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不止於吃飯問題,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發展。

就中國鄉村和國情而言,過去的鄉村農業生產一味追求農產品數量,導致一些食品供給過剩,同時居住和生活的環境汙染日趨嚴重,因此現在需要根據城鎮化發展糾正重數量、輕質量問題,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發展,如都市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農業、休閒農業、美麗鄉村建設等。

農業不止於吃飯問題,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發展。

但一定要注意,中國人口眾多,大量農村人剛過上溫飽生活,並且還存在一定數量的貧困人口,不能為了發展“消費鄉村”而毀掉農業、丟掉飯碗。再者,中國還處於“人的城鎮化”進程中,人的城鎮化滯後於人口城鎮化,大量流動人口遊離在城鄉間,並且城鎮化失敗的農民勢必要回到鄉村。

中國異常複雜的農民問題決定了中國不適宜照搬國外的鄉村的發展模式。中國鄉村問題集中表現為“三農”問題,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城鎮化尤其是“人的城鎮化”發展為農民問題開闢了有效路徑,農民進城基本解決了農民物質上的苦,至於精神上、心理上的苦,如兩地分居、孩子留守等,需要通過進一步城鎮化發展來解決。

農業不止於吃飯問題,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發展。

故此,中國鄉村問題由農民引發,城鎮化發展減少了農民,鄉村問題也就隨之得到緩解,或者轉變為其他,如留守問題、土地撂荒問題、村莊空心問題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要求在人的城鎮化背景下繼續轉移農業人口、有效使用土地、合理建設村莊。現實中已經有不少地方圍繞新“三農”問題進行實踐探索,如: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讓城鎮公共服務覆蓋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屬、子女,以及鼓勵農民到城鎮買房,以解決老人養老和小孩上學問題;實行土地確權,鼓勵土地流轉和土地交易,以解決部分農民不願意種田問題;調整村莊空間結構,引導農民集中居住,提高居民公共服務水平,以解決村莊空心問題。

農業不止於吃飯問題,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發展。

毫無疑問,這些針對農民進城開展的鄉村建設,既是實施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需要,又是保證鄉村農業生產免受城鎮化衝擊的可能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