馆五家,旅游定点宾馆十八家,还有许多经济实惠的小宾馆和住宿楼,目前县城已达床位5000多个,各旅游景区也有980个床位。婺源旅游定点购物场所四家,这些购物场所,地方特色浓厚,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任君选购。具有婺源风情的休闲娱乐场所8家,旅游服务机构--旅行社10家,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2002年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区,2003年能过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婺源的旅游业将迅速走向成熟,成规模化,婺源旅游市场逐渐走向繁荣、兴旺。

2、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县的交界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这些头衔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存在。虽比不过黄山的羞,庐山的奇,但三清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一年中200多个云雾天气,让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誉。

三清山有着许多造型奇特,形神兼备的奇石,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猴王献宝、玉女开怀、老道拜月,都是三清山标志性的奇景。

栈道是三清山另一特色。阳光海岸位于三清山的东部,与三清山西海岸、三清宫两大景区形成一条海拔1600米的高空环型旅游线路,是观赏三清山东部瑰丽风光的最佳之处。其中叫绝的有以下几大奇观:日出、壮阔云海、百里松林、惊险刺激的索桥透明玻璃观景台、幽深峡谷、不同角度的东方女神和巨蟒出山等等。

西海岸位于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最为开阔的景区,平均海拔1600米。西海岸有四大奇观:高空栈道、云海、大峡谷、古树名木群。漫步在海拔1660多米的高空栈道上,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幽深的峡谷,远处是连绵群山,这种体验不容错过;西海岸的云海尤其壮观。除了普通的云海,还有轰鸣的“响云”、汹涌的“瀑布云”等;当你站在栈道上俯三清宫是三清山人文景观集中的景区,只有游览三清宫,才能发现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清宫景区古建筑群的“先天八卦”布局方式非常值得细细玩味,它是整个布局的核心,其它建筑围绕这个核心往八方辐射,各占一卦的位置。三清宫景区的景点造型设计非常特别。这里的建筑规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却有很高的造诣。风雷塔的设计、龙虎殿的选址等,都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运用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观浑然交融,不分彼此。

西华台景区位于三清山北麓,是宋明以来的登山石级古道,范围从汾水村至风门。西华台景区以田园风光和幽静古道为胜。步云古道早在唐代就是信州太守王鉴退隐之处,这里水转山环、梯田如画,岭上人家是畲族村寨,至今保持着非常淳朴的民风。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而又最中心的景区,海拔1816.9米。所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观山不至顶,总有些缺憾。只有站在玉京峰顶,俯瞰脚下千山万壑时,三清山的壮阔才会完整展现。除了顶峰的壮丽之外,玉京峰景区内的云海、雾涛、日出、日落,同样气势磅礴、绚丽多姿,玉京峰正是观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

三洞口景区位于三清山西部,最可观之处在于幽谷与瀑布。这里有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沟壑飞仙谷,最深处垂直切割为1000米,是百川汇集之穴,形如迷宫八卦阵,地形复杂奇险,沟壑纵横交错,断层极多,人不能通行。这里也有三清山景区内最为奇特的瀑布“八祭龙潭”,龙潭瀑布高约30多米,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白龙闪耀。瀑布水帘中隐约可见一龙头,探首峭壁外,龙头、龙目、龙嘴惟妙惟肖。

玉灵观为三清东麓登山游人必经之路,休憩之所。观中有清泉一股,由石隙用竹管引入水池,供人引用,长年不竭。此处松篁茂密,景物清幽,于路转峰回处,有小石桥跨涧而过,古木参天,绿荫覆盖。林中鸟声唱和,令人尘烦尽洗。观南谷中,石峰石笋,拔地而起,高的有六七十米,低的二三十米,参差高下,蔚然成“林”,为三清山奇特的“石林景观”。人游其间,纵横交错,宽者如通衢,窄者如小巷,高如摩天大厦,细小者如碧玉琅矸,使人如同进入神话世界。

简单地游玩都需半天时间,若要细细观奇山,看云海,看日路,至少需要一至两天的时间。婺源与三清山相隔不远,如果到了婺源,去一趟三清山,是不虚此行的。

3、江湾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

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

介绍:

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凡鼎盛。绿茶、雪梨久负盛名。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4、龟峰景区

龟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区西南部,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龟峰风景名胜区有三奇:一景区为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奇峰处处,美不胜收;二景区为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碧水丹册,奇洞成群,“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禅宗古寺双岩、“飞来禹迹”龙门岩,象三颗明珠镶嵌在清丽、柔媚的龙门湖畔,古代洞穴文明遗迹随处可见;三景区为千古流传的志士仁人之奇,叠山书院折射出铁脊忠魂谢叠山的爱国丹心,方志敏纪念馆展示红土地的无尚光荣与骄傲,千古名曲弋阳腔唱不尽弋阳奇人的千古风流。龟峰,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聚天下名山之雄、奇、俊、秀为一体融五千年历史、宗教、养生、民俗文化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见的人间胜境,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区,使历代名人接踵而来,赢得“江上龟峰天下稀”(明。李梦明)0、“殊照长城壮汉关”(明。高明)、“大地文章集龟峰”(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和“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明。徐霞客)的由衷赞叹。

龟峰由两大景区构成。一景区龟峰景区,为自然地貌景观游览区,以千姿百态的龟形丹山称奇,主要景点有双龟迎宾、老人峰、三叠龟峰、老鹰戏小鸡、童子拜观音、四声谷、将军楼、天女散花、百年道、十八罗汉、南天一柱等,最高峰骆驼峰,海拔418.6米,为景区最高峰。奇峰怪石,象形独具,维妙维肖,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

龟峰空气清新,树木葱郁,四周因山峰围绕,形成盆地气候,冬暖夏凉,加上山势不高,游路平整,以前一直为疗养院,适合老人、小孩游览,是休闲度假、会议、疗养的最佳地。

龟峰景区主游线由五条构成。A线:从桂花园上,经振衣台、观景台、一线天、四声谷至将军楼,游程大约需40分钟,游线轻松,景点集中,像老人峰、三叠龟峰等标志性景点都在其中,将军楼有捷径下山至桂花园;B线:从将军楼起,经龟背石,上老鹰戏小鸡峰,从好汉坡下,游程大约需1个小时左右,较为轻松。其中老鹰戏小鸡峰上下台阶近似于90度,有惊无险,但建议有恐高症和心脏病的朋友从峰下绕道而行,最终是在一个地方集合的。好汉坡景点集中,可观老虎赶羊、巨象峰、雄狮回首、望郎峰等,是留影的好地方;C线:从好汉坡起,经玉兔峰、舍身崖、十八罗汉,到南天一柱、伊丽莎白女王像、天外来客,游程大约需1小时左右,体力消耗较大,景观较A、B线雄伟,视线开阔;D线:从南天一柱、八戒害羞峰起,登龟峰最高峰骆驼峰,从清水湖乘船抵龟峰入口处,游程大约需3个小时左右,体力消耗大,建议上午攀登,先从清水湖乘船至山脚,从山背攀登会比从山前登轻松一些;E线:从将军楼起,至天女散花、百年道,抵龟峰外湖,游程大约需40分钟左右,为当年徐霞客所走线路,是龟峰最早的游线。

二景区南岩景区,为佛教文化游览区,以渊源流长的洞穴佛龛文化称奇。主景点有南岩寺、龙门湖、文星塔、天然山体卧佛。

南岩寺晋代就有僧人在此修行,以天然巨石岩洞为依托建寺庙,唐末宋初时期僧人在岩洞内依岩壁雕有佛、菩

萨、罗汉等造像,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余尊。造像历史悠久,内容完整,布局合理,雕刻技艺精湛,就单体洞窟而言,堪称第一,被专家们称为“中华第一佛洞”,在《中国文物词典》中被列为江南“第二大重要石龛”。

南岩寺周边有二十二个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散布在山的脚脚落落,原为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战备仓库,现已开发的有佛史洞、佛传洞、观音洞。

龙门湖原为小(一)型水库,1958年建成,总库容195万立方米,集水面积3.5平方公里,因有山体蜿蜒盘旋于水面,从上空看像一条巨龙卧在水中,故名之。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天然山体卧佛就座落在其中。卧佛全长416米,身宽68米,于2000年8月被十世班禅画师、全国政协委员尼玛泽仁首次发现,因整座山体天然酷似释迦牟尼涅盘像而得名,后经福建惠安石雕厂稍加修饰,使其更加形象。

文星塔,屹立于县城西南乌溪古渡山巅,信江葛河水口,又名珠子塔,建于明天启年间,文人墨客称其如“插天之笔,着地金鞭”,古代民间视为吉祥之物,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传说赶考前在此苦读一夜书,能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文革期间被毁,2000年社会各界筹建,2001年10月26日动工,2002年12月26日竣成,12月28日对外开放。

龟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它东临三清山,南接武夷山,西邻龙虎山,北靠景德镇,地处“三山一都”中心位置,并与之构成一条迷人的旅游风景带;它西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站46公里,北至浙赣铁路复线弋阳东站12公里,东到上饶站及名闻天下的上饶集中营56公里,距梨温高速公路弋阳出口处9公里,320国道直达景区门口。

5、鄱阳湖生态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的纯自然生态的复合型湿地公园。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鄱阳县境内,鄱阳湖的东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处于度假胜利地庐山、中国瓷都景德镇、道教圣地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3′39″~116°44′38″,北纬28°56′52″~29°13′31″。2008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1-3]。2011年荣获江西先进旅游景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称号。

湿地公园西南为鄱阳县县界,从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往南(沿县界至)莲湖乡小鸣咀(沿圩堤至)四望湖与昌江间道路(沿道路至)四望湖与北口湖圩堤(沿圩堤至)清洲弯(沿云湖、北口湖间水道南岸至)角山处水到与乐岸河交界处(沿乐安河东岸至)乐安河与昌江交汇处,往北纳入东湖、碟子湖、大塘湖及昌-家厂至下丰岸段(从胡家厂沿圩堤至)上土湖(纳上土湖、青山湖后沿圩堤至)珠湖(纳珠湖、白沙洲岛后沿珠湖乡西侧永久性陆地边界至)尧汊村(从鄱阳湖内往北至)漳田河(沿漳田河往西至)县界(沿县界至)乌山(沿永久性水体边缘往南至)长山岛、下山岛(沿岛屿东岸往南至)县界(沿县界至)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此外还包括青山湖与珠湖间一块长约1.8公里,宽约1公里的地块-。

一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题标志性建筑——鄱阳湖文化水城。

七区:即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可以区划为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角丰圩湿地恢复与重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青山湖人工湿地利用示范区、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七个功能区。

两廊:从白沙洲观鸟大堤一直到昌江的防洪大堤,为湿地公园的“绿色廊道”(简称“绿廊”),从县城出发,沿途过上头湖、青山湖,到达珠湖,为湿地公园的“蓝色廊道”(简称“蓝廊”)。

四基质:分别为“湿地保护保育基质”、“湿地恢复与重建基质”、“湿地可持续利用基质”和“生态旅游基质”。四大基质对湿地公园起着基础性的调控作用。

十工程:主要指鄱阳湖文化水城建设工程、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工程、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珠湖水源地保护保育工程、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工程和基础建设工程[8]。

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

是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和生态基质,包括鄱阳县管辖范围内的鄱阳湖湿地区域。该区通过水质保育、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和水禽避难所和野外投食点的建设,维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创造良好的水禽栖息地。

角丰圩湿地恢复与重建区

是湿地公园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区域,包括角丰圩已经实施退田还湖的区域及其周边区域,以恢复鄱阳湖水系典型河流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为目的,以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模式,消除生态障碍,重建水网,恢复水文联系,重建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湿地生态岛屿。该区主要建设项目有:生态障碍消除工程、水网重建和水文联系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景观环堤建设工程、湿地恢复与重建项目。

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

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团之一,主要包括珠湖水域、瓢里山及湖边规划保护管理站所在的部分陆地,该区主要以保护为主,对鄱阳县饮用水源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恢复和修复。

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

是向公众展示鄱阳湖典型湿地景观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具有比较典型的湿地景观,是冬候鸟栖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广阔的湖面、茂盛的草洲、众多的候鸟、密林丛生的白沙洲为展示鄱阳湖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景观条件。

青山湖人工湿地利用示范区

立足于对本地区传统人工湿地生产模式的改造和发展,探求新形势下湿地生产的发展方向。开展湿地综合利用示范。

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

主要包括东湖及周边区域。该区紧靠鄱阳湖县城,区位优势明显,是城市中心的滨水公共绿色空间,是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将保护东湖水质,充分发挥其休闲游憩功能。

鄱阳湖文化水城

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题标志性建筑。该城在现有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开辟一条人工水道,以人工水道为轴线,打造以鄱阳湖湿地文化与历史风俗展示为特色的鄱阳湖文化水城。主要包括:人工运河、水质保育、鄱阳湖湿地文化街、鄱阳湖民俗风情街、鄱阳湖特色饮食街、鄱阳湖特色商品街、临湖主题公园(梦幻鄱阳湖之春夏秋冬)、大型湿地室外剧场(浪漫鄱阳湖)等建设项目。

管理服务区

该区主要包括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由湿地公园管委会、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站构成。湿地公园建成后,该区主要具备管理和服务功能,使湿地公园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公园管委会、保护管理站等。

6、文公山

文公山座落在江西省婺源县境内。

得名于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即朱文公。因为山上有他祖母的坟。朱熹的曾祖父曾让当时有名的风水师观象,大师发现文公山正好处在龙首上。而当时正好有一天驿道沿山而过,所以也有人说是龙脉。

后来朱熹的祖母葬在了山上,有人说朱家后代必出“大人”。果然就有个朱熹。

朱熹曾多次上山祭拜祖母,并且在山上亲手种了二十四棵松树,象征二十四孝。现在只留下十来棵,因为有人偷筏。

在山腰部位 ,当地相传有一种叫文公帽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矿石,象白糖一样大小的颗粒。常常有人拣了撵碎泡茶喝,据说有保健功效。

那条古驿道至今仍然结实,人们发现原来在台阶的石板两边竖插了一些小石块,所以会越踩越紧。

7\广丰铜钹山

铜钹山(Mount. Tong bo) [1]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距县城38公里,主峰位于广丰区与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1534.6米,为广丰区的最高点。清代诗人徐兆伦曾登临铜钹山并赋诗曰:“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2002年11月铜钹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又于2011年3月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

原始森林景区面积约3.6万亩,是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群落主要由台湾松、杉木、木荷、米槠等乔木组成优势树种,并大量分布杜鹃、深山含笑等灌木。珍贵珍稀植物有红豆杉、香榧、银杏、木莲、云锦杜鹃、兰花、莲座蕨等;动物有云豹、黑熊、穿山甲、角雉、红腹绵鸡、白鹇,娃娃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铜钹山尖,海拔1534.6米,是广丰县最高峰。立于峰顶极目四望,只见山峦绵延不断,起起伏伏;峰衬白云,峦绕清雾,云海松涛,蔚为壮观。因其海拔较高,刚是云蒸霞蔚,忽又风卷怒云,奇峰幽壑,处处飞瀑流泉。

8、铅山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葛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试剑石、道人石、龙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为奇观。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

2018年1月,葛仙山景区被江西省旅发委评为4A级旅游景区。

9、上饶集中营旧址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及爱国进步人士760余人。景区座落于江西上饶市城区南部(今茅家岭街道境内),景区总体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建筑物及23处遗址、遗迹,景区可分五大参观游览区。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是全国重点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该陵园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由南京军区、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饶集中营景区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2009年6月8日上午,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在烈士纪念馆门前举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至此,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成为上饶市第8个拥有这一品牌的景区。该景区也是上饶市唯一红色旅游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建平,副市长廖其志出席挂牌仪式并为其揭牌。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立足长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细化工作,全面整改,提高服务。他们通过近3年的努力,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于2009年1月正式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江西省红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10、万年仙人洞

万年仙人洞位于万年县大源乡,是1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主洞空旷幽深,长60米,宽25米,高3米,可容纳1000余人; 左右各有支洞,深长莫测。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人类活动文化遗迹,其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距今一万年以前,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和原始陶器之一。

仙人洞不仅以它灿烂的古文化闻名遐迩,而且山色旖旎,风景瑰丽,是盘岭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据载:仙人洞有八奇:这里数里皆石,玲珑窈窕、千姿百态;绝岭处峰峦秀拨、峻壁横披;遇雨则盈山皆壑、瀑布飞流;石山上多古柏高松,苍翠挺立;洞内深处有径尺小塘,塘水清澈,时有小鱼,捉之不见;洞外左侧有小河轻歌曼舞,婉转流淌,春夏水涨又白浪掀撼,类似水国。

上饶还有很多景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