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本文內容來自小胖哥微博以及公眾號粉絲對於某某二手車直賣網和保賣服務的投訴和證據,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相關客戶信息隱去。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最近不斷接到微信微博和各種渠道關於某某二手車直賣以及保賣關於“先高價忽悠,再複檢理由,實際壓低價,再加各種嚇唬”的一連串套路,某些二手車電商“掛羊頭賣狗肉”,不僅沒有履行“賣家多賣錢”的承諾,被揭穿客戶要求退車退款還各種刁難,導致給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案例1:保賣變拍賣,亮出媒體身份才避免吃大虧!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車主白女士,買了一臺廠家認證的寶馬二手車,當時其所持有的2011年登記的廣州本田鋒範1.5自動精英,車況良好,里程不多,店內給出的二手車價格是3.8萬元,車主白女友通過各種關係瞭解到二手車市場正常的車商收購價格3.8-4.1萬元之間,並且也有一家公司上門檢測給出了4萬元包過戶的價格。

由於白女士屬於特別“會過日子”的,在兩個二手車直賣網都進行了信息刊登,有一家承諾保賣價格4.3萬元,白女士覺得特別好,所以簽署了合同,收到了4.3萬元的80%預付款3.44萬元,用這筆錢首付部分買了寶馬認證二手車。

本來滿心歡喜等著舊車賣了趕緊更換牌照上新車,結果不到第三天被某某二手車保賣告知車輛複檢不合格,要麼退車要麼只能重新協商價格,只能給3.6萬元,車價格從4.3萬元縮水到3.6萬元。白女士車輛一直全程4S店保養記錄,並且只有外觀噴漆,沒有任何事故和所謂的複檢不合格理由。

白女士屬於那種特別較真的消費者,到了現場和某某二手車直賣網工作人員溝通,發現其並沒有找到個人買家而是用了“某速拍”給了二手車商,據稱當時白女士的心裡就是“一萬隻草泥馬”,說好的個人賣個人呢?

由於4S店二手車給出的收購價格3.8萬元,二手車商給出的價格4萬元,並且兩家都是正規公司有保障,所以這某某二手車電商給的3.6萬元價格價格最低,操蛋的是還要收白女士車款2%的所謂服務費,當時用戶就急了,要退車退款開走車輛,對方各種推諉什麼手續不在現場,檢測問題就是不給車不讓走,雙方僵持不下,甚至出現要報警的情況。

後來,白女士的老公到場後亮明瞭某知名媒體身份,給出這家二手車電商“最後通牒”,到手價格3.9萬元,即刻過戶,否則投訴315,並找媒體曝光這種套路,這家二手車電商據說層層請示墨跡了3個多小時,最終才接受3.9萬元的方案。

事後白女士表示,這種二手車電商套路太深,服務不如4S店規範可靠,價格不如二手車商家合理,實際給的價格又低還得自己跑腿,還得謹防各種套路,賣家多賣錢的廣告真心不靠譜。要不是老公的媒體身份出面,可能就吃虧了。

案例2:保賣套路環環相扣,賣高價就是忽悠!

下列案例來自於消費者微博曝光資料!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此用戶找到好多汽車自媒體,覺得自己上當受騙吃了虧,希望別人不要再上當受騙了!是不是上當受騙,各位自己看吧!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這個用戶表示,自己吃虧了長記性以後不會再輕信什麼賣家多賣錢和高價保賣了,都特麼是套路!

其他案例:賣家多賣錢了麼?

1、北京用戶白先生,二手雨燕,4S店二手車收購價格2.2萬,二手車市場收購價格2.45萬元,保賣承諾2.8萬元,最終以複檢不合格為理由砍價給到2.2萬元,並且拖著不過戶,最終用戶認栽自己折騰去了3次,趕緊過了戶。

2、成都用戶劉女士,二手迷你,4S店二手車收購價格9.2萬元,二手車市場收購價格9.5萬元,保賣承諾10萬元,最終以複檢不合格為理由砍價到8.8萬元,嚇唬用戶說車輛存在各種安全隱患,由於劉女士以前買的也是朋友的二手車,所以稀裡糊塗,事後才發現被忽悠了。

如何避免二手車保賣高價套路?

二手車保賣和二手車直賣的初衷和理論都是好的,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讓利給兩端消費者,而某些二手車電商實際上交易環節中的流量成本被抬高,而專業度不夠、培訓不到位、內部管理混亂,中間成本比中間商還高,同時對於二手車中間商“看不慣又幹不掉”!

二手車中間商收銷差價5-10%還包括了過戶、場地、檢測、整備、金融、人力等一系列成本,二手車電商僅廣告費一項就超過了5-10%的單車差價收益,而且二手車消費頻次低,用戶忠誠度低,如何賺回來呢?

遇到套路怎麼解決???

1、二手車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很重要,畢竟目前的二手車價格波動7天週期都有可能變化,哪些承諾15天明顯高於市場銷售價格的套路最後如何兌現呢?所以,我們建議選擇有承諾全價格的直接交易,一手交錢,一手過戶交車,別留後手!

2、高價承諾保賣後面留出“複檢毀約”的套路,所以初檢給高價把車輛和手續留下,然後或拍或賣找下家,發現沒有出價或者價格不合適的時候,再用複檢壓低價格,或者以各種過戶、手續等理由磨價格。所以,我們建議選擇保賣高價的用戶,直接複檢定價格,不給後面複檢毀約的可能性,複檢後給的價格必須寫在合同上,不能反悔找藉口,要有契約精神。

個人認為,出售二手車選擇靠譜的實體經銷商更好一點,出了問題有地方找,比如4S店有廠家管理、二手車商有市場管理,根據目前的所謂的二手車保賣的實際價格調查情況看,“賣家多賣錢”的實際二手車價格一部分低於4S店的直接收購價格,大部分低於二手車商的直接收購價格,當然也有部分實際高於二手車商平均收購價格,但是這一比例並不高。

據我們的抽樣數據看,以二手車商平均收購價格為基數,二手車保賣和直賣的價格真正高於這一基數的不足20%,基本持平的35%左右,剩下45%左右都是低於二手車商平均收購價格的。

如果真的想賣個合理的市場行情,繞了這麼一大圈,為什麼不選擇C2B拍賣呢?或者讓4S店提高點價格,二手車商多詢問幾家?

傳統二手車商早就被擯棄和唾棄的“高價釣魚承諾”反而現在被某些二手車電商用的666,這些人這些套路不知道是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還是造成了行業的倒退,對於消費者來說,看清楚套路別貪心別僥倖最重要,畢竟吃虧的是自己!人家忽悠資本是人家的事,咱們別成為別人講故事被試驗的小白兔和小白鼠,任何事情都會有正常的規律和規則。

說了那麼多,再來說個更具體的案例

近日,驗車幫幫主——老中醫為了出售自己的愛車,竟也差點遭了第三方平臺的道!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幫主將自己這輛10年初上牌的大眾 途銳 掛在某第三方平臺出售。

待平臺工作人員按流程檢測完車況後,雙方協商定價為22萬元。

本以為很簡單的賣手流程卻出了岔子…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某平臺發送給車主的短信,內容為上。除了時不時的電話轟炸,以及短信方式“通知”車主,其愛車定價“太高”,根絕平臺公司估價為:XX萬

(上圖的價格與白送有何區別?莫不是被這個所謂的第三方平臺賺取了原本是車商的中間差價?!那確實沒有中間商賺得了差價了…這平臺給的價格比“中間商”還低!)

由於幫主沒有同意這家平臺給出的“建議價格”,所以這家平臺工作人員幹後來也就不和幫主多費口。但等到幫主在自己瀏覽這家平臺,想要看看自己寄售的愛車時,卻發現…

瓜子二手車套路!你們遇到過沒有?深深深……

本來說好的雙方協商價格,已經被“無聲無息”,莫名其妙的改為了平臺建議價。

10年上牌的 3.6L V6 途銳市場行情:在23——28萬之間,現在被不是車主的中間平臺強制性改為了13萬,中間巨大的差價誰拿走了?

說好的“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呢?”

第三方平臺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下吃相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過類似的經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