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爲何被呂后殘忍「整形」成人彘?

weiyiserg


人彘:就是指將一個活生生人最後整形成豬的一種酷刑。具體過程是:先將四肢砍掉,眼睛挖了,使其瞎;用銅注耳朵,使其聾;用藥灌喉嚨,並割舌頭,使其啞;在頭和眉處塗一種藥,破壞毛囊,使頭髮、眉毛盡行脫落,永不生長。

對於整形人彘的劊子手,在技術上也有極其嚴格的要求,倘若罪犯在行刑還沒結束,也就是還沒做成“人彘”前就死了,劊子手是要受到處罰的,於是,劊子手對於行刑更加小心翼翼,一定不讓犯人提前斷氣,精耕細作,把犯人往死裡整而又不讓他死,犯人痛得死去活來,而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戚夫人被呂后“整形”成了人彘,這說明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呂后為什麼這麼恨戚夫人呢?我想,不外乎女人的嫉恨,以及權力的爭奪。

作為皇帝,劉邦寵幸戚姬,已是由來已久的事了。劉邦幾乎長期和戚姬粘在一起,連出外打仗都帶著戚姬,呂雉雖貴為皇后,但她只能乾瞪眼、瞎著急、猛吃醋、恨入骨,女人的妒恨,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個原因促成的。

在兒子的問題上,劉邦喜歡年幼的劉如意,因為他是戚姬生的,至於呂后生的劉盈,個頭高而見識短,又懦弱不堪,雖為嫡長子,封太子,但劉邦三番五次要廢了他的太子名位,執意要立如意,讓呂后母子膽戰心驚,慌亂一團。在呂后看來,這都是戚姬蠱惑的結果,她不怨劉邦,只恨戚姬。

女人要麼不恨,一恨就是一輩子。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女人的報復之心,潛伏的時間比君子更長,女人的忍耐常常是無限期的,劉邦在世,呂后從不說戚姬的不是,而且對朝中大事,對劉邦的江山,看得比什麼都重,殺韓信、誅彭越,件件都有呂后的功勞,為的是最後的出頭之日。

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去世後,劉盈終於當上了皇帝,呂后也如願以償,做了太后,權力如日中天。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便把仇來報。這時,呂后對戚姬的仇恨井噴式暴發,不僅毒死了劉如意,還將戚姬做成了人彘。

呂后的復仇、戚姬被整形成人彘這件事,證明了兩句俗語,一是“無情最是帝王家”,二是“最毒是人心”。雖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呂后一般毒辣,但呂后的毒辣,確實是最讓人心驚的事實。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帝國的臉譜


戚夫人被呂后殘忍地整成人彘,除了呂后的殘忍外,戚夫人的情商低也是個重要原因。

劉邦在前線和項羽等拼命,呂后作為後宮老大以國事為重留守後方,而戚姬因貌美如花,深受劉邦寵幸,天天帶在身邊,本來就深受大奶呂后的嫉妒,她居然不識時務,竟要自己取呂后而代之,自己的兒子如意取太子劉盈而代之,這是腦子浸水的節奏啊!

你只要看看呂后建國後做的幾件事兒,你就知道呂后的厲害了。

一、陳豨要造反,韓信準備在首都接應他。結果呂后脅迫蕭何騙韓信進宮,扣下,乾脆利索地殺了韓信並誅滅了兵仙家三族。

二、梁王彭越被逼反,漢高祖已經赦免了他的死罪,降為平民,流放到蜀地。押解途中偶遇呂后,向呂后哭泣,力辯無罪,希望回鄉。呂后答應了,和他一起來到洛陽,對高祖說:你是放虎歸山,不如殺了。後來彭越被族滅。

三、劉邦也至少口頭說:如意類我,想扶如意(戚氏子)上位,結果呂后用張良計,請出商山四皓,結果輕輕鬆鬆保持劉盈太子位。

四、劉邦薨,陳平周勃這邦大牛人也被整得服服貼貼,她老呂家呂產、呂祿等要封王就封王,呂祿為上將軍,統北軍;呂產統南軍。這幫牛人響屁不敢放一個。

五、她要想殺趙王如意,趙丞相周昌受太祖遺命力保,結果丞相在長安被扣。趙王如意去京城,孝惠帝劉盈仁慈死保,如意最後還是被呂后派人灌了毒酒,一命嗚呼。終於如了呂雉的意。

戚夫人同這樣的性格剛毅的大奶拼命,找死的節奏啊!結束,怎一個慘字了得?被砍斷手足,搶去雙眼,燻聾耳朵,灌進啞藥,住進豬圈,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得戚夫人找不到北。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帝王之愛,究竟是雨露均霑還是獨寵一人,這個問題亙古至今,未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一如千百年來,在世人眼裡,漢高祖劉邦一生中雖有後宮佳麗三千人,最喜歡的卻只有一個戚夫人。然而,世人看到的,就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無論是在正史裡還是野史中,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就連呂后都無法相提並論,正史中記載劉邦常常留宿在戚夫人宮中,野史裡更是將兩人的相處描寫的浪漫無比,七夕點燈賞月,建樓送給戚夫人跳舞等等,你儂我儂親密恩愛。可是,如果劉邦真的深愛著戚夫人,那麼戚夫人在他死後為何會淪為人彘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呂后的嫉妒嗎?不,在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劉邦並沒有為戚夫人的將來謀劃周全,是他一步步將戚夫人推上了風尖浪口。此話何講?舉兩個例子就能很好的解釋了。

第一個例子是流傳很廣的敬酒一事,說的是有一年呂后在一場宴會上率眾夫人一同向劉邦敬酒,呂后與其他夫人都是畢恭畢敬向劉邦敬酒,偏偏到了戚夫人時,她不一樣,她並不循規蹈矩,而是出人意料的用嘴喂酒給劉邦,而劉邦在眾目睽睽之下,先是喝下了戚夫人喂來的酒,然後又自己喝了一口也用嘴巴餵給了戚夫人。第二個例子照例也是世人皆知的,那就是立太子一事,說的是劉邦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對他們的兒子劉如意也是寵愛很深,甚至動了立其為太子做儲君的念頭,不過,最後由於呂后強大的公關能力,讓劉邦看到劉盈已經是天下人心歸向,已成大氣候,這件事就此作罷。

以上兩個例子通常被人用以佐證劉邦對戚夫人寵愛頗深,情真意切,然而,皇室並不是普通人家,裡面充滿著勾心鬥角,後宮之爭並不遜於朝堂爾虞我詐,劉邦在以上兩個例子中的所作所為,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戚夫人,恰恰是他對戚夫人的感情並不深厚的表現。

敬酒一事,在場的有那麼多夫人,尤其還有呂后,可劉邦卻絲毫不避諱,反而還餵了回去,這讓在場的諸位如何看待戚夫人?別人姑且不論,呂后心裡必然是恨的咬牙切齒,這樣一來,等到劉邦駕崩,戚夫人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或許有人會反駁,呂后的心思誰知道啊?不,呂后的心思,戚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劉邦一定知道,他們是結髮夫妻,對彼此的瞭解透徹,劉邦一向知人善用,也因此步步高昇,換言之,他永遠都很清楚自己身邊人是什麼樣的,包括呂后。呂后在劉邦心裡,是一個謀略與狠毒並存的女人,她幫他多年來排除異己,誅殺功臣,這樣的女人怎麼會簡單?她的眼睛裡是容不了沙子的,當戚夫人明目張膽的在她面前與自己親密,加上平時的種種事蹟,在呂后心裡早就已起殺心,只等時機到來了。劉邦明知如此,卻依然任戚夫人張狂行事,還行為輕佻的配合她,這不是將她推到風口浪尖,讓她成為眾矢之的,又是什麼?

如果說敬酒之事還只是說明劉邦對戚夫人的喜歡只是出於美色當前,享受第一,那麼立太子一事,就很明顯的說明了,劉邦心裡戚夫人真的不算什麼。立劉如意廢劉盈,這件事一經公開就必須要成功,不然日後以劉盈登基,呂雉為太后,一定會對戚夫人母子趕盡殺絕,因為呂后她和戚夫人不同,她除了是劉邦的妻子,後宮之主以外,她還是一個政治家,而這一點,從出身草根,一路廝殺,最後君臨天下的劉邦他心知肚明,因為他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可最後的結果呢?此事公開是公開了,可劉盈終究沒有被廢,劉如意也沒有成為太子。無論呂雉在這之中做了怎樣的努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實這件事,最終還是由劉邦決定的,如果他堅持廢太子,沒有人能違抗,可他沒有,這隻能說明,戚夫人在劉邦心中的地位,到底沒有高到哪裡去,那一句立劉如意為太子,也只不過是一時興起,口頭說說罷了,他沒有為戚夫人和劉如意考慮後果,換言之,沒有想到保護好他們,這樣的喜歡真的是喜歡嗎?

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如同對待一隻金絲雀,他豢養她,給她看似尊榮的一切,可在這之後呢?是劉邦明明看到了波濤暗湧,看到戚夫人身處漩渦而不自知,可他卻沒有在任何時候點醒過她,甚至也沒有為她想到以後,縱觀整個漢朝歷史,帝王之愛,無論是雨露均霑,還是獨寵一人,當一個皇帝真正動情之時,都會為了心愛的女子計之深遠,所以漢景帝除掉慄妃,漢武帝廢掉陳阿嬌的時候決絕不容反抗……

劉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知道了戚夫人的結局,可戚夫人卻不知道,她太傻了,不顧一切的對劉邦付出,去爭寵,她甚至天真到了在劉邦死後還作詩觸怒呂后,這樣的一個女子不懂後宮險惡,以為劉邦就是自己的終身依靠,最終慘死,她到死都還怨恨呂后,就像世人也一直覺得是呂后的嫉妒害死了她一樣。可她不知道,其實從一開始,讓她最後落得如此下場的,不是別的女人,而是她的枕邊人。那年初見,劉邦給她的,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參考文獻

《漢書》

司馬遷《史記》


亭殿閣


戚夫人年輕貌美,且善歌舞,那時的呂雉已經年老色衰,劉邦冷落呂后但是異常寵幸戚夫人,這讓呂后如何受得了,心存記恨,時刻想著報復戚夫人,當劉邦一死,就把戚夫人關了起來,劉邦知道他死後呂雉不會放過戚夫人,派人保護戚夫人,但他沒想到的是,呂雉的勢力已經異常強大了,最後戚夫人被挖去雙眼,燻聾耳朵,毒啞口不能言,還被砍去四肢,但呂雉並沒有讓戚夫人輕易死去,還派人照顧她,並讓劉盈前來觀看,最後被扔在廁所裡死去。


王者先森


女人因忌恨而忞滅人性!人各有長短!年老色衰是每個人的自然宿命!呂后本賢德才女!人彘案讓他毀掉一生名節!已至下葬多年!歷史第一土兵姦屍案發生其身!為人慈善則養已福德!世間有多少借權勢作惡之人!其不知加倍的報應以隨已身!為善者必有餘福!


宏量農家樂


呂后和戚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典型女性形象。呂后剛毅毒辣,戚姬溫柔天真,戚姬的風情萬種自然可以為她迎來漢高祖的迷戀和傾心相交,但是男人寵壞的女人永遠長不大,沒有面對風吹雨打,她只是一個美麗的小女人,或者可以說有迷人的氣質,但是沒有強者的思維。



呂后的剛強自然不招男人喜歡,特別是在那個低估女性為附庸品的時代,她的性格註定她抵制著男人所設想的順從和依賴,最後,她實現了她的獨立和不屈,只是丟掉了丈夫的寵愛。

這也許就是古代女性悲劇的一個縮影吧,值得玩味,其實,當今社會也許或多或少還有這樣的悲傷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