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格局已定:要麼有準生證,要麼領結婚證,要麼孤獨終老

小編最近非常苦惱,作為一名從業十餘年的老司機,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被這個社會拋棄了:對於很多汽車品牌的LOGO,居然一無所知。

最近一段時間,“新造車”們正在如雨後春筍一般“破土而出”,根據EV情報掌握的情況,截至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突破六十家,並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大有讓人目不暇接之勢。

“新造車”格局已定:要麼有準生證,要麼領結婚證,要麼孤獨終老

然而,毫不客氣的說,與實體工廠相比,“PPT造車”的難度微乎其微,只要噱頭足夠多、口才足夠好,風投總會蜂擁而至。雖然風投也知道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本容不下這麼多的企業,但“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也可以解釋為,一萬里有一個成功就夠了)”。

把話說穿了,“造車新勢力”能否活得下來,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其是否具有生產資質。如果不具備資質的話,那就要看其是否有可靠的合作伙伴了。那麼,目前都有哪些企業拿到了生產資質?又有誰找到了可以“舉案齊眉”的靠譜戀人?

哪些造車新勢力獲得了“準生證”?

準生證也叫雙證,是指發改委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以及工信部下發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根據現有政策規定,“傳統整車生產資質”是包含“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因此目前傳統車企均可進行新能源車的生產和銷售。而新能源車企的投資項目須由發改委核准審批,通俗點說,只有拿到這個資質,“造車新勢力”才有資格進行製造生產。

“新造車”格局已定:要麼有準生證,要麼領結婚證,要麼孤獨終老

據EV情報瞭解,拋開傳統車企之外,目前獲得發改委批准的新能源車企共有15家,分別為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拿到了發改委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當然大家可能產生疑問,北汽、奇瑞、江鈴這些都是傳統車企,單獨申請新能源資質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平衡產業關係從而未來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是眾多傳統車企也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那麼,拿到發改委所頒發的資質是可以生產的,但是否產品就可以上市銷售了呢?對不起,並不可以。因為工廠是不是可以具體投產上市,具體車型能不能組織生產,還得將車型設計參數提交工信部考核並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這個資質證明車企的工廠製造能力達標和車型通過了國際認證,送審的車輛參數包括但不限於:整車尺寸和性能參數、整車備案參數(主要為三大件,需與供應單位協調認證,主要涉及一致性考核)、實驗方案、實驗方法、各項參數、功耗參數、環保參數等。因此工信部資質的審核對企業的真實研發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說發改委資質還可以運作的話,那麼工信部資質僅僅靠PPT做的好就想拿到就基本上連門都沒有。

因此,在通過了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其中,目前僅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江鈴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共7家拿到了“工信部生產資質”。除長江汽車、前途汽車預計於2019年上市銷售外,另外5家新能源車企已有產品上市銷售。

沒有“準生證”?不如辦個“結婚證”

這裡網友會問,怎麼不見網紅的威馬、蔚來和小鵬呢?也有網友會說,可以找有資質的對象結婚嘛!

確實,就看結婚對象怎麼選擇了。如威馬選擇了出資收購了擁有生產資質的大連黃海汽車直接生產。而蔚來和小鵬目前尚未獲得發改委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分別找了有資質的傳統車企江淮和海馬合作開發,其產品也以江淮汽車、海馬汽車生產廠的名義向工信部申報,並通過(蔚來-302批工信部產品公告,小鵬-301批工信部產品公告)了申報。

“新造車”格局已定:要麼有準生證,要麼領結婚證,要麼孤獨終老

對於代工這種模式,如果雙方的“婚姻”穩定的話,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新勢力可以通過傳統車企的資質,快速進入市場。而對於合作的傳統車企來講,除了獲得不菲的收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產能利用率、消化吸收對互聯網產品技術的認知、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積分,等等。

畢竟,合作雙方就像夫妻生活,磕磕碰碰的不協調現象也難免出現。如果雙方可以容忍,生活也可能維持下去並白頭偕老,但“婚姻破裂”也並非沒有可能,這樣的話最終也可能是兩敗俱傷。

“單身狗”們憑什麼活下去?

在目前已知的60餘家新能源車企中,除了上述7家獲得雙認證、3家喜結連理外,另外50餘家單身漢要想過好餘生,大致會有以下其中歸途。

“新造車”格局已定:要麼有準生證,要麼領結婚證,要麼孤獨終老

對於意志力堅強的,勢必和雙證死磕到底,畢竟只要真正腳踏實地做好研發、建好工廠並生產、資金充足等,取得雙證那是遲早的事。比如拜騰、愛馳、正道就有向此方向發展之勢。

其次,學習小鵬,先通過代工實現產品的生產、銷售,同時自建工廠申請資質,為後續獨立發展做鋪墊。比如奇點就是雖自建工廠,卻與北汽新能源合作使用其資質。畢竟在雙積分政策下,目前很多傳統汽車生產廠的新能源積分是不達標的,他們也願意這種合作。

再者,學習蔚來,暫無自建工廠規劃,繼續採用代工模式。如電咖就是與東南合作,自建網絡。

最後,還可以學習威馬,財大氣粗直接收購經營欠佳的傳統汽車廠,從而獲得雙證。

若是都不是,那就只能靠PPT笑著活下去了。不過,資本也不是傻子,總有一天會遺棄吹牛B的故事大王。

【EV君說】對於不斷出現的造車新勢力,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進行了怒懟。小編不是預言家,不想妄判,但我們堅信,只有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把PPT當成融資的工具,並建立完整的出行生態鏈,就一定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對於造車新勢力的未來,目前我們無法給出生死令,但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捲殘雲“剩者”為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