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文|書影君

01

不怕丟人地說,偶爾做做白日夢,其實還挺爽的。

我在沒事時,不止一次幻想自己中了一大筆獎金,並在腦中反覆計劃,如何花掉這筆鉅款。置房子置地、買豪車遊艇、周遊世界、吃遍天下美食。每次這個幻想的過程,都會令我心馳神往、周身舒暢,就連多巴胺的分泌都增多了。

其實,做白日夢算不上什麼意淫,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心理調適。

對於許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來講,生活的壓力無處不在。

每天一睜眼,就要面對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藥費、同事的競爭。比我有錢的,還比我更努力,比我有才的,長得還比我帥!

你說,這還叫人活嗎?

我們的人生已經夠苦逼了,偶爾躲進五彩絢爛的幻想世界放鬆一下、自我安慰一下,還是有維護心理健康的積極意義滴!

從這個角度講,我其實挺喜歡看喜劇電影,尤其是那種觀眾不用帶腦子,只跟著主角傻樂的爆米花喜劇電影。

面對生活的重壓之下,我們暫時躲進影院,看著倒黴主角四處碰壁、搞笑人物醜態百出,自己哈哈一樂,神清氣爽。走出影院,開車上街也沒那麼大火氣了,回家見了孩子老婆也有精神了。

這,也算是喜劇電影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的作用吧。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上週末,新上映了一部國產喜劇片,影片主題也是關於一個白日夢。一個普通人,如何在一個月內,用你能想到的一切方式,可勁兒花錢,花掉10個億!這情節,想想就過癮!

這就是開心麻花影業出品、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豆瓣評分6.9分。

02

王多魚,一個三流丙級私人球隊的守門員,對足球充滿情懷但水平有限,在一場場比賽中接連失守球門後,被教練開除出隊!

工作丟了不說,開車時還遇到職業碰瓷黨,最後被不明真相的群眾扭送進了派出所。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為了謀生,王多魚做過人體模特、壽司男體盛,甚至還踢過女足,他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把利用身體賺錢做到了極致。就這麼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廢柴油膩中年男,人生失敗的典型範例,偏偏好運砸在了他的腦袋上。

而且,這個好運實在太大了,直接能把他砸蒙!

王多魚一個失散幾十年的二爺爺,去世時委託代理人找到了他,因為他是二爺爺遺產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這個二爺爺有多達三百億的遺產需要王多魚繼承,但前提是他必須接受一個考驗:一個月的時間,花掉10億元。

而且,這筆鉅款只能在王多魚所住的西虹市裡花,不能購買資產,不能做慈善,不能黃賭毒,不能買來名貴藝術品後毀掉,僱的人不能超過100個且工資必須合理。

最最重要的一條,這筆錢只能花在王多魚自己身上。

如果王多魚一個月能花光這筆鉅款,300億遺產到手。否則,一分沒有。

面對著那如山般堆砌的現金,王多魚腿肚子抽筋,直接癱倒在地!

03

接下來,就是觀眾看得最過癮的,王多魚可勁兒花錢的部分了。這段影片情節,可以看出編劇閆非和彭大魔的腦洞足夠大。

僱保鏢、買球隊、租最豪華的會員制酒店當宿舍、對瓶吹82年的拉菲、整把幹吃人參、麻辣燙裡涮澳洲龍蝦。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可是,就這麼造錢,還是太小兒科,根本花不出去多少。

於是,王多魚成立投資公司,開始一系列的“作死”投資。

僱CEO只僱自己那個智商欠費的好基友、股票只撿冒著綠光的買、天使投資只撿神經病的項目投、買樓只撿爛尾樓買。

但是,市場就是這麼不公平。越有錢,越幸運!越作死,越獲利!那些看似作死的投資,卻意想不到地加倍回饋了王多魚。股票大漲、投資項目大火,就連爛尾樓都變成了學區房。非但10億沒有花出去,還另賺了10億。

王多魚差點一口鮮血噴出來!

04

影片公映後,有許多影評文章,對影片的故事介紹得不多,往往一筆帶過,而主要圍繞主演沈騰和關於影片的各種八卦來寫。

因為這樣一個腦洞大開的荒誕狗血故事,十分搭配一部只為逗樂的爆米花喜劇電影。而一般這種電影,故事簡單、人設單薄,既看不出人生哲理,也不探討社會意義,就是逗人一笑,實在沒啥可深挖分析的。

這也是這部電影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許多不喜歡《西虹市首富》的觀眾,批評影片情節單一、故事庸俗,笑料普通。尤其是王多魚揮金如土、周圍人在金錢面前喪失底線的拜金醜態的情節,不能給人以正確的價值觀,只有消極的社會意義。

而喜歡《西虹市首富》的觀眾呢,理由比較直接:能把我逗笑的喜劇電影,就是好電影。

畢竟,我們實在不缺那種觀眾看得一頭霧水,還被專業人士嘲諷不懂電影藝術和導演意圖的影片。

生活本身就很苦逼了,看場電影,憑啥還搞得人那麼累?

05

有些觀點,總是建立在這麼一種邏輯之上:凡是藝術作品,包括電影,都必須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要有社會意義、教育意義、審美意義。要能激發正能量、引導價值觀、提高藝術修養,最好能指導一下觀眾的人生道路。

那些沒有任何社會意義、只是一味逗笑的電影,就是庸俗的,不入流的。而喜歡這類電影的觀眾,彷彿格調水平也不咋高。

對此,我是這麼想的。

我們總是希望為任何事物賦予意義,這其實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心態。做事之前,總要問一個用處和意義,彷彿我們只能做有意義的事、有價值的事。如果一個人所喜歡的事物,居然不能給社會創造價值,也說不上有什麼社會意義,就會被視為“玩物喪志”。

意義強調的多了,我們的意識裡,便不能接受無用之事、無用之物,甚至無用之人。認為這些都是浪費時間和生命的,不值一提。

那些批評爆米花喜劇電影的聲音,也是這麼一種態度。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但是,我們身處在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你要允許有人選擇“不求上進”的人生,也要允許有人選擇“隨波逐流”的人生態度。只要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我們就不應該干涉他人的私人癖好及人生選擇,這應該是自由社會的共識。

因為被主流媒體批評“三俗”,郭德綱曾經在他的相聲中調侃:“想想中國人還挺可悲的,小時候家長教育、上學老師教育、工作後單位領導教育、回家後媳婦教育。本來就夠壓抑的了,好容易想樂一下吧,誰還願意花錢來聽倆說相聲的教育?”

電影,其實是有觀眾群體的區分的。有人在電影中尋找人生意義,有人在電影中發現事物美好,而有些觀眾只想在電影中找一個樂,這本沒有境界高低的區分。

對於多數觀眾來講,他們只是想進入影院,圖個開心傻笑一番,放鬆身心、緩解壓力,根本不願意動腦子再探索什麼人生意義,或者受到什麼教育。

你高雅你的,我庸俗我的,互不干涉、互不貶低,多好!

06

其實這部爆米花喜劇電影,還是可以給我一點點啟發的。

影片結尾處,王多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設計了一場最終考驗。他的女友被“綁架”,綁匪要2000萬贖金。其實付錢不是問題,但如果王多魚把錢花在了其他人身上,哪怕是他的女友,那麼這場考驗就違反了規則,只能直接退場。而如果他不願意出錢救女友,意味著他沒有通過另一個暗藏的考驗,同樣不能得到遺產。

跟著沈騰一起傻笑,有啥丟人的?

說得簡單明瞭一些,他只有選擇放棄遺產而去救人,才能真正得到遺產。

我覺得,這就是“捨得”兩個字的真義!捨得捨得,只有先“舍”,才能後“得”!

沈騰的喜劇,也暗含著這種哲理。

捨去了傳統曲藝中低俗的“屎尿屁”搞笑梗,捨去了電視小品插科打諢裝瘋賣傻的鬧劇風格,認真創作一種包裹著悲劇內核的喜劇,反而最終得到了觀眾和市場的認可。

沈騰,作為中國喜劇電影一個重要的存在,代表著一個不同的喜劇風格。他的作品更多內斂,而較少喧鬧,更多悲憫,而較少扭捏作態,更多諷刺,而較少插科打諢。

真正的喜劇,其實是會把觀眾看哭的,沈騰的電影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