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要祛溼!

立秋之後,晝夜溫差開始變大,這時候溼氣活躍,而人恰恰是這時候身體最虛弱的一段時間。

溼熱的天氣容易讓人睏倦、四肢沉重,一旦被溼氣壓抑,很多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

立秋过后要祛湿!

溼氣是萬病之源,體內一旦有溼氣:身體總是覺得沉重,頭也昏沉沉的,溼疹、痘痘等各種皮膚問題不斷,發胖、小肚子變大...各種疾病也會主動找上門來。

如果在夏季不能及時養生排毒,等到了秋冬季是無法抵擋得住溼毒蔓延。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

當你出現睏乏無力,疲憊不堪的狀態時候,不妨伸出自己的舌頭,觀察下舌頭的邊緣,如果舌頭邊緣有鋸齒,就像下面這種:

立秋过后要祛湿!

再觀察下自己的大便,如果大便溏稀不成形,粘連在馬桶壁上,很難衝乾淨或者經常便秘。

一旦舌頭和大便出現這些信號,說明你體內有嚴重的溼氣。一旦被溼氣纏身,那麼後果非同小可。

快速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看看下面的症狀,你有幾項:

1、起床後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口臭,睡覺流口水,打呼嚕;

3、舌苔厚重、黏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4、食慾不振,時常胃脹;

5、虛胖,水腫;

6、手腳冰涼,愛出虛汗。

符合的越多,你體內的溼氣可能越重。

中醫說“溼氣不除百病生”,溼氣入體後,會阻礙氣血運行,引發身體水腫,影響睡眠質量。整個人都渾渾噩噩,不在狀態。

如果不能及時祛溼,更有可能導致風溼等極難根治的頑疾。

立秋过后要祛湿!

“溼氣”重,給人帶來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有:

1、“溼氣”會影響人的皮膚,容貌,體型。一旦被其纏身,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痘痘色斑慢慢都會出現;

2、 “溼氣”會讓人變胖。即使一直減肥,但體重卻在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對症,小肚子去不了;

立秋过后要祛湿!

3、中醫認為,“溼氣”會誘發脾胃、肝膽、甚至心腦方面的疾病。“溼氣”的影響涉及五臟六腑,因此祛溼不容忽視。

怎麼祛溼才有效?

中醫建議,最好的祛溼方法,可以遵循一個內消外散的原則。

外散就是出汗,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運動啦;內消就是中醫裡的行氣利溼,溼氣重的人,需要從調理自己的生活習慣入手。

中醫祛溼早就有了嚴密的邏輯和方法,《黃帝內經》認為:脾主運化,根除溼氣,關鍵在脾臟。

所以溼氣侵體,必然先調脾胃,以健胃養胃、利水滲溼為主。脾胃好了,人體自身的排溼能力自然就變強了。

立秋过后要祛湿!

內消推薦紅豆薏米粥,此粥性涼,祛溼效果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