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動物命名的三大節日,你家鄉過哪個節?

廣西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個特定的節日。眾多節日中,有的以水果命名,比如百色芒果節;有的以習俗命名,比如“三月三”歌圩;有的以活動命名,比如跳坡節;有的以實物命名,比如賓陽炮龍節。最奇特的莫過於以動物命名,比如鬥雞節、鬥牛節和螞拐節。那麼,你家鄉過哪個節呢?

鬥雞節

廣西以動物命名的三大節日,你家鄉過哪個節?

鬥雞節

鬥雞節,最出名的是扶綏縣東門鎮一帶的鬥雞節,是壯鄉傳統娛樂項目之一。每年農曆四月八日,來自東門各地自發組織鬥雞比賽,參賽者抱來馴化的大公雞到場參賽,並交納一定數額的參賽費。鬥雞場地是用木板搭成1米多高的圓臺,四周用竹籬笆圍起來,觀眾在四周觀看。比賽有一名裁判,按照抽籤順序開賽,參賽者雙方把自己的公雞放置圍欄內一對一互相爭鬥,直到一方雞死或跳欄為勝負。觀眾可購特定彩票或在比賽前自己相中的公雞博彩,是娛樂性和參與性非常強的遊樂項目。

螞拐節

廣西以動物命名的三大節日,你家鄉過哪個節?

螞拐節

螞拐節,又稱蛙婆節、螞拐歌會。它以祭祀螞拐為重心,包括找螞拐 、螞拐祈福、唱螞拐、葬螞拐等幾個環節。壯族地區把青蛙叫做螞拐,將其視為司雨神靈。東蘭、巴馬、鳳山、天峨等地區,螞拐崇拜最為盛行,歷史上建有約300座螞拐社亭,和數不清的螞拐墳坡。每年的正月初一,人們都要舉行螞拐祭祀活動,形成當地規模最大的民間節日。找螞拐一般在正月初一的清晨。男女老少,敲鑼打鼓,抬著竹筒製作的螞拐棺材,來到田間,犁田翻土。大家翻開泥塊,尋找冬眠的螞拐 ,最先找到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稱螞拐父或螞拐婿。而找到的青蛙就是螞拐女神,是傳說中雷王的女兒,主管雨露的神靈。一旦找到螞拐,人們相信這是今年雨水充沛的預兆。接著,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女神請入棺材,並抬到當地的廟中供奉。這種神秘的祭祀活動,已經在紅水河流域延續了上千年曆史,它起源於生產力低下的農耕時期,表現了人類生活對於大自然的需求和依賴。因此,祭祀雨神被普遍看作稻作地區的文化標誌之一。

鬥牛節

廣西以動物命名的三大節日,你家鄉過哪個節?

鬥牛節

鬥牛節,是三江侗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十六兩天舉行,以喜慶激情聞名。兩頭牛相見,分外眼紅。在人們的助威吶喊聲中,兩頭“牛王”不甘示弱,用各自強勁的犄角死死抵住對方。從地上戰到水裡,牛鬥得激烈,人看得過癮。河道兩邊、風雨橋、吊腳木樓、山坡草地,擠滿了數萬名遊客,更有侗族小夥和姑娘穿梭其中。相傳,古時候人們種植水稻,不懂移栽。有一天,兩頭水牛跑到秧田裡打架。主人心痛,只好將未踩壞的秧苗移出一些來替補踩壞的秧苗,沒想到這些移栽的稻田大獲豐收。從此人們學會了插秧,並以兩牛相鬥來紀念水稻種植上的這一歷史性跨越。過去,鬥牛是在不同宗族之間舉行,代表宗族的力量去參戰。“牛王”不從事生產,有專人伺候,所以都膘肥體壯,犄角粗大尖利。其身高多在1.55米以上,體重1100公斤左右,大多還冠有響亮的名字,如“猛虎王”、“霹靂王”、“春雷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