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什麼會做夢?

人為什麼會做夢?

我們已經知道,通常情況下夢產生於睡眠的快眼運動階段。我們每晚都會做夢,但是能夠被記住的做夢次數在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

做夢是否真的具有生理學、生物學或是生理學上的機理,目前還沒有答案,但這並沒有阻止科學家們繼續研究和推測。關於我們為什麼會做夢現在有幾種理論:

人為什麼會做夢?

一種理論認為,夢的作用是整理大腦白天收集到的信息。每天輸入大腦的信息是海量的,有些信息是細枝末節沒有價值(如曾見到過的一輛轎車的顏色),另一些則比較複雜。在睡眠過程中,大腦要對這些信息篩選過濾,作出取捨,記住或是遺忘。一些科學家認為夢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有研究結果為這種理論提供了支撐,認為夢與記憶的形成息息相關。

人為什麼會做夢?

有研究顯示,當我們白天學習新東西后,晚上做夢的次數就會增加。讓參與夢實驗的人白天參加一個語言課程,他們做夢的活躍程度要高於沒參加課程的人。據此,關於夢可以整理短時記憶、讓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理論,在近些年成為了研究方向。

另一種理論認為,夢釋放了我們的情緒。白天,大腦的工作強度無疑是巨大的,不僅要負責精神層面的工作(比如專注於一道棘手的數學題),還要管肉體的活動(如控制雙手與工具協調地幹活)。而到了夜晚,一切都變慢了,睡眠不需要全神貫注,大腦處於鬆弛狀態,白天積累的情緒會通過夢釋放出來。如果白天發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這件事就會形象地出現在你的夢裡。例如,你正在為公司裁員而擔心,或許就會夢到自己是一個縮小了的矮人,生活在一個巨人的世界裡;或者會夢到自己漫無目的地遊蕩在巨大荒蕪的深淵之中。

人為什麼會做夢?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夢根本沒什麼功能上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睡眠過程中大腦產生的無意義的副產品,這個理論聽起來很無趣。我們知道,在快眼運動期,也就是大多數夢境產生期,大腦的後部區域會變得相當活躍;因此有人認為大腦在夜晚會放鬆下來,夢不過是隨機產生的、白天不會出現的大腦火花(生物電)。

不管怎樣,在大腦的秘密被破解之前,關於夢的謎題仍然會是個謎題,我們依然不能確切地知曉我們為什麼會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