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外包決勝網際網路金融下半場

今年以來,流動性成為了熱詞,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行業表現最為明顯,不僅使行業業務再次進入洗牌調整期,而且也引發了行業人才的震盪。近日,有調查數據指出,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十分緊缺,中國有71%的受訪者認為招聘或留住人才方面有點難或非常難,而全球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80%。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經過大浪淘金、正本清源邁入下半場決勝之際,各平臺都陷入“招人貴、留人難”困境。

技術外包決勝互聯網金融下半場

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業務相結合而產生的新型業態,其核心競爭力源於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金融服務形態上的改變,這背後創新型複合人才不可或缺。但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增加,再加上行業創新化程度的加深,與之相應的行業人才成本、獲客成本也都水漲船高。“以前,大家關心的是營銷、新增,而近年來行業主要課題不是合規,就是降本。短短一年時間,整個金融科技行業運營成本已經暴漲了數倍。”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無奈的感慨。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日益成熟,再加上行業合規建設的加速推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必然面臨運營成本陡然上升問題,新時代下,互聯網金融行業既擁有監管洗牌之後廣闊的市場前景,又必須直面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只有直面挑戰、攻破這道命門,各平臺才能決勝互聯網金融下半場。

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運營成本上升態勢,直逼各平臺做出選擇——是做任人宰割的“弱雞”,還是做浴火重生的鳳凰。的確如此,在人才成本、獲客成本、合規成本這三重“大山”的壓迫之下,少數平臺選擇了良性退出,但大部分平臺仍選擇堅守、深耕互聯網金融市場,並通過選擇通過外包服務的方式,降低自身平臺的運營成本,實現了“借道超車”。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合規進入白熱化階段,平臺將非核心金融業務外包出去,既可以釋放更多的人力、物力來提升業務競爭力,又可以藉助外包服務商專業化的服務水平,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可謂一石二鳥。

中國互聯網金融進入下半場,招人難、招人貴、平臺運營成本高成為平臺普遍困擾。作為中國最早研發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先行者、平安集團技術外包服務商,迪蒙至今已為山鋼集團、海爾集團、中航工業、萬達集團、用友集團、海航集團等包括世界500強在內1300多家大中型企業提供一站式互聯網金融解決方案。近期,迪蒙重磅推出互聯網金融技術外包及代運維服務,為廣大互金平臺提供一站式互聯網金融技術開發及代運維服務,助力平臺大幅降低運營成本60%以上,決勝互聯網金融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