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是政治和經濟動盪的時期,士大夫階層形成了消極的社會風氣,追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享樂主義,沉淪於頹廢的生活方式,以老莊、佛道思想為時尚。

這種風氣也直接反映在人們的衣冠服飾上。最有代表性的是當時的“竹林七賢”。

寬衣博帶是這時期的流行服飾。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輕鬆、自然、隨意;女子服飾則長裙拖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優雅而飄逸。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1、男子服飾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大袖寬衫展示圖及漆紗籠冠

2、女子服飾

深衣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襬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

另外,由於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三、隋唐服飾

其輝煌的服飾盛況是中國服飾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飾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男子圓領袍衫與幞頭

1) 圓領袍衫:

亦稱團領袍衫,是隋唐時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的服式,當為常服。

圓領袍衫受到北方民族的影響,整體各部位變化不大,一般為圓領、右衽,領、袖及襟處有緣邊。

文官衣略長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2) 幞頭:

這一時期男於最為普遍的首服。

初期以一幅羅帕裹在頭上,較為低矮。後在幞頭之下另加巾子,以桐木、絲葛、藤草、皮革等製成,猶如一個假髮髻,以保證裹出固定的幞頭外形。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2、女子冠服與妝飾

隋唐五代時期的女子服飾,是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三百餘年中的女子服飾形象,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

1) 襦裙和半臂:半臂是襦裙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長度在裲襠與衣衫之間,故稱其為半臂。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2) 大袖衫: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3) 女著男裝:

女子效仿男子的裝束,成為唐代女裝的一大特點,即穿圓領袍衫,裹幞頭,穿烏皮靴。女子著男裝,於秀美俏麗之中,別具一種瀟灑英俊的風度。

同時說明,唐代對婦女的束縛明顯小於其它封建王朝。

4) 女穿胡服:

受胡舞(胡旋舞、渾脫舞、柘枝舞)的影響,女穿胡服成為唐代女裝的又一大特點。回鶻裝的基本特點是略似男子的長袍,翻領、袖子窄小而衣身寬大,下長曳地。

中國古代服飾 從秦漢到明清(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